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孟子思想解释史研究》出版(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孟子思想解释史研究》出版(图)
出版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2 年 6 月
【关于作者】
杨海文,男,1968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博士,山东泰山学者。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现代哲学》杂志、《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学院特聘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孟子学院副院长社会。着有《灵魂的邀请——中国古典哲学》、《化蛹为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我善于滋养我的伟大精神——孟子的世界》、“写作承载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四书选讲》。近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唐孟子思想阐释史研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重大项目“孟子深入解读及其思想研究”。
【简介】
《书写承载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一书在哲学思想史学方法的指导下,用“历史的理想型”和“社会学的理想型”来阐述弘扬孟子文化精神 脱胎于悠久的礼乐文明和诗书文化,从两条路线(道德唯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六点(仁智、经权、士大夫、学(孔子、杨默、诗书))呈现孟子文化精神的具体内涵,从历史维度和多视角确定孟子文化精神的合理边界,构建孟子“文字承载”的思想体系和阐释方法。道”,开启了孟子文化精神的完整与丰富。 以诗书文化来恢复和重建礼乐文明,以文化保护主义来实现和巩固道德理想主义,有助于对抗当前道德沦丧和传统的丧失,识别和改造中国传统的“新”人文精神。旧状态的生活”。
【摘自李宗贵教授《序》】
孟子思想是“孔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在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脉络,离不开对孟子思想的理性把握,离不开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文化价值。思想的挖掘。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志者长期专注的研究,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学术基础和合理的方法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学术专着《用道写作:孟子文化精神研究》是我的学生杨海文多年潜心钻研的成果。这部30万余字的作品,从充满传统文风的“文本道”理念出发儒家哲学论文,以孟子的文化精神为对象,对孟子思想做出了独特的诠释。 全书共十章,从多层次多角度论述了孟子文化精神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局限。
[…]
哈文的书,一方面,既不是用西方解释中国,也不是单方面否定西方而单方面推销中国,而是如何真正帮助西方巩固中国并为我所用的方法论问题;另一方面,如何看待中国哲学史的本质及其方法论原则。 “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思想文化史”不是对等的概念,但它们实际上是相互关联、联系在一起的。在科研实践中如何把握?冯友兰先生在其《新版中国哲学史:自序》中,希望《新版》“成为一部以哲学史为中心的历史,成为一部中国文化的阐释”,并强调“我能不求。” 定性地说,以哲学史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史,可以而且应该在学术研究的实践中得到适当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海文的著作可以说是一部以哲学史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史著作,值得充分肯定。
