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
提到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两个惯用的形容词,叫“博大精深”“广博精微”。老子的5000言,诠释了中国独有的道家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众多,比如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可能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不管是哪种传统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因,那就是思想。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一个思想和学术非常繁荣的时代,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只有儒、释、道三家。
儒释道虽然说起来是三家,但在中国人的文化概念当中其实早已经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交融的状态,哪怕像我们平时的言行举止,其实也都在同时遵循这三种文化的精髓,但是你很难分清楚这些意识到底是属于儒释道的哪一家。
那么传统文化当中的儒释道思想,到底是什么呢?又有何区别?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
儒家,就是诸子百家之一,由大圣人孔子所创立,它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特别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王朝就都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根本,所以儒家在传统文化中处于正统的地位。
儒家,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认为这个世界有很多缺陷,需要通过儒家来进行治理和改造,所以儒家宣扬教化、推崇克己复礼,最终实现“大同”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
同时儒家的智慧,儒家还非常重视伦理观念,通过三纲五常来架构社会的道德秩序,他非常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方方面面的伦理等级制度,鼓励人们积极进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外王内圣的圣人,所以总结起来,儒家思想就是以伦理道德为前提积极进取的入世主义者。
然后“儒释道”的“释”,大部分人认为讲的就是“佛家”,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释”其实是以禅宗为主的。
禅宗是出世的,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然后佛家又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追求解脱,大乘讲究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所以佛家的核心是放下所有、追求解脱、利益众生。
接下来是道家,很多人认为道家是避世的,其实道家既不是避世,也不是入世,它是半入半出,所谓道法自然,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天道的规则,因此道家思想、讲究的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做好自己。
不过呢,以上对儒释道所的总结归纳,并不一定可以完整正确地解释清楚,甚至有可能以偏概全,毕竟这三家思想都是无比深厚和博大。
其实对于儒释道也有很多人做过不同的总结,比如有人说:自律是儒家、自悟是佛家、自然是道家;还有说儒家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佛家是解决人与心的关系,而道家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不知道你对儒释道又是怎样的理解呢?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经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古代封建奴隶帝制后,逐渐形成了儒、释、道三家独大的局面,就像三国一样,各自有着鼎立之势,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群体和文化内核,那么这三家主要有哪些特点呢?
为何这三家的文化一直延续至今,没有断裂或失传呢?请看高人给你做出的精细分析。
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文化。
佛家文化是一种出世文化。
道家文化是一种隐世文化。
1、儒家:入世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代表作:《四书》、《五经》

儒家倡导做人要想君子一样,坦荡正直无私。其核心思想是主张“仁爱,归结起来就是:仁、义、礼、智、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朝闻道,夕死可矣”、“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观点,这些都反映着作为君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实际上都是要求我们要入世作为,不能平庸的过活一生。
2、释家:出世
代表人物: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
代表作:《金刚经》、《般若心经》、《法华经》、《楞严经》

释家文化认为“众生平等”、“万物因果轮回”、“一切是缘起性空”。对此,释家提出“一切皆为虚妄,对于外界我们不可执着,应该放下心中执念,追求内心的空,生命和事物就是在镜子前的幻影,如梦如泡影,人到最后什么都抓不住。其应对的核心思想是“戒、定、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念放下,自在真心”等皆彰示了出世之态,
释家总得来说就是一种出世文化,主张入世太深,执念太深,欲望太满,只会苦从中来,难以自拔。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学会放下,则心中清静澄明儒家的智慧,犹如莲花般遗世独立。莲花是佛、禅智慧的象征,由禅入定,由定顿悟,豁然开明,内心空明之后,才能解除心中迷惑。
3、道家:隐世
代表人物:老子、列子、庄子、鬼谷子
代表作:《老子》、《庄子》

道家主张“为而不争”、“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清心寡欲,静养修心”、“以退为进、守弱为上”等等,这些是其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的思想不仅适合出世之人,也适合那些喜欢静和守的入世的修身养性之人。
道家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在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大道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正如《道德经》里面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道法自然”,认为人只有融入自然,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和谐和安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虽存于世但却是不彰显的存在着,把自己的高明和智慧隐于山水之中,化于天地之中,所以说,道家文化极其高明,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修炼和修为的隐世文化。
除此之外,网络上对“儒释道”的解释也很多,有的确实总结的非常适合。
比如:儒讲的是人,道讲的的是地球,佛讲的是宇宙。(是成住坏空,不是生老病死。)
儒释道各用五个字基本代表其中心思想
儒家五个字:仁、义、礼、智、信。
佛家五个字:生、老、病、死、苦。
道字五个字:金、木、水、火、土。
儒家:拿得起
佛家:放得下
道家:想得开
国学大师南怀瑾: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佛家是百货店
在《论语别裁》一书中,南怀瑾表示,人不生病的时候是可以不去药店的,毕竟不生病的时候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去药店,但是生病之后就必须要去药店了,道家就像是药店。
中国自古以来有许多统治者都追求道家的思想,而国家和民族有时候因为统治者的作为也是会“生病”的,这时候就很需要道家的思想了,因此道家就是在国家以及民族“生病”之后所必须要去的“药店”。
而孔孟的儒家思想,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之中被比喻成了粮食店。人是每天都要吃粮食的,不然会饿死,在南怀瑾看来,儒家思想就像是粮食,是每天都需要补充的。我们前面提到南怀瑾是佛学家,也就是说佛学是南怀瑾的“本命研究”,那么对于佛家,他是怎么比喻的呢?
《论语别裁》中表示,佛家就像是杂货店。我们都知道,杂货店之所以叫“杂货店”,就是因为里面的东西很杂,可以说什么都有,样样俱全。
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在杂货店逛一逛,没时间可以连逛都不用逛,即使是进去逛了,里面的东西也是可买可不买,但是不管有没有人去逛,这个社会始终需要有杂货店的存在。对于南怀瑾这三种比喻究竟是怎么比的,我们也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道家是药店,国家战乱、社会动荡之时,就是南怀瑾虽说的“国家和民族生病了”的时候,道家思想就可以为社会疗伤。
道家讲究的是一切顺其自然,不会强求,随缘惜缘不攀缘。同时,道家的眼界也很是开阔,格局很高,道家将一切事物都置于天地之中儒家的智慧,这样在天地的对比之下,一切事物都变得渺小,因此那些烦心、野心都变得不值一提。
因此,道家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人变得更加心平气和。
真实的药物治病,人在病好之后会有轻松的感觉,道家治病治的是精神上的病,而这个病好了之后人一样会觉得轻松。
结语:
儒释道的互补融合,促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将依然卓越的屹立于世界之林。所谓真正的文化,就是像鲁迅说的那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缔造我们中华文明不朽传奇的伟大财富。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