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道家哲学是从生命意识和时代感切入的
李零曾说韩非子等法家推动了“古代的现代化运动”,刘梦溪也讨论过道家思想的现代性。的确,古代思想世界里最具现代意味的理论就是道家哲学了,而韩非子等法家的思想背景和理论基础也是道家或者道家黄老学。道家哲学也有类似的思想和相近的情绪,庄子正是通过“无”阐释自由。这些说法几乎就是道家哲学的同心之言。现代学人推崇的“独立之精神自...
南怀瑾老师:慈是一种同理心不是同情心
故佛家不讲慈爱,讲慈悲。故道家讲的不是仁爱,也不是慈悲,而是顺道为之,阴阳之思维在道家保存最完整,其宗旨最接近天地之间的本来。道家的风骨,儒家的仁义,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国人的完整人格佛儒道三家在生活中的异同还有的说,佛家是“净”,道家是“静”,儒家是“敬”,也很精彩。
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 一说行|追寻沙漠中的泉水(之一)
■儒家思想与宗教共通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具备一切宗教的积极意义的功能。不得不说,相对于其它宗教出现的宗教形式化、教条化、独裁专权化所带来的负面矛盾冲突来讲,孔子、孟子等儒家创立者更胜一筹。其实道家思想的创立者老子、庄子也完全类似,只不过后世的道家思想信奉者成功地进行了道家思想宗教化的改造。儒家思想与其...
佛三家在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一看!
还有的说,佛家是“净”,道家是“静”,儒家是“敬”,也很精彩。儒家的仁义。孟子对孔子的仁义思想进行了弘扬,他认为仁源于恻隐之心,义源于羞恶之心。因此,儒家的生死义利观,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杀身成仁”“仁者无惧”“舍生取义”“忠孝节义”“修仁行义”等观念,成为国人性格中的核心成分。道家的风骨。正因为华夏民族的...
论汤一介先生对《儒藏》编纂的贡献
《儒藏》全本将进一步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3000余种,约10亿字。记得当时学者面对内涵丰富的儒家经典哪些应收入“精华编”,哪些不收,对收入的经典应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编纂,大家意见纷纷,各有看法。后来我在南京大学读了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并留哲学系工作,陆续读了汤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
《中华经典藏书(套装共50册)》内容遵从经典
《中华经典藏书(套装共50册)》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引领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儒家要求服饰必须“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百家争鸣中兴起的儒家文化以及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最为深刻。因此,想要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服饰观念,便必须从社会思想对服饰的影响入手,通过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各自对服饰造成的影响,来探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过程。儒家学派的服饰观念,可谓是十分繁琐。这表明了和儒家学说相比较,道家文化更讲究穿衣者的品格和道德,而...
“轴心时代”的飞跃,不仅符合英文的“原点性”
从这个角度,不妨来对基督教的人性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论,作一番简单的比较。多少神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观点,乃至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其实大都绕此展开。这一比较,回到“人性论”的原点,回到“轴心时代”或“转轴时代”的讨论,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与西方文化的神本主义,孰优孰劣,高下立见。
2023年第51期哲学学院党政办公室
“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二十八讲)贵州大学现象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系列讲座(第一讲)在贵州大学人文楼217成功开讲。南京大学王恒教授主讲了本次讲座,主题为“虚己与人质:后现代视域中的一段主体发生史”。本次讲座由贵州大学人文社科处主办,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承办,张柯教授主持讲座。讲座中,王恒教授梳理了主体性在后现代哲学中的逻...
庄子与马克思有关系吗?完全没关系,庄子是二千年前中国道家的宗师
完全没关系,庄子是二千年前中国道家的宗师;马克思是二百年来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不管你是不是信仰他。无论是西方的马克思,还是中国的庄子,都追求人的自由。西方人谈自由,谈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自由,所以,强调的是人人平等;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哲学-经济学手稿》谈得也是平等,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平等。庄子的自由观,不是去追求...
南怀瑾老师:道家不谈道德,谈道,就是自然而然
相较于儒家,道家思想在中国从未占据主流,然而时至今日道家思想却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现代性,和近现代的普世价值观不谋而合,殊途同归。道家不谈道德,谈道。每个人有自己的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思想个性也五花八门,道德不能教授,就像个性不能学习。因为道家从来就告诉我们,和光同尘,知白守黑,没有所谓的理...
今日读《中国美学十五讲》第十二讲:饮之太和
道家的和谐思想侧重自然无为,落实在自我和自由上,强调万物齐同、逍遥无待。天和是要实现人内在生命的真正平衡,是人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天地生命的大融合。禅宗的和谐理论奠定在平等和平常的哲学基础上,平和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艺术中两种和谐境界(对立中的和谐和无冲突的和谐)。唐代以后,道禅哲学的流行导致和谐的美学思想更突出人内在世...
“生生”与“名名”——论中国哲学的“底本”
从“底本”入手可视为研究中国哲学的一道法门。【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易》象思维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研究”()。【原文出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成都),2023.【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情感儒学与孟子性善论”(编号)的阶段性成果。而“本天”与“本心”的学术谱系划分,不仅显示出罗...
朱子论道家:“道家尽有可取,但归宿门户错了”
程志华教授再三强调,朱子对道家人物和道家文本的总体评价是分为正负两方面的,既肯定了道家思想有着可取之处,又基于儒家立场对道家思想提出了各种批评。最后,程志华教授将朱子推察道家的特点归纳为两点,一是不因门户之见而废可取之言;一是最终坚守门户之分,认为释老根本宗旨是错的。
董仲舒的思想——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是,董仲舒所构建的儒家体系已经不是孔孟时期的儒学思想了,而是呈现出了一种多圆的开放结构,在这当中,董仲舒还融合了道家的黄老学说在自己的思想中。他利用和改造了阴阳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建构了一个既具有传统的儒家思想,又包含完整的天人宇宙论的全新思想体系。董仲舒君权神授的理论提出后,对后世...
《喻道要旨》中体现的道家思想因素及联系
由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李提摩太的思想中的道家思想因素,以及《喻道要旨》中体现的道家思想。二、《喻道要旨》中体现的道家思想而《喻道要旨》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摘要)道家古代管理思想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谋略型特征
本文将探讨聚焦在道家古代管理思想。道家学说蕴涵着自成体系的古代管理思想,它们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管理,并成为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的构成要素之一。本文主要根据出自老聃的《老子》来讨论道家古代管理思想。从“道法自然”出发的“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手段。
试论屈原的道家思想及其文化渊源——兼论其一段学术史
上世纪初相继有学者论及屈原道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关系,但是学术传承不明。试论屈原的道家思想及其文化渊源关于楚辞中屈原的道家思想及其文化渊源,古今论者可谓多矣。结合诸家之说,及所举楚辞与道家著作之一致处,不难得出屈原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这一结论,而屈子之道家思想的源头乃楚国本土的道家文化,我们可用此结论来考辨楚辞作品中哪些实为屈...
《中国哲学简史》第二十一章内容摘要
公元三、四世纪间,出现一种看法,认为佛家的思想和道家,特别是庄子的思想相近,解释佛经的著作往往援引道家思想,这类著作在当时称为“格义”。后来出现的释义法实际是对印度佛教思想和中国道家思想进行一种综合的努力,由此而为中国佛学奠定了基础。佛教的某些宗派始终坚守印度佛教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和中国思想不相关联,可以称之为“佛学在...
南怀瑾老师:道家的管理思想、关尹、环渊
道家的管理思想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聃、老莱子、关尹、环渊。“无为”是老派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第一,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上述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何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