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朱继东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特别强调:“全党要坚持唯物主义和正确的历史观,按照党的100年斗争,看清我们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如何继续成功,这样才能党的十八大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时有出现,网络舆论混乱“环境”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指导和理论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澄清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片面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进一步弘扬战斗精神,增强战斗能力,从思想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入手。安全部门高度重视并坚决反对,勇于正视和明确反对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领域的言行。正确的党史观。
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历史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和遵循的重要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的内涵进行了精彩的科学解释,并将其确立为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思想路线。这也是一切学术和理论研究都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基本原则。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历史虚无主义不仅不承认也不坚持,而且完全否定唯物史观,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
按照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方法,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史料,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评价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主张历史研究的“分权”,刻意追求历史的“碎片化”,反对“宏大叙事”,否定历史的“连续性”,宣扬所谓的人性观,质疑和颠覆历史知识 否认客观事实的存在,甚至将历史化解为纯虚构的文学,认为历史可以编织情节,用各种修辞来描述。它还以历史认知的相对性、历史选择的任意性、历史事件的不可预测性为由,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的主体性、理性和自由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这些日益凸显了他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有错误的历史观,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而会进入现在,一些错误倾向应该引起警惕:一些夸大党史的错误和曲折,大肆抹黑和歪曲党史,攻击党的领导; 历史低俗化、娱乐化、热衷散布八卦轶事、津津乐道非法海外刊物等。”深刻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巨大危害,时刻坚决反对,是对全党的警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历史虚无主义,并提醒全党坚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要看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清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背离了实事求是的重要基本原则,而且彻底否定唯物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没有任何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信心。
看清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倾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国内外敌对势力经常利用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历史做文章,极力攻击、诋毁、诽谤。目的是迷惑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历史是虚无主义的 学说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学术研究,而是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颠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历史虚无主义虽然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出现,但始终不是学术思潮,而是伪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思潮,并不反映历史或文化问题。相反,这是一个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政治问题。
随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入中国,打着“解放思想”、“价值中立”、“学术反思”、“还原历史”、“重新评价”的旗号否定历史成为其主要做法而且,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仅罔顾基本史实,摒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而且攻击、诽谤革命是“破坏”,鼓吹彻底的“告别革命”和“否定革命”,采取曲解、曲解、造谣、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抹黑我们党的领袖、英雄,甚至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攻击马克思主义和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以夸张、投机、捏造、捏造等手段,来抬高、美化、吹捧蒋介石、国民党,乃至整个民国时期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英雄,甚至公开为汉奸、反动派、汉奸翻案,甚至公然篡改、抹黑、污蔑、抹黑党的历史,新C中国历史等多次揭示,它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思潮,其根本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认识到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是一场政治斗争
种种事实表明,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否定历史,而是否定现实。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青睐,因为它与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理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有相似之处。趋势可以结婚是因为他们在哲学基础、政治立场、阶级性质和价值观上基本一致。尽管历史虚无主义者一直否认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否认阶级地位和阶级属性,企图用抽象的人性论代替阶级论,但他们的言行明显暴露了他们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成为西方传播错误思想的最重要工具,成为资本主义渗透中国意识形态并和平演变的最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不是学术辩论,而是思想领域阶级斗争的表现,本质上是思想领域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赢得胜利的勇气。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者观察阶级社会重大问题的金钥匙,也是我们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言行时必须牢牢记住和掌握的重要法宝。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改革专题研讨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十八大:“看政治制度模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首先是阶级立场、阶级分析。”就是要提醒全党,我们党永远也永远不会否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永远不会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阶级立场和阶级分析方法,要深刻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行是意识形态领域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攻击,而历史虚无主义斗争是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最重要表现之一,特别是在全球化、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和网络,这种斗争在 21 世纪变得更加激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早就看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巨大危险《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带领全党逐步澄清误解,坚定科学立场,始终坚持唯物主义和正确的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丢了就失去了基础。”他进一步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他们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中。条件分析离不开对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科学把握历史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历史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偶然性不容忽视,历史繁荣的成功不能简单地归于个人,历史的逆境也不能简单地归于个人。水平来衡量和要求我们的前人,我们不能要求我们的前人做只有后人才能做的事情。”就是告诫全党,坚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切不可让历史虚无主义牵着鼻子走。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党在历史问题上的两个原则,根据党中央的决议和有关精神,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和主流性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党的历史。实事求是地看待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绩而避免错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的错误和曲折而否定成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斗争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更是盛赞:“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中国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历史虚无主义,要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认识,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t、坚持敢于拼搏,坚持自我革命,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价值自信,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和大力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行,科学澄清党的意见。对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认识,坚持开沟与阻、立与破相结合,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引导更多人从历史中认清本质思想安全、政治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大害,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剥去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皮,把他们变成人人喊打的街头老鼠,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征的伟大斗争的延续中,真正达到打击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斗争取得圆满胜利。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思想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
随便看看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22东方管理智慧:反思西方企业管理,探索东方哲学的人本主义与企业追求
- 2024-07-20以儒学精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挑战与路径探索
- 2024-07-13辛亥革命的积极与消极意义:推翻封建帝制,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反封建不彻底
- 2024-07-1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下的中国社会变革
- 2024-07-07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断
- 2024-07-0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论断
- 2024-07-03党员干部如何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响应时代号召?
- 2024-07-02党员干部应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内在逻辑、具体路径和时代要求
- 2024-07-02中华文化 7000 年历史:从伏羲画卦到百家争鸣,探寻文化源头
- 2024-06-29延禧攻略收官,剧情贴合历史,原创细节引发热议
- 2024-06-29还珠格格中的五阿哥永琪,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 2024-06-27乾隆第五子永琪真实死因揭秘,他为何没能继承江山?
- 2024-06-27乾隆朝五阿哥永琪:皇位继承人的绝佳人选,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 2024-06-26延禧攻略五阿哥永琪:才华出众,深得乾隆喜爱,却英年早逝
- 2024-06-25五阿哥永琪真实历史揭秘:他的死因和乾隆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