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孟懿子问孝:古文的难点

2.5孟懿子问孝:古文的难点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本篇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孝”的问题。编排上也连在一起,我们就把这四章放到一起来讲。针对四个不同的人问出的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无违、忧其疾、敬养、色难。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孟懿子、孟武伯、樊迟、子游

我们先来交代一下人物关系,很多时候看不懂古文不是因为文字难懂,常用古文文字就一千来个,花点功夫攻下任何一本古籍,文字问题就大体解决了。读古文真正难点有二:一是古人好用典。二是人物关系不做交代。一篇短短的文章用了很多典故,还都不交代前因后果,寥寥数语带过。作者把这些典故和人物关系当做常识,认为读者理所当然知道。同时代的人或许真的知道,但现代人真的不知道。花点时间搞清楚典故的出处和人物关系能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古文。

四章中陆续上场的人物有四个:一号男配角上场孟懿子,二号男配角孟武伯。七号男主角樊迟和八号男主角子游。樊迟能第七个上场估计也是导演没办法不让他上场,他是替孔子赶车的啊,孔子要坐车出场,樊迟就不得不上场了。

樊迟,名须,字子迟。鲁国人(一说齐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樊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樊迟曾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

樊迟兴趣广泛,除学道德、文章,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圃”,受到孔子的斥责为“小人哉”。这不影响樊迟依然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好像每次樊迟提出问题,孔子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这大概是因为孔子的个性比较直率,有什么就讲什么,批评别人的时候也非常直白,特别是在批评亲近的人时更是口下不留情。孔子骂樊迟“小人”,骂子路“有勇无谋,不得好死”,骂宰我“朽木不可雕”等等,都体现了孔子的率性,恨铁不成钢,老师希望学生更好而已。在孔子的语言环境中,“小人”是与“君子”对应的词汇。更多的意思是社会地位的区别,并不一定就是骂人的意思。(我们在后面“君子不器”的那一讲会专门分析当时的“君子”和“小人”,这里先按下不表。)但樊迟问孔子种田和种菜的事情确实让孔子不爽。孔子认为我开办“孔子大学”是为了培养从政的社会管理者,是高等学府,又不是为了培养劳动技能的职业技术学院。你既然来孔门求学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要去做大事,而不是想着学些劳动技能养家糊口。学这些我孔子教不了你,你还不如去拜老农为师呢!

2.5孟懿子问孝:古文的难点

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长于“文学”,文学的意思不是现代意义的文学,而是文献的意思,熟读文献,了解诗书礼乐。孔子死后,子游受到“颜氏之儒”曾子排挤,由于祭礼意见不合于曾子师弟而被迫离开鲁国。是南方之孔子学说的传播者2.5孟懿子问孝:古文的难点,回到吴越之地传播儒家文化,对华夏民族的文化融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子游氏之儒”能在江南生根开花,实是孔子学说根植古代主流阶层的结果儒家的智慧色难,也是江南大吴国为越国所灭后的人心所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孔老先生得了这位小他45岁的南方子弟,又是精通文学、礼学,就知道南方会得道而变的。事实上南归布道的子游有更多的创新。(“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这句话是不是孔子说的,也成了疑案。最早见于清代费崇朱的《孔子门人考》,他没有说出处,比他早的书里有没有找到这句话。我们权且拿来用一用吧。)

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三桓之一,姬姓,鲁国孟孙氏第九代宗主,本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是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孟懿子的父亲临终前要他和弟弟南宫敬叔都向孔子学礼。说孟懿子大家不熟悉,说他是孟子的六世祖就知道他的厉害了吧。这个孟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孟之道”与孔子齐名的孟子。

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厘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孟厘子死后,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礼。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也跟他的父亲一样喜欢向孔子请教问题,父子两人都很喜欢孔子的学问,但就是不支持孔子从政。孔子做大司空的时候,堕三都的失败就是因为孟氏坚决不支持的缘故。

说到“孝”对中国的影响,不得不提在科举制之前的汉代,当官采取的是察举制儒家的智慧色难,“举孝廉”制度就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汉代在继承战国及秦朝人才选拔制度的基础上,采用汉代第一大儒董仲舒的建议设置了举孝廉制度。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十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

汉代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变革中推崇孔子及儒家的孝子文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普通人可以因为孝而出仕做官。“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孝廉”,即孝子和廉吏。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但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额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汉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另订优宽之制。在永元十三年下诏,对于幽州、并州、凉州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朝廷有了“举孝廉”的制度,地方上就会出现很多的“假孝子”!这就是老子坚决不同意孔子用“仁义礼智信”改造社会的根本原因。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纷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认为六亲不和才有孝慈2.5孟懿子问孝:古文的难点,六亲是什么?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还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老子认为如果大家都和睦相处儒家的智慧色难,都尊老爱幼,就不存在孝这一说了。

为了保证地方上举荐的孝廉有真才实学,国家选派官员的制度不被地方官员所左右,不被假孝子所蒙蔽,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孝廉考试的内容是“诸生试家法(指所学某一经学大师的经说),文吏课笺奏”。复试制度为东汉左雄所创立。这也为后来形成科举制度打下了基础。

