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佛教功不可没

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佛教功不可没
下面重点谈谈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不断变迁,而佛教参与其中并且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哲学思想。至于宋朝之后,在中国文化中影响甚广的朱程理学、陆王心学,在思维模式、参悟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极大影响,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
日期:2024-02-28 人气:143 阅读全文

厦门石峰岩寺主持净雄法师接受中国网专访

厦门石峰岩寺主持净雄法师接受中国网专访
在采访中,净雄法师就佛教在中国历朝历代的传播发展、历史中佛教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以及自身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的收集保护中的实践心得等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净雄法师发心为佛家文化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竭尽所能。同时也将继续收集更多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特别是和佛教文化关联的艺术品。
日期:2024-02-28 人气:215 阅读全文

读画第四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读画第四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春秋时期老子确立了道家思想,奠定了以《道德经》为代表的哲学体系。《道德经》上下五千言,并分为81章,以“道”为主要哲学思想,并提出了修身、治国等政治思想。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不必做得事不要做,必须做的事就全力以赴,这其中的辩证哲学又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日期:2024-02-28 人气:233 阅读全文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你知道几部?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你知道几部?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周易》、《诗经》、《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史记》、《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全书没有一点宗教色彩,说的全是般若之智和禅宗妙谛。
日期:2024-02-27 人气:237 阅读全文

中国文化是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原始反终”

中国文化是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原始反终”
中国文化是如何看待生死问题的在宗教文化里,把生死问题当成一个宗教。在学理来讲,对于生死问题,我们中国的文化最伟大了,不必要宗教的那一套。懂了《易经》的道理,像我们学佛、学禅宗的所说的生死,在中国文化看来都是笑话,那是小问题。中国文化谈的是生的宗教,不谈死的宗教。
日期:2024-02-27 人气:195 阅读全文

(每日一题)论语第十二章老子从事物相互转化之道

(每日一题)论语第十二章老子从事物相互转化之道
柔者曲全应物而不伤己,弱者涵敛收合顺势而为,自然能够保持自身与外物的整体性和谐。开创文景盛世的汉文帝刘恒就是善用老子守柔法宝的典范。
日期:2024-02-27 人气:221 阅读全文

佛教里哪一本书,我们才看得懂呢?

佛教里哪一本书,我们才看得懂呢?
把佛陀的言行,结集为经,成为故事的体裁,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度世的苦心。内容可说都非常忠实于佛典,但在情节上表达得还有不足的地方,而且.佛经中的故事仍多,也不止这四百余篇。
日期:2024-02-26 人气:104 阅读全文

以儒致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

以儒致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
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于凌波居士语。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衍涛居士语。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衍涛居士语。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衍涛居士语。佛、道、儒人生哲理之精髓:“空、柔、中”三字,乃“人生三度”。
日期:2024-02-26 人气:99 阅读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日期:2024-02-26 人气:115 阅读全文

告诉你一个秘密,真正中国古人的大智慧都藏在以前的文言文里!

告诉你一个秘密,真正中国古人的大智慧都藏在以前的文言文里!
要学中文,一定要学文言文,哪里才有中文真正的美。告诉你一个秘密,真正中国古人的大智慧都藏在先秦以前的文言文里!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文明在秦汉以前,儒、墨、道三家几乎涵盖了其全部的文化思想。
日期:2024-02-20 人气:2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