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 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他的“心”的表现
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 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他的“心”的表现
——从哲学的角度看“生死轮回”
人们渴望从佛教信仰的“生死轮回”中得到终极解脱,也希望从佛教教义中找到“生死轮回”的理性答案。即使答案是神秘的和无法验证的。不过,或许可以用这种理性的方式,理清原本混乱的思绪,获得灵性悟性的启迪。
大乘佛教认为,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他“心”的表现。任何时候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他的行动、言语,甚至意识,都源于他“心”的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能产生结果的行为活动,还是不能产生结果的“非行为活动”(语言活动、意识活动),都会在这个宇宙中留下他们活动的“痕迹”。这种“痕迹”既可见又不可见。作为一个身体的生命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但生命活动的“痕迹”不会随着身体的消亡而消亡,它会永远存在。就像一棵果树死了一样,它所结出的种子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以及它所结出的种子,将永远长存。
佛教认为,人的这些活动“痕迹”(行为、言语、意识)就是他这一生的“业力”,而这些生活中的“业力”必将培育出与这个“业力”性质相同的“种子”,而这个“种子”必须根据自己的类属性分类到相应的类别中。种子的“性”(属性)所属的“类”就是“轮回六道”中的“道”。比如:如果他这辈子做的是人性的“善业”,那么他就会培育“人性的种子”。根据“同类相聚”的自然规律,“人性的种子”将被归类为“人性” 六界之中,将进入“人间”轮回。相反,如果他这一世所做的是动物的“恶业”,那么他就会修炼“兽性种子”,而“兽性种子”自然属于“兽性命道”,进入了动物生命的轮回。同样,属于魔属性的种子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也会进入“魔道”,进入魔道轮回。等等,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万物的“生存周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他就会修炼出“兽性种子”,而“兽性种子”自然会属于“兽性命道”,进入兽性轮回。同样,属于魔属性的种子,也会进入“魔道”,进入魔道轮回。等等,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万物的“生存周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他就会修炼出“兽性种子”,而“兽性种子”自然会属于“兽性命道”,进入兽性轮回。同样,属于魔属性的种子,也会进入“魔道”,进入魔道轮回。等等,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自然界万物的“生存周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唯识宗认为“一切法唯识”,即宇宙万物、一切现象都是“识”的结果。“识”按循序渐进的顺序分为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识、神识(观想识)、阿赖耶识(种子识)。以上八种感官是递进关系,即“种子”源于“体谅”;“思”源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而“六识”源于“无明”。“八识” 也有循环再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阿赖耶识不仅储存再生的“新熏种子”,还储存轮回循环中的“前世种子”。新熏的种子,源于“今生”的业力,作用于今生和来生;“前世的种子”(简称种子)源于前世的业力,造就了这一世的“境界”,影响了这一世的“意识”。这种“唯识”所产生的种子,循环与再生的功能关系,决定了“生死轮回”的痛苦过程 这种关系是阿赖耶识不仅储存再生的“新熏种子”,还储存轮回循环中的“前世种子”。新熏的种子,源于“今生”的业力,作用于今生和来生;“前世的种子”(简称种子)源于前世的业力,造就了这一世的“境界”,影响了这一世的“意识”。这种“唯识”所产生的种子,循环与再生的功能关系,决定了“生死轮回”的痛苦过程 这种关系是阿赖耶识不仅储存再生的“新熏种子”,还储存轮回循环中的“前世种子”。新熏的种子,源于“今生”的业力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 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作用于今生和来生;“前世的种子”(简称种子)源于前世的业力,造就了这一世的“境界”,影响了这一世的“意识”。这种“唯识”所产生的种子,循环与再生的功能关系,决定了“生死轮回”的痛苦过程 创造此生的“状态”,影响此生的“意识”。这种“唯识”所产生的种子,循环与再生的功能关系,决定了“生死轮回”的痛苦过程 创造此生的“状态”,影响此生的“意识”。这种“唯识”所产生的种子,循环与再生的功能关系,决定了“生死轮回”的痛苦过程
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佛教认为“人的今生只是整个生死轮回的一个阶段,死亡只是这个生命过程的结束,而不是整个的结束。 “轮回循环”的过程。今生是什么,来自前世今生的业力,今生的业力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 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他的“心”的表现,决定来生是什么,这样来世的业力在来世还清。 ; 其根源。” (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232-233)
“根据佛教哲学,轮回之苦来自于人对宇宙根本的无明。这个根本的无明就是‘无明’,因为‘无明’,贪、瞋、痴才会生起。你将陷入永恒的‘轮回’中。生与死”,永远无法挽回。(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232-233)
要想摆脱生死轮回,唯一的希望就是从“无知”走向开悟。觉悟是梵文中的菩提。通过开悟,人们可以在反复轮回的过程中积累不再贪婪的“善业”。避免执着和贪爱的“恶业”导致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这种解脱称为“涅槃”。
什么是“涅槃”?冯友兰先生说,“涅槃”是与宇宙心智的统一,即与“无”的统一,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
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永远无法验证“生死轮回”的真实性。但是,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万物的创造规律和形式逻辑的推理关系中学习。我们或许能够领悟“生死轮回”智慧的真谛,隐约可见,那颗朦胧、神秘、无法验证的“种子”真的存在。
我虽然不信仰佛教,但我信仰和崇拜大乘佛教博大精深的哲学,就像我喜欢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和基督教经院哲学一样。
随便看看
- 2024-07-17慈悲为怀与因果报应:探索佛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 2024-07-11儒家人生哲学: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精髓与人生智慧
- 2024-07-01佛学核心思想: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的关系解析
- 2024-06-27史铁生的命运观:从基督教信仰到尼采生命哲学的融合
- 2024-05-12不二和尚: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本化进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2024-05-10:适性人生哲学行了具体阐释——z
- 2024-05-05南怀瑾老师:佛教的生死观就是苦的体现,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
- 2024-04-20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 2005年6月17日讲于北京大学)提纲一
- 2024-04-20风水堂:死后的生命存在与否
- 2024-04-14中国人的诸子生死观:生死到底有着哪些可能性?
- 2024-04-14禅宗:生死观与人生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2024-04-14:生死问题是古今哲人专注的核心问题|
- 2024-04-09中国茶文化中人生境界的哲学(J)齐鲁学刊
- 2024-04-09中国哲学论文:浅析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 2024-04-09周国平:人生哲学的三个主要问题|
- 2024-03-29没有一个社会阶层有生命幸福感,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 2024-03-02刘少奇:加强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思想道德修养
- 2024-03-02教师应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
- 2024-03-02儒家和基督宗教,作为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种信仰和教化体系
- 2024-02-26陈兵:所有宇宙之谜中,最难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