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问题是古今哲人专注的核心问题|
:生死问题是古今哲人专注的核心问题|
生死问题是古今哲人专注的核心问题。对于生死的思考,是没有定论的,各家之言,均有道理,如何选择就看个人的心性。
我这篇文章开始探讨的是关于生死观的考察。
哲学,就是对思想进行思想,或者说对思想进行系统性的反思。
每个人可能都会对世界、社会、人生有所感悟,很多人甚至是有深入的理解,但这些感悟或理解还远远的谈不上哲学。
为什么这些看法不能够被称之为是哲学?
这是因为它不够系统性。
亚里士多德说,什么是哲学呢?
他说,哲学是带有普遍性和终极性的学问。
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称为普遍性和终极性呢?那就是,宇宙本源是什么,世界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在世界当中的地位等等,这些都是终极性的问题。
马哲中所讲的物质是客观实在。我们普通人去认识一个具体的物体,会通过颜色形状。或者是他的化学成分来描述这种物质。客观实在这种说法,并没有增加我们关于物质的认识,这个概念没有帮助你对具体的物质有更多的知识。
哲学为什么会带有普遍性?这是跟哲学的抽象性是有一定的关联,哲学它具有抽象性,为什么会具有抽象?哲学的抽象性是跟他的普遍性联系在一起的,逻辑学就是关系范畴。我们说任何一个概念的构成,既有直接关系,也有反比关系,概念规定得越多,适用的范围就越小。反之亦然。
为什么哲学的概念是非常抽象呢?
比如对于物质这个概念,它尽可能地抽象掉了事物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颜色形状大小,从而总结出来了一个物质的概念——客观实在。
怎么样才能具有普遍性?
这是跟它的抽象性关联。
推理与思辨能力,是理解与学好哲学的基础。
关于世界的本源,有人认为是物质,有人认为是精神。
道家认为是气,马克思认为是物质,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泰勒斯认为是水,柏拉图认为是理念,不同的哲学都有不同的说法,不管是哪一派哲学,如果让人信服,都必须有一个论证说明。
哲学家怎么样来论证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统一于气、物质、火或者是水,或者是精神理念?
西方哲学家论证的方法就是逻各斯(Logos),逻辑学的方法,但是在中国或印度的哲学更多的是一种直觉,中国哲学最高的境界,不是通过明晰的、明确的逻辑来证明的,而是通过一元论的直觉,当然这里面包括有一定的推理性。
中国哲学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
就是那种消除了主客关系,不是说你能够通过清楚的逻辑演算推理就能达到,而是说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生死问题是古今哲人专注的核心问题|,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是两方面都强调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知行也好,超越也罢,但最高的境界其实是直觉。
谈生论死,当然这里的生是哲学意义上的生,而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而是说哲学是如何关注生和死这个问题的。
什么是生,什么又是死?哲学对于这个生死问题是如何考察呢?
哲学主要以形而上学的理性的方式来考察生命。
哲学以冷静的思辨方式来探讨生命存在的本真,在生和死这个基本问题上,各种哲学流派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生死思考。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古哲儒家和道家的生死观。
《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说,“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
死亡问题,凡生于天地之间,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吕氏春秋》那里,认为圣人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斯芬克斯之谜”尽人皆知: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
上面的故事,似乎从现象上看到了一个人变化的过程。人生,就是从无到有,不断生成变化,生老病死。所以说,死亡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不是游离人外,而是生命内在。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人只有在面临着他的生命受到威胁,才可能直面人生以及内在的自我。
黑格尔认为只有处在三种状态下,人才会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一个理性的反思。
死亡的宿命,是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一个负面的情绪状态,快乐之时,你很少会停下来去反思生命。当你遇到困难、挫折或者恐惧,甚至是死亡的阴影,你的脚步可能在会停下来,反省一下。
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会左右精神生活的品质。如果只从生的角度,人生就会觉得漫长,会变得急功近利;但如果只从死亡的角度来看,人生就会显得非常的虚无。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圣人贤人在这诸多的选择当中,会告诉你怎么样去选择,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就是你最好是按照舍生取义。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孟子说:“天下有正确道路的时候,可以为这个道路献出自己的生命;天下没有正确道路的时候,以自己的生命为这个道路牺牲。没听说过牺牲道路而屈从于人的。”
那么,从上面的角度来看,司马迁应该不应该苟活在这个世上?
