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怀观)这三个字,决定了你的一生
(慈怀观)这三个字,决定了你的一生
慈 怀 观
慈怀读书会推出全新栏目“慈怀观”: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解世间迷局,洞世事学问,察人性之美,明人情道理。让我们不仅仅是观世界,更是观内心,用心灵去洞察,用心灵去过更好的生活,达到通透明了的人生境界。
本栏目周六周日更新,大家有任何的建议(慈怀观)这三个字,决定了你的一生,皆可留言提出。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高梦朗诵
一直以来,儒释道三家都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学说;三家也是各有所长,各有各的境界。
如果要各用一个字来概括儒释道这三家的精髓,那一定是:儒家的敬;道家的静以及佛家的净。
这三个字,代表了三家的思想内涵,若是做到了这三个字,便能达到每一家的最高境界,更好地帮助我们走好人生之路。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儒家的敬
儒家讲敬,敬也有很多层含义,大儒朱熹就曾以“敬”字概括圣贤之学。
敬,首先是我们对待自己,也是对待他人应有的态度。
《论语》中讲的“修己以敬”就是要让我们用严肃恭敬的态度来修养自己,提升自己,然后推己及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做到“敬”。
在《开学第一课》中,董卿为了照顾腿脚不便坐在轮椅上的许渊冲先生,选择跪着进行采访。
这样一个采访方式给董卿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赞美,称她跪出了最美的中华自豪。
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敬,是催生一切美好品质的源动力,只有做到了“敬”,才能产生“孝”、“悌”、“亲”、“仁”这些美好的品质。
子游曾问孔子,什么是真正的孝顺。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慈怀观)这三个字,决定了你的一生,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真正的孝,必须要做到敬这个字。反过来说,也就是当你尊敬父母的时候,也就能真正做到孝了。
敬,也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
《论语》中讲“事思敬”、“执事敬”都是在教我们不光对人要做到尊敬,做事也要详细认真考虑,做的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做到敬这个字。
相传画圣吴道子年幼的时候并没有极高的作画天赋,但他终其一生都对绘画有着热爱,并且向来都是一丝不苟,极其认真地对待每一幅画作,最终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正如美国作家哈伯德说的那样:“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你拥有敬业的精神,同样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修己以敬;事思敬;执事敬。心中有敬,眼里才有未来。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道家的静
静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大胸襟、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非烟非茗而自清芬。
当代社会,生活繁忙,在巨大的压力笼罩之下,很容易造成内心的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与生活。
静下来,可以帮助我们取得内心的宁静。
南怀瑾先生曾经提到过庄子有一个“心兵不动”的说法,讲的是在人的内心中,随时有矛盾乱流,理性和情绪始终在内心争斗着、内战着。
这种状况,随生命并存,永无停止。如果能修养到“心兵”不动,不仅可以取得内心的平静,还能无往而不胜。
静能生慧,静同样也是取得成功的要诀。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武丁三年不言的故事:
武丁在继位之后,一直想着复兴殷国,但是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于是他三年没有说废话,全部用来默以思道,观察人事,思考如何平息王室动乱;思考如何选贤任能;思考如何治理国土。
三年后,武丁将他的所思所想落实成了治国方略,最终复兴商朝,开创了著名的武丁盛世。
武丁之所以能成就自己的大业,在于他能做到“静”。
只要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保持内心宁静与冷静,智慧就能涌现出来,帮助我们发挥潜能,创造奇迹。
静能养生,静能通神,静能生慧,静能安心,要想大智大慧佛家有哪些智慧,大彻大悟,必须从静做起。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境界。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论语智慧解读
佛家的净
佛家讲的“净”就是让我们戒掉种种情绪和欲望,从而达到摆脱烦恼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往往是最难以控制的因素,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小情绪却不是谁都能克制的了的。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18岁哥哥因为业务压力大,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后情绪失控,手持利器将年仅7岁的弟弟刺伤致死。
类似这样因为情绪失控最终导致的惨案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夫妻之间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摩擦,却言语激烈,发展到大打出手,最终离婚收场;马加爵因为打牌时室友的恶语中伤,让他情绪失控,连杀四人。
弱者任情绪控制行为佛家有哪些智慧,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
一个不懂得控制情绪的人佛家有哪些智慧,不仅对人是一种伤害,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伤、自害。一念之间,若是被坏情绪带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遭受巨大的影响。
但若是能及时控制这些坏情绪,我们就能力挽狂澜,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惨剧。
范仲淹有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早已戒掉情绪,不悲不喜,不为外物所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忧。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心中有静,眼里才有未来;内心宁静,才能大智大慧;灵魂纯净,方能无欲则刚。
随便看看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14今日头条、百家号精选十部必读国学经典,领悟古人智慧,提升自身修养
- 2024-07-12儒家和孔子的智慧:对我们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启示
- 2024-07-05论语解读:中庸之道并非学习不好的借口,也非追求平庸
- 2024-07-02傅佩荣解读庄子不得已:普通人也能达到的境界
- 2024-06-16中国智慧:生命的智慧与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024-06-16儒释道的最高境界: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你领悟了吗?
- 2024-06-12佛教彼岸:探寻内心的清净与心理平衡境界
- 2024-06-05道家思想:追求与自然合一,实现自由平等和谐境界
- 2024-05-17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四书泛舟,人间清欢
- 2024-05-10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作手法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唯美境界
- 2024-05-03楼宇烈:儒家所讲的文化修养,首先是文化知识的提高
- 2024-05-02南怀瑾老师:儒家所讲的修养文化修养,首先是文化知识的提高
- 2024-04-2720152015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三境佛家有智慧
- 2024-04-27:智慧还能分为三境:山,海,天
- 2024-04-26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
- 2024-04-18稻盛和夫:《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1995年
- 2024-04-16(知识点)《论语·先进》经典语录,值得收藏!
- 2024-04-13于丹:《论语》心得别具一格(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