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值得一看!!(深度好文)

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值得一看!!(深度好文

01 想了解心学,须要读《传习录》。

想了解王阳明心学,须要读《传习录》,且要读多遍。有人讲,《传习录》不过是白话语言,不经意间流露出不屑的神情,肤浅之人大致如此。

我读了一遍《传习录》,感觉很难,文字易懂儒家思想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其意艰深。一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随着阅读的深入,疑问越来越多。仿佛一叶孤舟飘入了汪洋大海之中,迷茫而无助,深感大海之浩大。

想读懂《传习录》,须要熟知王阳明的语言风格,他所阐述和引用的几乎全部是儒家经典。在读《传习录》的同时,实际上是在读四书,尤其是《大学》和《中庸》,没有一定的国学基础很难读下去。

据说王阳明的心学很“火”,一种思想的流行是件好事情,说明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一种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成因,也与哲学家本人的经历和学养有很大关系。

尤其像王阳明这样五百年才出一人的“圣人”,其本身极具传奇色彩,我想吸引人们的更多的是他的身世。

现在有许多有关王阳明的书,大多讲他的不凡身世,什么“少年天才”“龙场悟道”“平定宁王之乱”,诸如此类。而真正讲王阳明心学的书很少,王觉仁的《王阳明心学》是本不错的书。

“心学”自南宋陆九渊创立,至明朝王阳明确立,到现在已历经近千年时光。如浩繁星辰,糅合儒、释、道多门类学说,想弄明白个大概确实不易。

据《明儒学案》记述,王阳明经历了“学三变”和“教三变”复杂的学术形成过程。可以说,王阳明之心学,就是王阳明之人生经历。

02 王阳明治学历程

王阳明之心学,是他曲折人生和信念追求所凝聚成的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就如一个人,“心即理”是其信仰,“致良知”是其心灵,“知行合一”就是其大脑和身体的完美结合。

王阳明之心学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是逐步形成的,而非一蹴而就。

“泛滥于词章,循序格物,无所得;出入佛老,无所得;居夷处困,动心忍性,龙场悟道”(黄宗羲《明儒学案》)。

先后经历了三十多年,几乎耗尽了人生的大好年华,终究体悟到“心即理,知行合一”的心学大法。

晚年专注于“致良知”,重点阐发《大学》《中庸》之精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

03 王阳明阐发“知行合一”

铺垫了很多,本文重点简述知行合一之意义。知行合一这个词很流行,人们喜欢制成牌匾或条幅悬挂于中堂儒家思想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做为人生座右铭。对知行合一的理解,诸如“理论与实践”“学习与行动”等肤浅认识,大多曲解了阳明心学之本意。

现在有种怪现象,“造生词,说怪话”,胡编乱造,歪曲本意,对传统文化极不尊重。尤其是那些广告用语,网络用语,荤素不分的段子用语,还有年轻嘴里说出来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

很难相信这是在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文化的没落到何种程度儒家思想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照此下去,连中国人之间也难以交流。学习阳明心学,须要明白其本意,不求甚解,亦或做些表面文章,不是求学修身之态度。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罢。

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传习录》上卷)

上面大段引用原典,接近于白话,很容易理解,更好地感知王阳明的说理过程。王阳明在解答徐爱“知行不一”的疑问,用了“好好色、恶恶臭”的形象比喻,耳提面命诲人不倦。

看到美丽的颜色,必然产生喜悦的感觉;闻到了恶臭,必然产生厌恶的感觉。看到、闻到是“知”,喜悦、厌恶是“行”,这些都是同时进行的,是不可分割的过程。

王阳明明确地告诉徐爱 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值得一看!!(深度好文),“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不一,只不过是不知道而已。把鼻子塞住,即使有恶臭也不会闻到,所以就不会有厌恶的感觉。

又接着举例,所谓孝悌,必定是有过孝悌的行为,不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就是真的“孝悌”了。知道“痛”,一定是曾经痛过;知道“寒”,一定受过冻;知道“饿”,一定挨过饿。王阳明用了这么多例证来阐明知行合一的道理,应该是直指本意透彻明了的。

04 “知行合一”的由来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哲学命题之一,是针对朱熹理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他反对程朱理学的“先知后行”以及由此造成的“重知轻行”。

程朱理学,甚至是心学开创者陆九渊,都主张“先知后行”,将知和行分成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践行。王阳明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正程朱理学之偏,这是王阳明传承光大传统儒学最重要的贡献。

程朱理学延续到后来,逐步演变成八股取士的僵化模式,后人所诟病的正是其“知行不一”之流弊。按照朱熹“重知轻行”的理念,多少士人成了“死读书、读死书”的腐孺,只会照本宣科讲大道理,对于治理和改造国家毫无用处。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三十年坎坷经历的厚积薄发,类似于佛教之苦修顿悟。阳明心学,也是其出入佛老,潜心儒学,反复揣摩,亲身历练,倾注了毕生心血所绽放的一朵圣洁瑰丽之花!

05 人们大多曲解了“知行合一”的本意

知行合一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如果分而言之,理论与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二者未必有多大的关系。譬如大学教育,专注于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应用的转化,此所谓知识与应用的脱节。

人们习惯于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一种口号,常挂在嘴边,实际上很难做到。先理论,后实践,这是人们通常的做法,这就是王阳明讲的“先知后行”的弊端。

理论是别人的思想和结论,生吞活剥死背硬记一通,没有消化和吸收,充其量是存放别人东西的仓库。理论和实际是两张皮,严重脱离实际的理论,如何去实践?知行合一是求真知的过程,而非本本主义,学非所用只是浪费时间。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思想”产生于毛泽东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是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理。

阳明心学也是知行合一的产物,是“学、思、悟、行”的完美结合,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探求真知的过程,也是践行真知的过程,知行合一的全部意义在于此!

06 “知行合一”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知行合一之“知”,就是人的认知功能,是真知与认知,而非知识与知道;“行”是人的行动功能,是探索与追求,而非冥行与妄作。

就生物体而言,如果人的认知和行动不一致 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值得一看!!(深度好文),要么是智障,要么是残疾。就精神层面而言,如果二者不一致,要不是心口不一的伪君子,那就是口蜜剑腹的阴险小人,现实当中有多少这样的精神“智障和残疾”!

所以说,知行合一既是人类之基本功能,又是高级功能。达到了精神上的知行合一,即为圣贤之人。

知行合一也有层次之分。低层次的知行合一,如“好好色、恶恶臭”,是人类的初级认知反应。

经过训练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反应,如动物之条件反射,海豚对驯兽师的奖励也表现出一种喜悦和顺从。

高层次的知行合一是构建自己的“意义世界”,在人生历练和体悟的过程中,塑造自我的心灵殿堂。

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就是“知”,而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行”,人生之追求和价值体现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认知,不断践行。

在践行中认知,在认知中践行。犹如登山者,不断地攀登,不断地体验征服高山之感悟。一次次地攀登,一次次地超越,生命不息攀登不止,那是一种内在的愉悦和满足。

王阳明少年立志要做圣人,其志远大,其势超凡,可他绝没有想到求道之路如此艰幸坎坷。王阳明是一个坚贞不屈的探索者,更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攀登者,勇攀心学之高峰。

无数次挫折与磨难从未动摇成圣之初心,挫之愈甚,其心弥坚,强大之精神如此光辉灿烂!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