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但是到庄子就不行了。庄子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人,天下已经打成一团了,七雄在争霸。那怎么办呢?庄子用了另外一个字:“化”,化解的化。我不能再保持距离了,我只有跟它一起变化。看清楚外面的形势怎么变化,我再跟它一起变化。

庄子对人性的了解,据我所知,很少有人超过他。一般人对庄子,会觉得书太厚了,很难完全把它看懂,或者全部把它看完。所以《庄子》里面往往只留下一些故事、一些寓言,让很多人去猜测。这是很可惜的事。为什么?因为庄子对人的了解首先在于知道人性的险恶,在于知道人生的困难,他都说得非常具体。

你说在战国时代中期,了解这些并不是很复杂嘛,到处都有杀人放火的事情,要活着都不容易,那么做官好吗?庄子知道做官很危险,庄子对于老子的避难运用得非常纯熟,进而具有启明的智慧。所以看到庄子的思想,立刻会觉得跟老子不太一样,充满一种活泼的力量。

比如你一翻开《庄子》,看到《逍遥游》,它讲一条鱼变成鸟的故事,讲了三遍,目的在什么地方呢?目的绝不是让你看一看这个神话故事有什么趣味,不是的。他要提醒你,人的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可以不断地转化,这是基本观念。如果人的生命不能够转化的话,人生有什么好过的?一眼就看透了嘛!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就没有了。所以你看《庄子》的时候会想他为什么讲鱼变成鸟呢?鱼需要水,鸟需要空气。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连空气都不需要了,可以自由翱翔,完全不需要等待任何东西来配合。

人也是一样。人年轻的时候需要各种资源,就跟鱼一样,不能离开家,不能离开学校,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的话无法自存。但是你要提升转化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转化变成鸟的时候,只需要空气,然后继续往上飞,可以自由翱翔。你说这样的比喻到底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人的生命本来就有许多层次。

我们学《庄子》会看到他讲一句话: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我们念书的时候觉得很奇怪:形就是身体,身体像已经枯了的木头,一棵树已经枯了,不会再发芽了;心像死灰一样,什么叫死灰呢?木材烧成了灰,再用水浇熄了,就是死灰。死灰不能复燃。身体像枯木,心像死灰一样,那还过什么人的生活呢?

但是,这正是一个开始。你要让我的身体不再有欲望的冲动,叫做身如槁木;让我的心不再有复杂的念头,心如死灰。这个合起来叫做什么?叫做功夫,叫做心斋,心要守斋。

庄子里面提到人有三个层次:有身有心,上面还有两个字,我们今天常常用,叫做“精神”。精神这两个字是庄子用的,到现在我们还在用,说你这个人很有精神,是描写你身体的反应状况还不错。但是庄子所说的精神,是槁木死灰之后展现出来的精神。并且精神来自于道,精神生于道。这时你才发现,原来庄子是这个意思啊!告诉我要经过某些修炼,把身心那种自然的冲动跟欲望加以化解之后,已经不再执著了。这时才跟道有一种契合,这种生命状态展现出来的特质称为精神,这个精神才可以自由逍遥。

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修炼功夫的话,庄子讲逍遥游不是跟说梦话一样吗?《庄子》全书里面这只是一个主要的线索,其他地方发挥这种悟道的过程,跟道同游的篇章实在太多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我们大概介绍一下他这个人。

庄子极其聪明,他的聪明跟谁对照呢?跟惠施对照。《庄子》这本书里面写了半天,只有一个朋友是有名字的,叫做惠施,别的朋友都没有名字。惠施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专门搞言语辩论的,搞逻辑的。《庄子·天下篇》里提到,说惠施认为自己的辩论天下无敌,如果惠施跟你辩论你肯定辩不过他。举个例子:比如惠施说蛋里面有毛。你说不会啊,今天早晨我才吃了荷包蛋,明明没有毛啊!有毛怎么吃呢?惠施就说:如果蛋里面没有毛的话,孵出来的小鸡为什么有毛呢?哎,这也有道理啊,对不对?他这种辩论十几个列出来,天下没有人辩得过他。大家看到他都觉得这种人讨厌,都是些怪论、诡辩,但惠施为此很得意。他就是庄子的一个朋友。

庄子的智慧以及才华表现,我个人是欣赏之至。我举个例子,大家都听过的,“鱼快乐吗”这个故事,我这两年才体会出它的深刻意思。有一年春暖花开道家的基本思想及道家智慧的现代价值,庄子约了惠施去郊外踏青,走到一座桥上,庄子看到几条白鱼,出游从容。庄子说: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快乐;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应该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说:且慢,回到开头,你问我为什么知道鱼快乐,代表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你才来问我的。我怎么知道?我这么一看我就知道了。惠施就不讲话了道家的基本思想及道家智慧的现代价值,代表惠施输了。他输在什么地方?我只直接讲结论了道家的基本思想及道家智慧的现代价值,不作更多的发挥。

惠施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后来又说我不是你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快乐。他前面听庄子说鱼快乐,就知道庄子知道鱼快乐;后面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快乐。前后自相矛盾,所以惠施输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会知道庄子的智慧才华,非我们一般人所能想像。

庄子最可贵的是回到人间,一句话,五个字:外化内不化。外面跟别人同化,但内心里面跟道结合在一起,决不放弃任何一点点。所以庄子今天在世间行走的话,没有人会发现他是庄子。他跟你们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事,你绝对不会发现他很特别,但他内心里面跟道结合,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跟生命的喜悦。

庄子为什么可以在这么穷困之中自在逍遥呢?我们现在问:怎么让一滴水不要干涸?一滴水慢慢干掉了,像我现在这年纪,常常觉得我这滴水已经干了一半以上了,叫做后中年阶段啊,快要完全干掉了,怎么办啊?把这滴水丢到海里面去,他就永远不会干。海就是道。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你要练习把这滴水丢到海里面去,你去学道,悟道。领悟了究竟真实,你的生命就永远不必害怕失落。这是道家最可贵的观点。

最后我们简单作个结论:首先,道家的思想不同于儒家讲善恶,它讲的是从真实到美感。如果万物都来自于道,亦即万物都在某种意义上代表道,就可以让我们欣赏。美就是代表可以欣赏。这样的话,你在宇宙里面就会发现一种喜悦,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欣赏。你完全没有什么你的我的,你多我少这样的问题。第二,后现代社会最需要道家。我们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代表价值崩溃瓦解的社会,所有你接受的一切都要重新受到质疑。这个时候,道家可以让你觉得如果善恶压力很大,那你可以从真实到美感走另外一条路,你可以重新在这个价值荒芜的空地上建构起一种特殊的正面价值。它不需要担心人间的问题,而可以直接连接到道,作为最后的根源。

最后,西方哲学家对各种哲学的探讨,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就会问: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因为宇宙万物是无的话,比较好理解,因为它基本上没有理由,没有存在的必然理由。万物充满变化,代表万物有可能统统都不存在,所以西方哲学家有这样的疑问,而庄子说的更直接。你很难想像,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这样说:古人的智慧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他们了解四个字:未始有物。了解从来不曾有物存在过,这即是最高的智慧。庄子说过这样的话,你把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整个搬过来,也不能超过这句话。宇宙万物你要了解什么?从来就不曾有万物存在。了解这一点,一切都回归于道,回归于究竟真实,没有得也没有失,没有来也没有去,生命根本上就是一个安顿,就是一个安详。

—————————————

明时文化 “国学经典精读系列”,首期邀请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亲临广州主讲《老子》,于2015年5-6月小班研读。

【与名师互动,与总裁高管切磋】

咨询: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