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
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
《论语.为政篇》第八章子夏问孝
《论语.为政篇》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儒家学者之所以要在《为政篇》中花费这么大篇章来讲解孝,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孔子看来,理想化的稳定和谐的社会结构,就是宗族式的国家治理模式而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就是“亲其亲,老其老”式的维系亲情关系的模式。
(李向东)色难,是孔老夫子《论语》中关于几个弟子问孝之道
色难——真的是人生一个大关,太多事因为我们自己的态度功亏一篑了,明明很多时候我们目的是向好的方向去的,初心也是为了双方更好,甚至是为了对方好!“色难”这么一个父母给我们的功课却可以完整的修炼我们的自我觉察。就此看来孝敬父母客服色难更深刻的是为了自己。
2.5孟懿子问孝:古文的难点
针对四个不同的人问出的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无违、忧其疾、敬养、色难。《论语》前后用了三章的篇幅提到“无改于父之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8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难做到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
冯兵:论之“孝”得以实现的方法论基础
从朱熹的相关解读来看,“无违”贯穿了孔子孝论之始终,是儒家所论之“孝”得以实现的方法论基础,体现出了儒家孝论独有的实践智慧。可见至少是在朱熹看来,“无违”实为“孝”得以实现的方法论基础,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之孝论的实践智慧也值得深入探究。
《直方周易》百姓日用而不知——人们看不懂易经是必然的
《直方周易》百姓日用而不知——人们看不懂易经是必然的《易经·系词上》中的这句:“百姓日用而不知”说明《易经》是一部帝王用来安邦治国的学说,平民百姓看不懂是必然的,现结合上下文详解如下:老百姓因为易经能占卜所以也信赖《易经》然而他们却不了解《易经》,原因是用《易经》治理国家的君王到外面去讲述地少。
儒家经典不可不读的10句人生感悟儒家的智慧
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以后,儒家在我们中国的文化思想之中,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儒家的经典不可不读,要想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就要从儒家开始。下面精选儒家的10句人生格言,带领大家感悟儒家的智慧。
儒家哲学的三重境界:“知者,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当孔子不止一次地提出,知、仁、勇三者是“君子之道”时,毫无疑问,勇也属于心灵境界的范畴,所不同的是,知与仁的境界主要是从知与情的方面说,而勇的境界则主要是从志的方面说。
易经说:易有三义:变易、简易、不易
半年前,就把车上的音频换成了易经,曾仕强老师讲易经。这个版本比他在《百家讲坛》里讲的要深入和丰富的多,把卦基本都细说了一遍,应该有百集左右。前一阵,在读南怀瑾老师的《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别讲》。但是,如果真正想学习易经,还是背诵为好。易经的一部书,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孔子的经典《论语》,你知道几个?!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庄子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