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论就是心理学吗?

:佛教理论就是心理学吗?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曾不止一次规劝我的来访者道:想要解决心理问题,不要单纯诉诸于灵性、宗教的学说。把解决心智上困扰的希望寄托于"开悟"、"觉醒"的方式,虽然比依赖精神分析治疗可靠许多,但依然有"把原本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倾向。

蔡志忠先生在多年潜心研究佛学后对其做出了此般的评价:"佛教理论其实就是心理学"。看似过于笼统与武断,但却精准无误。东方的哲学总隐隐包涵着一丝秘而不宣的神秘主义色彩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大多产生于物质生活贫苦的年代,因此帮助人们构筑美好幻想:佛教理论就是心理学吗?,抚慰消极情绪也就理应成为了其核心主题。痛苦源于复杂的思维,所以这是一条删繁就简、摆脱知识的道路,固然也就蒙上了一层"大道至简"的神秘面纱。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了当时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其内容在很多层面缺乏神经科学、脑科学的逻辑与实证,因此创造了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

随着现代心理学、医学的发展,很多宗教上的神秘经验抑或涅槃境界,已经被证实无非只是大脑的短暂生理异常罢了(已经有诸多科学实验证明阿罗汉的涅槃无非只是大脑默认网络以及情绪系统的停摆,社会人格与情绪功能丧失的表现,类似于一种被称作"人格解体"的疾病)。觉悟之后所经验到的"存在、本性、真我、五蕴皆空"等神秘境界,事实上就是因为无法被论证而只能含糊其辞罢了。一个没有人可以证实其是否存在的概念,和"根本不存在"也就没有任何区别了,其本质只是一厢情愿的想象。

事实上,它们所宣扬的道理是很朴素的,是每一个心智健全、心理健康的人所与生俱来的本能。只是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被痛苦的经历、膨胀的欲望蒙蔽了,所以沾染了很多的尘埃,导致在回家的旅途中迷路了。

并且:佛教理论就是心理学吗?,从理性与逻辑上来看,佛法、灵性理论自诩跳出了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可以从所有的执着与偏见中解脱,然而执着于"不执着"本身不也是一种执着吗?修行本身不也是为了离苦得乐吗?若真的不排斥痛苦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那为何要保持觉知呢?因此,从底层逻辑的角度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真正的觉悟者,一定会意识到觉悟是谎言。天人合一的高深快乐与世俗人间的朴素快乐并无区别。无法可修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无佛可成。

当然,上述的言论丝毫没有彻底否定心灵智慧的存在价值的意思。它们对于指导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泯灭痛苦,提供精神愉悦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特别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充斥着各类精神鸦片的社会,人们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那主要的矛盾势必会转移至精神层面。所以,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去参考其中具有哲学价值的智慧,同时结合(主要依靠)现代心理学、医学来正确医治自己的心理障碍。

:佛教理论就是心理学吗?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