《报任安书》里面讲到,对大夫来讲受宫刑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司马迁为什么会选择活下去,他是为了这个苟且偷生吗?
他的父亲告诉他,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用孟子的话是说周文王以后有孔子,孔子过后五百年,中国历史上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够把历史清晰的记录下来,以史为鉴,那么他觉得这个重大的历史责任落到司马迁的身上。
因为司马迁有重大的历史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感,所以,哪怕是对一个男性来讲,已经没有理由活下去了,但是他还是选择活下来,去完成生命的意义。
我要说的是什么呢,儒家为什么没有宗教信仰?
中国人没有像基督教那样的宗教,那怎么样来克服掉人的有限性的问题。
基督教也好佛教也罢,就告诉你相信有一个外在超越的信仰对象。那么你的存在,不论是你的肉体和精神,都会超越具体时空的限定,从而进入永恒之中。
儒家没有宗教意识,并不代表儒家没有超越意识,它还是有一套入世的超越法则的,这个所谓的三不朽。
对人的肉体生命来讲,可以通过生殖繁衍来实现。所以儒家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不是把你肉体的时空延续了,而是讲人的精神生命。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如果不能做一个道德楷模,那就建功立业,如果建功立业也做不到,那就著书立说。司马迁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寻求精神生命的永垂不朽。
我实在是觉得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写的真是好,司马迁在那样的困境下,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在哪里,我觉得是儒家的生死观对他起了巨大的作用。
儒家关于生死的思想比较少,因为它更多的是一种入世的思想,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儒家的传统很少谈到死亡。
下面,着重谈一下道家的生死观。
道家呢,主要是从自然和道德角度来看待生命。对于生命的理解,我还是更倾向于道家的思想。
老庄的思想应该是传统知识分子比较喜欢的,儒家的思想虽然有入世的价值,但社会上能提供的机会有限,更多的是失意的文人,道家的思想有止痛安神的作用,“自古文人多骚客”。
儒家所讲的积极入世,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一般文人的内心世界里面,更多的是老庄的思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家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隐逸文化的追求。
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要履行对国家对自己家庭的社会责任,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当中,多多少少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社会的规则的制约。社会是考虑集体的,很少会考虑个人的,你会发现你在这个现实的生活当中,要想追求完全的个性化,这不可能。对社会来讲它是求同存异的,他必须要求大家都是大众化。
但是,庄子说什么呢?
现实生活当中,你虽然要适应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文规范,但是至少在内心世界当中,精神上自由,无拘无束。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对人的生死,生命状态,存在延续有深入的思考。他意识到事物发展到极致,它的趋势是什么呢,其实是向衰弱的一面走,其实老子更偏向于怎样延续生命。
我们小孩刚生下来时都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但老子会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呈现一个什么状态呢?