学术与思想的关系是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在我看来,就中国学术传统和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形势而言,学术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每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学术表现。从孔子、孟、老、庄到程、朱、鲁、王,从王国维、陈寅恪到冯友兰、冯启、张岱年,无一不是承载和表达思想的学者,他们的思想居于学界,范导学界。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庄严地认清“文学传达真理”的传统学术文化观,并从文化意识层面继续、改造、提升,进而坚持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卓越的传统——对崇高的追求。在我的学术视野和文化价值观中,追求崇高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统。坚守道道,追求“三仙”,“富贵不能乱,贫贱不能动,威武不屈”的德行精神,价值观正直创新的方法论、仁爱精神、家国情怀等,都可以归入“追求崇高”的价值范畴,都是崇高精神引导的体现。社会向上、向善、向前。今天,在有人反对文学载道、批判崇高、避崇崇高的今天,崇尚精神的追求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大力提倡和践行。从广义上讲,孟子思想的研究与文本崇高价值的追求直接相关,值得我们从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更高战略层面努力探索。海文的书是学术与思想的融合,坚持文学与道家的理念儒家哲学论文,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点亮中华精神,追求崇高,守护传统智慧,渗透中华文化,保持诚信创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学术实力和学术智慧的卓越成就。
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研究孟子的思想,我是导师。从1993年考入我系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学位到2022年,已经过去了近30年。海文逐渐从一个年轻的学生成长为一个坚强而成功的学生,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个中年学者,在国家一流大学当一流学科教授,历尽艰辛,但并不容易。很高兴这本学术专着《文字书写:孟子文化精神研究》即将出版。我期待并相信他会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前行,取得更多更好的学业成绩。
【摘自作者《后记》】
这本 300,000 字的书到底是关于什么的?在我看来,孟子的文化精神是其思想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孟子智慧的活灵魂。因此,本书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历史背景分析(第1-3章)
礼乐文明与诗书书画的历史统一,推动了“文载道”的历史类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孟子思想解释史研究》出版(图),道德理想主义和文化保护主义的逻辑统一,体现了“文载道”的社会学类型;宗周社会生态是由“文载道”的历史类型的整合形成的,孟子的文化精神是由“文载道”的社会学类型的整合形成的。
孟子对礼乐文明传统的认识和改造,其内在动力是道德唯心主义的文化精神;加强道德唯心主义的现实启示功能,其根本目的是更快、更全面地消除礼乐文明的现实困境,重建“合一”的理想人际关系社会。
在道教破世的转折点,孔子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诗书文化的基础,再现礼乐文明;统一儒家,强调识别和改造诗书文化传统,是孟子的主要目的。
(二)孟子道德唯心论(第4-6章)
“仁智”的理想人格是孟子充分发展其道德理想主义的逻辑起点。人与鸟的区别突出了人的绝对优越性,心灵与自然的区别追求人的普遍平等,生命与生命的区别则彰显了人的相对性。有限的。孟子认为,完整的人性结构包括两部分:义性和生物性,前者居于关键地位。自然善论具体发展为两个方面:“自然本善”涉及本体论问题,回答了道德实践可能的先验基础;孟子最初开辟了“以心为善”的基本思想,揭示了“四心”与“四德”之间的微妙联系,最终将“本心”解释为既是本体的现实又是存在过程。
孟子“士子为官”的政治诉求强调儒家坚持义官的立场,发挥使君富贵、百姓孝顺的社会功能,从而干预国家的管理和社会的运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新建构,兄妹-心-心,狗马-国人,土芥-口语,突出对抗的一面,分析师友,事情显示了合作的一面。孟子重视道教,以道尊大势的理想回应力强于道的现实,从外王转向内圣。
孟子的净拳观由两部分组成:激进的全智,违背经典,温和的全会,回归经典。激进右智的本质在于以权抗礼,中庸右智的本质在于以权敬礼;激进右智的运用范围极其有限,而中庸右智的作用空间是无限的。行使权力是每个道德实践主体不可剥夺的权利。一般来说,它也需要偶然性和智慧。这就是孟子井泉观与传统井泉观的不同和更高的地方。思想史上体现的独特理论价值。
(三)孟子文化保护主义研究(第7-9章)
孟子从“学孔子”的统一儒家定位出发,构建孔子与“春秋”的文化联系,在残酷现实的权力斗争之外发展出冷峻而理想的政治批评传统,承诺并开启传统儒家在政治权威的视野中孜孜以求,并在此。 《孟子》最后一章以“见知”“闻知”为关键词,揭示了儒家和道家的先行者。孟子原有的内圣外王综合结构面临“七百余岁”的长时期,而儒家内圣外王取外王考察“百余岁”的短时期岁”,孔子成为尧舜之道历史变迁的分水岭。 ,实现道家与孔子的内在联系。
孟子在《远离杨默》中对异端的批判意识,不仅强调入事前的“知罪”,参事时的“避罪”,结束后的“赦罪”。该事件; “杨墨”作为变数,凡是偏离孔子之道的邪念都可以填满,将杨墨与禹一鸿、周公、易帝、孔子的《春秋》联系起来,建立“简”杨默”在儒学史上的权威。
