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诸子生死观:生死到底有着哪些可能性?
中国人的诸子生死观:生死到底有着哪些可能性?
当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时候,生命的意义就是必须要探索的一个问题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而探索生命的意义就必须洞悉生死的真实逻辑。
那么在我们的认识世界里,生死到底有着哪些可能性呢?我们又怎样从众多的可能性之中发掘出符合我们自我认知的那一种呢?又怎样让这些生死观带我们走向未知的生命历程呢?
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先秦哲学、儒学道家哲学、出土文献和近现代中国哲学研究。而现在他的这本专著《中国人的生死观》就梳理着中国从先秦诸子百家一直到近现代所有思想者对于生死的思考,把他们对于生死的所有认知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读者阅读着不同的生死思考中国人的诸子生死观:生死到底有着哪些可能性?,探索着不同生死思考之间所展现的生死意识,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从这些生死思考之中去探索我们自己的人生,去建立我们自己的生死观。
那么这里都有哪些来自于思想者的不同思考呢?作者首先聚焦于先秦的儒道墨法四家生死观。这是我们中国哲学思考的起源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儒家、道家的生死观对于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带我们真正关注于生的世界,让人类在生的世界之中建立起积极进取的精神。而这也是儒家出世哲学的体现。当然儒家对于死也同样有所关注中国人的诸子生死观:生死到底有着哪些可能性?,但依然会把生作为首要的位置,后世的哲学家们也在这样条道路上不断的发展着,
那么道家呢?当然是追求者“道”这样的生命本源,他们更关注于对于精神的追求,而在后世的发展也就有了对于“长生”的追求。“长生”的理念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一定的地位,甚至包括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伟大君主都陷入对于“长生”的执着追求之中。
对于中国生死观影响比较大的又一种势力则是佛教的引入。而佛教的轮回观也让我们对于来世有了更多的期待。但佛教对于当时的认知却是众生皆苦,认为我们当世的受苦单纯就是追求来世,这也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
儒释道三种势力的生死观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纠缠发展着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侧重,也有着不同的对于生死的探索。
比如魏晋玄学时期,因为对于现实的不满,生死追求达到了一个高潮,也就有了更多对于生死的反思。而宋明清又受到了理学、气学、心学的影响,有了对于道德的不断加持,不断提升,让这段时间的个人欲望有了严重的压抑。清末民初在向现代发展过程中呢?又有着谭嗣同、王国维、梁启超、胡适、梁漱溟、冯友兰、唐君毅等等大家对于生死问题的现代精神新知。
当然,在这本书中,作者把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者对于生死的思考完完整整呈现在我面前,但并未对于这些生死观的优劣进行完全的肯定或者否定,他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详细的范本,让我们从这本书中去涉猎所有对于生死的思考,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从这种思考之中去让我们去探索自己对于生死的认知。 #读书#
中国人的生死观(精)/守望者
京东好评率100%无理由退换旗舰店
¥33.32
购买
随便看看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