抛物线。他觉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大概都会走向一个抛物线的状态。
就是从这个点到另外一个点,初始阶段是往上长的生长发展,但是如果人生达到了顶峰,之后,它也开始趋向于下降与死亡的一个状态。
当然,我们很多人都希望我们快点达到顶点,希望更早更快更强的达到人生的巅峰。但是,这个状态一旦达到,之后再往下的趋势就是逐渐衰老的状态。
老子主张一个维持不落的哲学思想,所以他会觉得人在面对各种事情的时候,不要太强硬,不要太强了,要以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的对生死问题的一个理解。由于,道家同时也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养生观念,并赋予了它生命科学的内涵。养生并非什么高深的修行,养生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饮食有节,起居规律,适量运动,戒除不良嗜好,看起来不难,但是却要坚持,养生之难就在此,身体是自我最大的财富,其它与身体相比都是浮云。
道教跟道家还不一样。为什么道教会想到去通过炼丹养生,而且还是通过用一些化学的方法练(炼丹就是生产化学药物),并声称这是在寻求长生不老。但老子这个地方,他强调的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就是怎么样来使这个柔弱之身的状态,延续下去。
道教寻求的是什么呢?怎么样来延长人的寿命。道家指的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是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宗教。
老子的这个生死观是辩证统一的,他把死亡看作是一个自然现象,通过守弱的哲学思想,来保持生命的延续。
相较老子,庄子对死亡的理解,就是在更宏大的变化当中来去看个体的生死。
庄子“逍遥游”的哲学思想,在现实的生活很难做到,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解脱之道。
大多数人在面对死亡,都会恐惧,但是如果你看了庄子的这些谈论生死问题的一些阐述,我觉得多多少都能化解了一点对于那种人的有限性的一种担心。
庄子在《大宗师》里面的我觉得这一段非常有意思。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生命有道,都由自然规律决定。大地母亲啊,你赐的躯体乘载我,你赐的生活劳苦我,你赐的衰老闲逸我,你赐的死亡安息我。你爱我,一直叫我好好活着,只是为了时候一到送我好好死去呀。
万物与人一样,不停的变化着,要留留不住,要藏藏不了。舟子藏航船在山环的海港,渔翁藏舢版在树绕的江湾,自认为很保险。谁知夜半海潮江洪悄悄冥冥一齐涌来,水有神力,背负着大船和小船,大的向远海,小的向下游,急漂去,如电闪。当时的变化没有人看见,因为舟子正在做梦,渔翁正在安眠。藏大的藏小的藏得够妥善,仍然漂失不回返,仍然要变。看来只有藏世界的万物在世界,也就是说,交出去,不要藏,这样不会丢失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保险安全。人若交出自己,化入万物,无我无彼也就无得无失,不会像航船和舢版那样漂走,好比二滴水珠交出自己,投入大海,永不丢失。想让什么东西永恒,交出去,不要藏,这是大实话。
从哲学上来说,庄子认为构成这些人的这些材料,这皮啊,水呀,这些东西只是恰好在这一起构成了人的形状,在能量守恒和转化的这种定力下,再下一次就转化成其他的物种形态了,你不过是转化了一个生存的形态。
这一点对人的心性来讲,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一种解释。这些皮肉不会在这个世界上荡然无存,它可能会存在老鼠,也许是狗的一条腿,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理解,就是你不要有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执念在里面。
对于即将消逝生命的一个担心,它可能会转化成另外的一些生存形态。
这些物质有可能会变成人的一个形态,也可能变成别的一种生命形态,这可以化解掉了心理上对死亡了一个担忧。如果用现代科学来解释生命,那可能就会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的问题,就是人的这个心理,可能对人的身体起到什么重大的影响。
生的时候我就好好的把握自己的生命,死亡就把它看作休息,这是大宗师这个里面所谈到的观念。
老子的死,也非常有意思。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生死问题是古今哲人专注的核心问题|,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老聃,亦即老子,后人尊称李老君的,是大圣人。死时,他的众多学生严守导师遗教,不吊唁,不号哭,只行观化之礼。秦国来的一位隐佚之士,姓名不详,自称秦佚,也是本教派的道友,公然违背遗教,沿用世俗礼仪,既吊且号,还号三遍,也不立正观化,掉头便走,太出格了。
学生们追上去责问秦佚:“难道不是我们老师的道友吗?”
秦佚说:“是道友。”
学生们问:“那么这样吊丧,行吗?”
秦佚说:“行。我先以为那些吊客都是本教派的,所以陪同他们哭吊,从众罢了。现在我才明白错了。刚才我哭吊时,看见有老大爷哭丧如哭自己的儿,有小伙子哭丧如哭自己的妈。他们聚会在遗体旁,一定有不必吊唁而吊唁的,不必号哭而号哭的。这些人的违反自然,滥用情感,忘了本分,古人称之为违反自然的活找罪受。你们老师,他来,是服从时代的需要;他去,是顺从自然的规律,对时代,对自然,心安理得的人,对生命的欢乐,对死亡的悲哀,不会悬挂心头。生死不再悬挂心头绳结就解开了,古人称之为自然的悬解。”
也就是我们经常有一个成语叫,安时处顺。
就说这个老子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你就认认真真地活着一辈子吧。当你要死的时候也顺应这个自然的规律。遵循这样的一个自然变化的规律,哀乐就不能进入你的心,你的心不会为外界的这些自然的变化而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
如果你真的看透了生死,就相当于是你头上的那一把剑被拿掉了。对人来讲可能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生死问题的一个担忧。你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理解,死亡也是一种自然流转,生命解脱。
这是庄子养生主里面谈到了老子。
道家对生死的一个就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
古代哲学当中,元气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人为什么会有生命,为什么会死亡?
