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沃格林与中国文明的‘天下时代’,探讨中国思想中的超越性问题
对应于“三代之英”的小康倒是从孔子开始就是历代儒者的政治理想,在很多朝代也不乏真诚的鼓吹者乃至实践者,但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要得出乌托邦主义的结论仍有疑义。这个观念,由于牟宗三、唐君毅以降的新儒家学者的强调与阐扬,已变成当代儒学思想研究的一个重点。
(每天1分钟读1本书)“轴心时代”的著作:《薄伽梵歌》
《创世记:从细胞到文明,社会的深层起源》【哲学】:读千卷书之第9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以演化生物学视角揭示社会文明深层起源。2、《创世记:从细胞到文明,社会的深层起源》:以演化生物学视角揭示社会文明深层起源。
生命科学与新轴心时代:人性对应第二
关键词:生命科学;兽性;人性;佛性;新轴心时代
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 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的问题?
因为先就业或者先择业的决定,事关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文化思想的源头问题,就是所谓哲学的问题,也就是今天想说的话题:能成为文化的思想智慧,必定是有深层次的“哲学观点”。当佛法完成与儒家道家的融合,即意味着两种智慧的交融成功,诞生了禅宗。
“轴心时代”的飞跃,不仅符合英文的“原点性”
从这个角度,不妨来对基督教的人性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论,作一番简单的比较。多少神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观点,乃至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其实大都绕此展开。这一比较,回到“人性论”的原点,回到“轴心时代”或“转轴时代”的讨论,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与西方文化的神本主义,孰优孰劣,高下立见。
“轴心时代”与“爱智慧”的苏格拉底
而西方的苏格拉底的思想则蕴含着西方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科学精神。因为思想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差异,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学术思想各有特点。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为本”的朴素理念。而中国的孔子在对待天人关系上,与苏格拉底有着共性,他传承了西周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思想。
要从“轴心时代”的经典中来,修什么“心”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都与人类“轴心时代”渊源有自,它们无论哪一家都非常关注修心。儒家讲“正心”。道家讲“静心”。所以道家讲要“静心”,修虚静之心。佛家讲“明心”。“明”的这个“心”就是慈悲心、平常心、虚空心、精静心,也就是人的本心,所以叫“明心见性”。佛家怎么“明心”?儒家正心、道家静心、佛家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