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泉涓涓而始流,木欣欣以向荣”,校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法学院党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谋划发展,有序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在党建及思想政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一、扎实推进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党委核心作用有力发挥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届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持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牢牢抓在手上,组织师生特别是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届全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师生头脑,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平台,通过党委中心组划分专题带头学、邀请专家辅导学、开会研讨集体学、党员联系实际学,将理论学习、座谈交流、参访实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学习平台,推动师生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形成了入脑、入心、入行的良好学习效果。

(二)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支部工作,大力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科学设置和调整党支部,确保党支部务实有效开展工作,建立学院党政领导同师生党支部联系制度,加强对支部工作指导督促的常态化,监督指导党支部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认真召开组织生活会,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积极落实党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支持师生党支部积极主动走出校园与地方党支部联系开展支部共建,与乡村党支部、律所、金融机构党支部开展共建,形成农学、城乡、校内外党组织互帮互助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三)重视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学院党委坚持按照“团结和谐共事、科学民主决策、公平公正办事、务实高效工作”的思路抓班子建设。制定《法学院党委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每年实施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班子成员带头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着力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纪检委员监督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制定并执行《法学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细则》,认真参与校院组织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从思想上筑牢反腐防线。领导班子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纪律规矩意识不断强化,决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法学院“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二、致力强化实践培育法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党委坚持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为根本,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育人等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理论+实践”的培养体系,为培养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着力围绕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形成科学设计、衔接周密、门类齐全、强基础、重实践的课程体系。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修订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本科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管理办法》《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教学奖励办法》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强化包括模拟法庭、案例分析、刑事侦查实验、法医鉴定实验、法律实务技能等在内的多类型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以法律思维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作用,坚持领导听课评课、专家听课评课、学生评课等的经常化和制度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师生座谈、学工和团委例会、学生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实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化,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二)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院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先后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兰州市司法局、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天水市人大常委会等38家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在大滩小学、岳家巷小学、美丰实验小学等地建立普法宣传教育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等实务部门协议共建实训基地,与省内各级法院就开展学生庭审观摩达成了专项协议,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演练、“至公杯”法律专业辩论赛、开展暑期专业实践、专业教师读书沙龙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以适应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本科生近三年平均读研率为32%,读研学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有多名同学前往境外深造,涌现出一批“学霸宿舍”等典型事迹。近5年学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0%,就业地遍布全国各地,就业专业对口度较高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包括,集中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等。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本科生导师聘任仪式、“至公杯”辩论赛

三、牢牢把握学科建设方向,科学研究水平显著提高

(一)稳步实施学科建设改革。学院撤销原研究所建制,以法学二级学科方向为基础,组建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和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和资源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学科组10个学科组,1个法学教育和实训管理中心,统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学科组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确定了以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核心指标的学科发展布局和战略规划,完善学科布局,启动法理学和诉讼法学二级学科方向建设工作,积极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

(二)学术科学研究增长点不断形成。学院确立并实施交叉、特色、创新的科学研究发展理念,鼓励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倡导形成比较特色优势,着力搭建新的科研平台,打造新机构、新团队、新方向,制定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大力资助教师专著出版,奖励论文发表。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增设了兰州大学司法制度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敦煌法学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国土空间规划法律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刑事检察理论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目前共有13个研究中心。近三年来,学院总计获得纵向项目32项,项目经费272.25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项目经费112万元;教育部项目5项,项目经费46.25万元;司法部项目1项,项目经费为3万;国家民委项目1项,项目经费为3万;其他省部级项目19项,经费108万元;取得横向项目44项,项目经费318.3万元;科研人员共发表学术论文134篇,其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包括,(A类)论文8篇,(B类)论文5篇,(C类)论文24篇,出版专著13部,其中,权威出版社出版专著8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项。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设立“学科组”、增设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四、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

学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立并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举全院之力引进人才,坚持引人与引智并举,把增加数量、改善结构,提升质量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人才强院”战略。近年来,学院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编制人才需求信息,整理人才资源数据,发布人才招聘公告。引进北京大学著名法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培忠,并聘其担任院长,近三年共引进教授1人、副教授5人和讲师3人,共计已引人才9人;引进国内著名法学理论和实务人士5人担任外聘专家;组建了“一带一路”法治研究中心和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中心2支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业教师53人,教授22人,占41.51%;副教授23人,占43.398%;讲师8人,占15.094%。博导3人,学硕硕导31人,专硕硕导3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2人(占全院教师的79.25%),在读博士2人,最高学历毕业于国外高校的5人,占11.1%;具有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韩国、以色列、约旦、日本等海外高校学习、访问和赴港澳台高校交流等经历者22人,占41.516%。此外,学院先后从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聘请了2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从实务部门聘任了97位法律实务专家为兼职指导教师。现已基本形成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人员相对稳定、教风学风优良、有较强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和实践指导团队,大多数教师在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担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等。

(二)强化师资队伍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包括,培养造就学院名师。学院始终注重加强教师的思政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和培养造就四有教师的制度建设,制定有利于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规章制度,制定《兰州大学法学院青年教师激励办法》,坚持培育造就甘肃省“飞天学者”,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等名师。制定《法学院学术交流资助办法》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鼓励、支持教职员工参加或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积极搭建青年教师“教师工作坊”学术交流水平,加强青年教师沟通交流,提高青年教师学术研究水平。出资激励学院教师出版专著,仅2019年就资助出版7部著作,资助金额达到48.5万元。