中医里面对生和死的理解,就是元气的聚散。五脏六腑跟那个气血津液的这种运行,都是关联在一起。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外篇·智北游
人从生到死,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但是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连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和死是始终交织在一起。
庄子妻子之死,大家还是都是比较熟悉。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晚年丧妻。惠施闻讯,赶去吊唁。他是庄子旧友,此时已非梁国宰相,不必再摆官架子了,有必要去安慰 庄子,庄子家居陋巷,马车进不去。巷口下了车,惠施走 进去。庄子的长子跪在家门外迎接吊客,口称:“俺娘给 伯父道谢了。”惠施扶起孝子,说了两句按照礼仪应说的 话,然后面罩悲悯之容,很严肃的进了大门,步人灵堂。
庄子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撮箕似的很不雅观,手拍瓦盆伴奏,毫无愁容,放声歌唱,看见惠施吊丧来了 ,也不招呼,仍唱他的。
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 自己送走了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 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 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的想想呀。我想起从 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 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 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 再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 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哟。现在她即将从我 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歌欢送,倒去嗷 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
在社会化的生活当中,当年一个人退休之后,可能生命的重心就是放在家庭里面了,但是多年的社会化为中心状态,身体突然回到家里,会有陡然不知所措的那样一种感觉,也是很多老年人无法适应生命的变化,急剧衰老,甚至死亡的原因。
对一般人来说,妻子过世对一个老年的男性来说应该是个非常悲伤,但是庄子却从自然大化的角度,来给予了一个充满哲理的解释。
这是庄子的妻子之死。等到庄子快要死的时候他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庄子病危,一群弟子送终。眼看抢救无效。弟子们商量办后事,都主张葬仪规格要高,否则对不起敬爱的老师 。钱嘛,大家分摊。
病床上庄子说:“天地做我的棺椁,日月做我的双壁 ,星星做我的珍珠,万物做我的殉葬品。超级葬仪早就给 我准备好了,何必你们操办。”
弟子们说:“恐怕秃骛和乌鸦啄食老师哟。”
庄子说:“天葬给秃骛和乌鸦吃,土葬给蝼蛄和白蚊 吃。鸟嘴夺食喂虫,岂不多事!”
用某种不公平的主张去平定社会动乱,已经平定的也不可能从此平定。用某种不惩罚的方式去惩罚社会弊病, 受到惩罚的也不感到这是惩罚。
古往今来,自作聪明的政治家也不少吧,到底摆不脱有为主义的支配,终久要受到神圣规律的惩罚。任何聪明 也斗不过神圣规律,历来如此。愚蠢的政治家用他们的偏 见强加于人,功夫都白费了,可悲可叹。
他的一个哲学的根源就是,从全局的角度来理解生死问题,这是一个更宏大的立场,在他的观念中,没有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他没有觉得说,人在这个世界上能说能笑能言能思维能理性的思考,这就比其他的生物相具有更高等的观念,他是从世界的本源来解决生死问题的,所以他就可以这么坦然的去对待生死的问题。
庄子的哲学与自然无为的道家思想都是关联在一起,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关于生死这样的一些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的这样一个生死问题,孔子和孟子,老子和庄子,还是会有一些差异的原因。
孔子和孟子,更多的是入世的哲学思想,入世是要伦理关系的。人在社会中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要么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要么呢就是丈夫的妻子,父亲的子女,他没有一个个体的我,对于这个关系的我而言,你的任务是,怎么样去履行你在这个关系网当中的责任义务。所以我们说儒家奉行的是一个积极入世的思想。
道家对生死问题的理解,主要是从自然变化,自然气化的一个角度来理解生死的,这体现了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安顿、生命的超越。
随便看看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