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十三部经典,你知道吗?
在浩如烟海的佛经中选择了十三部经典,这十三部经典,在佛教文化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也最具代表性,是佛教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佛教理论的基本教义。佛教讲,戒定慧。《圆觉经》是佛教大乘经典。
儒释道三教论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
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儒家、道家、佛家是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而知天。儒释道三教的哲学,充满了普遍和谐、园融无碍的智慧,在今天仍有其价值与意义。
南怀瑾老师:“六神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佛家的这种“人道合天道”,恰恰就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涅槃也即佛教“天人合一”的境界。大乘佛教又提出“净土”的概念。佛家的“天人合一”理论是建立在缘起论的基础上的。缘起论是整个佛教思想的基础。
南怀瑾老师:学佛人首先要明确的认识“佛”
“佛”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圆满的智慧、究竟的觉悟。所以,要想开智慧,希望自己像佛菩萨一样讲经说法,把佛法介绍给别人,就必须将障碍智慧的东西舍弃;用最浅显的话来讲,障碍智慧的是自私自利的念头,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圆满究竟的明了,就称作“佛”、“菩萨”,这是我们学佛希望达到的目标。
探寻生死之间的哲学:周国平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探寻生死之间的哲学:周国平与佛教的不解之缘他并未将佛教简单地视为一种信仰,而是深入剖析了其对于生死的深刻理解和不自欺的清醒态度。他提出,佛教对于生死的理解不仅深刻而且全面,它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那么,佛教的生死哲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
南怀瑾老师:一生得法传法的四句禅语,句句开悟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其中的四句禅语,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佛法类似于哲学,跟我们世间之人是息息相关的。前两句是惠能大师讲求的佛法实用性,如果你已经达到了心境的平和,身不妄动、口不乱言、意正的境界,就不用再拘于形式,去持戒、参禅。意思是: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
南怀瑾老师:佛教是宗教,亦是哲学?什么是真?
有朋友问:“佛教究竟是宗教还是哲学呢?”学者们的意见纷纭:清末民初的唯识学家欧阳竟无居士认为“佛法既非宗教,亦非哲学”;而当代哲学家方东美教授说“佛教是宗教,亦是哲学”。”信仰与理解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所以佛法是宗教,亦是哲学。什么是佛教的“知识论”呢?
范明静:佛教精神的独特的“心物观”
苏轼佛教思想特征简论儒家强调外在合理的“诚”和道家着重内在体验的“真”一体两面,熔铸于苏轼的人格和个性,构筑成苏轼佛教思想的受纳空间,并决定了他对这种思想资源的取舍。”⑩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前面“无所思心”的具象化,儒家的目的,以佛家心性修养的方式获得,苏轼得到的,是他体验到的最高真实,不可言说。
佛教传入的确切年代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可是仍然存在这样的情况,就是5世纪的佛学大师,甚至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在内,继续使用道家的术语,诸如“有”、“无”、“有为”、“无为”,来表达佛学的观念。禅宗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 2005年6月17日讲于北京大学)提纲一
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哲学上讲现实,科学上也讲现实,但是佛教所讲的现实,既有理解,又有教义,还有实证。这就是佛教的生死观。所以面对现实,在我们国家来讲,必须实行人间佛教的理论,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指导,在做人的基础上修菩萨行,净化人间,从而促使社会、世界和谐,这是我们的观点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