中国文化对孝的推崇最变态的高峰就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二十四孝》后。《二十四孝》选择了历史上二十四个孝子“孝”到变态的故事加以褒奖,比如,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等等,看得人胆战心惊!这就是社会一旦标榜某种标准之后,就一定有人走向极端来标榜自己不但符合标准,比标准还高。《二十四孝》简直就是在推崇懒汉和弱智嘛!你都混得连葬父的钱都没有还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养不起妈妈为节约口粮就要把孩子埋掉!烧一壶开水到在冰面上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几年前,我儿子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划片到金盘实验学校,我去报名,看到学校门口的围墙上贴着《二十四孝图》的瓷砖。吓得我转身就跑回家了!你说这极端的孝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毒害有多重、有多深!这样的人还有资格当老师?当校长!

交代完人物背景和孝文化的影响,我们回头来讲孔子的“孝”——无违、忧其疾、敬、色难。

我们先说“无违”,无违什么?孔子没跟孟懿子说,但他在跟车夫樊迟解释的时候做了发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原来无违的是礼,不要违背礼。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我们有些专家解释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单从一句看确实也通,整章一起读就有些不通了。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礼”是“孝”的基础。孟懿子是权倾朝野的大夫,三家之一的掌门人,孔子是希望大夫们能懂礼,并能身体力行去推行礼。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范。一方面孝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的根本,另一方面尽孝也要遵循礼的要求。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孝,孔子的回答又不同。“父母唯其疾之忧”,人老了身体就经常不舒服。古代医学不发达,有疾问题不大,好好调理调理可能就好了,而很多我们现在看起来很小的毛病,在古代都是可以送命的。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一是,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二是,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三是,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我给出第四种解释方法:能体会到父母在孩子生病时的那种担忧的心情,以同样的心态来对待父母就能尽孝了。这么多的解释方法,关键点是这个代词“其”,可以是指父母,当然也可以是指“孩子”。孔子对孟武伯他爹说过“无违”礼,孟武伯也是大夫啊,跟他爹是一个社会阶层的,根据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还应该在一个层面上来讲。那就是“孝”是“孝心”,是一种以心换心的心理状态。这从后面回答子游和子夏两大高徒的话中也可以证明。

子游问孝的答案是“敬”,“养”是个动词,饲养,动物都能得到饲养,能养不能算孝,要心中有“敬”,从动作提升到了心理状态。

子夏问孝的答案是“色难”,这两个字太经典了。父母有事就去做,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还是动作层面的,这算什么孝啊!总能做到和颜悦色的态度去对待父母才是最难的!我们想想,我们现代人也一样,我总说两千五百年来中国人没有改变,还是那个样子!我们不让父母干活,给他们抚养费,这些都很容易做到,但要总能对父母和颜悦色确实很难。由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压力大的原因,回到家面对父母的唠叨,是不是已经很难露出笑脸了?是不是几句话就把父母怼回去了?自从我开始研究《论语》以来,每次见父母之前我总要在心里默念“色难”、“色难”、“色难”!还真的管用,现在能做到不跟父母抢嘴,能做到和颜悦色了。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孔子在《论语》中讲孝可远不止这四个答案,其他还有十多次讲孝的内容。总结一下,在《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5孟懿子问孝:古文的难点

第一:从人生修养角度来说孝是仁的根本,想达到仁的标准必须先行孝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前面我们都讲过,这两章讲的都是孝和仁的关系,孝悌是仁的根本,能做到孝悌等等就接近仁的要求了。

第二:孝是士的本性。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在孝悌方面要得到宗族、乡党的称赞。

第三:孝是忠的前提。连孝都做不到的人,为朋友谋事不可能尽忠。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第四:推广孝道也是从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第五:如何才算做到了孝呢?要达到孝的标准就普通百姓而言必须做到“无违礼、忧其疾、敬养、和颜悦色”。对当权者来说还要做到“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前后用了三章的篇幅提到“无改于父之道”: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孟庄子接班后还用老父亲留下的大臣,也不改变父亲的从政之道,就被孟子称为“孝”了。

道客村曰:

生死大事无违礼,赡养侍疾是本分;

和颜悦色对长辈,古今孝道最难能。

【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是孟子的先祖。

(2)无违:不要违背礼。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驾驶员。

(5)孟孙:指孟懿子。

(6)事:侍奉,下对上叫事。

(7)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8) 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9)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10)养:yàng。“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

(11)敬:发自内心的尊敬、恭敬、爱戴。有养无爱不是孝,内心不敬不是孝。跟下一章的“色难”一个意思。

(12)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为政之道也是色难,公司文化也是色难。

(13)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14)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馔: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2.5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2.6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能体会到父母在孩子生病时的那种担忧的心情,以同样的心态来对待父母就能尽孝了。”

2.7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对父母没有敬意,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2.8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难做到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如果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去替父母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先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