孟子《尚事书》的文本阐释方法展现了事件(和经历)、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三维互动:第一,“知人论世”不仅仅是“在事件中理解事件” ,也是“朋友”之间的同情理解;其次,“不完全相信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取”就是选择;第三,“以意逆旨”是指作品的意志与读者的意志之间真正的对话,是“友情”与“取”的综合与升华。
(四)意识形态影响分析(第十章)
对理想人格的自觉追求是道德唯心主义的本质,对儒家统一的执着向往是文化保守主义的本质,但孟子的文化精神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因为有很多乌托邦要素和任意要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孟子思想解释史研究》出版(图),要从历史主义和多元主义的角度进行评价和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它包含道德激励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也有助于抵消当前道德的衰败和传统的丧失,丰富和发展当代人文精神理论。
任何一本用心、用心的书,都与许多难忘的人和事有关。这一刻,无数关于这本书的回忆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如既往地感激不尽。
从1993年秋天开始,在李宗贵教授的指导下,我先后完成了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之后就留在了康园,再也没有离开过花园。 30年来儒家哲学论文,我在学业上的每一次进步,在人生的每一次成熟,都离不开同修们的关心和指导。这一次,师父病了,熬夜给了序。支持和支持的意义不言而喻。除了真诚和恐惧之外,我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和方向也更加清晰。
我的博士论文《孟子文化精神研究》着眼于1999年夏天,得到了五位匿名审稿人的好评。一位专家写道:“文章的文风很好,简洁而不奢华,文笔饱含情感,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作者的道德追求。只有沉浸在中国哲学史中多年,充分融入其中,你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5月13日,我的导师、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生郭启勇教授(匿名审稿人)给我写信鼓励希望能加深对郭殿坚出土文献的理解。 5月29日上午,我的博士论文答辩在文科楼5楼哲学系会议室举行。答辩委员会由唐开林(湖南师范大学,主席)、李金泉(中山大学)、曹楚基(华南师范大学)、李伟武(武汉大学)、李洪磊(中山大学)组成,李宗贵(中山大学)教授。老师们认真地教我,给了我他们的建议。我感觉自己就像坐在春风里,拥有了一笔可以永远使用的宝贵财富。 (那天有四个同学答辩,上午我和邓四平,下午回继行和夏应林,答辩委员不一样。)我的博士论文也发给了孟子研究的刘培贵老师邹城的高手,至今被人们铭记。他在回信中写了一段话:“孟学是海:读《孟子》就像看海,是一种享受;读《孟子》是去大海玩人生。”
本书已获得多项学术资助。在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在所长刘烈茂(1934-2010)和实验室主任陈永正教授的支持下,我申请了中山大学人文社科铜山青年教师研究基金1999年11月)。项目“孟子思想的人文内涵”(),2001年11月,申请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孟子研究”2001年度古籍整理研究课题资助项目(交谷字[2001]027号)。我在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期间,感谢陈少明、冯大文、陈立生多年支持《孟子文化精神研究》(2010-2012)连续多年获得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专项资金)。 ;2013年7月,“以道写作——孟子文化精神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非常感谢景海峰(深圳大学)、李成贵(南京大学)、张永义(中山大学)。在教授提前的大力推荐下,两位好友毛克明(广东警官学院)和周春健(中山大学)屈居研究组成员,也得到了评审专家的大力支持。我还不知道的名字。
本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荣幸地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韩国茹女士主编。立项七八年来,韩国的茹女士一直在关注着稿件的进展,居然一次次容忍我的拖沓。现在稿子终于送了,她心里的石头掉了,我心里的石头也掉了。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已在各种学术媒体上发表。靠着他们的帮助,我对副主编(2003),主编(2011),教授(2019)))进行了分步评价。我一直是专业的编辑16年或17年(2002-2018),我知道在当今时代发表一篇论文有多难,所以我会永远记得那些毫不犹豫地将我的论文发表在页面上的编辑,以及感谢他们在“写出真相”的道路上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