(三)提升行政人员数量质量,建设富有效率又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学院明确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不断增强行政能力的工作思路,近年来配全配强行政管理人员,行政人员紧张的状况得到了缓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制定并严格执行行政人员例会制度,行政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按时召开教代会,建成教工之家,及时开展慰问活动,举办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不断增强学院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院召开甘培忠院长聘任大会

五、紧扣法治宣传教育重点,校内外普法工作再上台阶

学院党委坚持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完善内容,着力把基层法治宣传工作打造成为学院教师服务社会的平台、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和促进基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

(一)紧抓重要法治节点开展普法。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全省“七五”普法规划,严格按照“三个主动”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科特长和优势,紧紧抓住“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4·26”知识产权日、“6·26”禁毒宣传日、“12·4”国家宪法日,以及党的十九大召开、全国两会召开等重要节点,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为依托,积极推动基层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紧跟《民法典》颁布节点,充分发挥学院师资力量及学科优势,全方位推进《民法典》的学习和宣讲工作,学院教师在学校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做专题辅导解读。组建师生志愿者法治宣传专题实践团队,联合兰州市司法局、城关区司法局、渭源路社区等校外多家单位开展送法进学校、送法进社区、送法进监狱等普法宣传活动,对推动师生、社会大众学习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理念,提升法律素养,创建法治校园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着力打造精品活动开展普法。学院始终坚持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贯穿于普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的全过程,着力打造“习法•启思”微讲堂、“至公杯”法律专题辩论赛、“明理杯”中华法文化与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展演、“致和”法律援助中心等系列品牌项目,并辅助各类专业学术类讲座,每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均覆盖全校,并走出校园、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讲土地,聊法治”普法进乡村、“大手拉小手”普法进校园、“学习尊崇宪法,弘扬法治精神”送法进企业等,参与师生及影响社会群体人数总计超4万人次。通过普法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教育覆盖面,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学院本科生“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调研习近平法治思想社会实践团和本科学生党员赴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脱贫攻坚·普法先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受到了大学生联盟网、兰州大学官方微博、兰州大学新闻网以及平凉市崆峒区政府官网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学院成功协办“兰州市2019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并获得兰州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学院开展普法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

六、坚持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服务地方法治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强化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建立合作机制。学院党委确立并实施“走出去”的办学思路,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出击,深入交流,不断建立健全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交流合作工作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的辐射功能。学院党政领导主动作为、积极联系、实地走访,先后走访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甘肃省人民检察院、中共兰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等党政机关和中天律师(兰州)集团等律师服务机构并签订合作协议。不断深化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学院、悉尼科技大学法学院、意大利国际都灵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合作举办的学术讲座包括“萃英法律大讲堂”“卓越法律人才讲座”“一带一路法律前沿学术讲座”,积极举办国内学术会议和小型国际学术座谈会,多位老师应邀赴境外访学。

(二)积极发挥智库优势,地方法治建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学院积极拓展同司法机关和其他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已成为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机构。先后建立“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实训基地、省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和“立法教学实习基地”等。学院多名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主动承担院校服务地方、服务国家、服务社会职能,积极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推进法治进程贡献“兰大力量”,形成靓丽的“兰大名片”。多位教师担任省、市人大立法顾问,先后参加了多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立法咨询、论证工作,多项课题成果获省委、省政府等部门采纳,为促进地方立法发挥了积极作用。学院党委积极组建教师宣讲团,围绕十九大精神和《宪法》《民法典》《监察法》等内容面向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开展法治宣讲,举办了近百场次普法专题讲座,参与聆听报告人数达到万余人次。学院教师有二十余人担任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顾问、廉政监督员、咨询委员、专家委员会成员、百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成员等,并在受聘职责范围内提供了优良的法律智力服务。

(三)主动承担繁荣地方法学研究职责。学院坚持主办、承办、协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赞誉。先后举办“中国仲裁周”“兰州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论坛·庭审实质化改革:问题与展望”学术论坛、第十四届西部法治论坛、第七届中国仲裁周西部论坛、“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的《公司法》修订”(司法部重点课题)研讨会、“互联网司法新模式与法律文书改革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年会”等各类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为推进地方法治研究水平提高、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发挥高校科学研究职能做出了突出贡献。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学院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七、创新举措传承学院文化,校友基金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一)传承学院优秀文化和法治精神。学院党委注重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法学院“修身明理、尚法笃行”的院训和学院文化精神,并且创立了“獬豸”的学院吉祥物形象,成为学院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学院书记、院长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出席学生开学典礼和学科故事讲述会等活动,讲述法学院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畅谈奉献精神,激励青年师生开拓进取,奋勇争先。

(二)校友、基金工作成效显著。招聘人员担任校友基金专职秘书,负责校友基金工作,完成校庆、院庆期间校友接待等工作,多次走访杰出校友,协助开展校友集中返校活动,成立京津冀校友组织。广泛筹集捐款,协议捐赠金额达数百万元,校友冠名挂牌“君才报告厅”“中天知行律师班”等。

回顾过去,法学院拼搏奋进,取得了一些成绩,展望未来,依然重任在肩,仍需加倍努力。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法学院党委必将携起手来,迎难而上,谱写学院发展新篇章!

学院吉祥物“獬豸”形象

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杨君才校友向学院捐赠100万元基金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