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四书泛舟,人间清欢

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四书泛舟,人间清欢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它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无一不围绕「仁」字来展开。那么,作为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他又是如何理解与解释「仁」字的呢?

01.

仁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不是谁都担得起一个仁字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韫色。旧令尹之政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四书泛舟,人间清欢,必以告新令尹儒家思想的忠,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治长第五》

子张问孔子:

尹子文多次担任楚国令尹,别人都羡慕他的尊荣,他却没有沾沾自喜;后被多次罢官,别人都替他惋惜,他却好无韫色。

不仅如此,他还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将自己过去的安排,都告诉给自己的接班人。您认为他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回答道,

他这个人哪,算是个忠臣吧。

子张听后,继续问道,那夫子认为他够得上你说的仁吗?

孔子说,那我可不晓得,不能这样就算做仁。

这一段话里面,灵遥读出了两个意思:

第一个,是对事情认真负责,即为「忠」。

你看尹子文这个人,在得势的时候,认真做到自己手里的工作;在失势的时候,则认真做好交接,帮助继任者顺利接受自己的工作,不让国家的工作因为自己的情绪被耽误,可见其忠心与职业操守。

第二个,是仁是「全德」,是最高标准,不是做好一两件事便可以的了。

即便尹子文的做已经超过了现在企业里的很多人,能够做到不因为一己得失,去找别人的不痛快,但还不足以担起「仁」这个评价。

我们也能从中看出说儒家思想的忠,做一个儒家里的君子,其实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情,得日复一日,严格要求自己才行~

02.

仁与有才华,

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之为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治长第五》

这一段话儒家思想的忠,同样讲的是「仁」。

其中,问话的一方是孟武伯,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史书上记载说他骄奢淫逸,是个浪荡公子,但是很喜欢找孔子论道。

孟武伯问孔子说,老师成天讲仁,您自己的学生里,谁算是仁人呢?子路算是一个么?孔子回答,不好说。

然后,孟武伯连问了三个弟子,他们都是孔门中出类拔萃的弟子,但是,孔子却都不肯给出仁的评价,可见「仁」是最高道德修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四书泛舟,人间清欢,不是你有才华就配得上的。

比如子路,他的才干呀,千乘之国,让他治理军政是没有问题的,仁不仁就不知道了;再比如冉,让他当个一千家人的县邑的家宰,治理家政是没有问题的,仁不仁还不好说;最后,公西赤的话,穿上朝服,应酬宾客,应该没什么问题,仁不仁就不好说了。

对此,张居正的注解道,仁,是存乎天理,没有一点点的私心与杂念,没有一刻停息,才叫做仁。

但是,这其实只是张居正的注解,孔子还是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仁。

03.

什么是仁?

词语本身并不精确,要放到案例里去理解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治长第五》

崔杼,齐国大夫,飞扬跋扈,杀了齐庄公,后立齐景公。为此,晏子曾抚尸痛哭,已尽臣子之礼,以表示抗议。

另一个人陈文子则在知道了这件事后,抛弃了自己在齐国的家业,远走他乡,不与崔杼这样的人同朝为官。

到了另一个国家后,一看那执政大夫,和崔杼一副德行,虽然没弑君,但飞扬跋扈,以上犯下的架势也差不多,于是,又走了。

再到下一个国家,发现还是和崔杼一路货色,于是,再接着继续走。

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就问孔子,夫子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人呢?孔子回答道,算得上清白吧,不同流合污。

于是,来者接着问道,那你认为他是仁吗?孔子继续回答,我也不清楚。

结合这三件事来看,

什么是仁,词语本身表达并不精确,有很大的偏差。不同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对一件事情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孔子他所能够做的,只是结合案例来启发我们的思考,最后能够得到一个怎样的答案,还是要靠自己的体悟。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