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佛教是宗教,亦是哲学?什么是真?

南怀瑾老师:佛教宗教,亦是哲学?什么是真?

南怀瑾老师:佛教是宗教,亦是哲学?什么是真?

有朋友问:“佛教究竟是宗教还是哲学呢?”学者们的意见纷纭:清末民初的唯识学家欧阳竟无居士认为“佛法既非宗教,亦非哲学”;而当代哲学家方东美教授说“佛教是宗教,亦是哲学”。

宗教是根据信仰而建立的;哲学是要透过理性分析去认知的。严格来讲,单凭信仰是主观的,经过理解才去接受是比较客观的。所以佛陀鼓励行者除了要俱足致诚的信仰及努力的实践之外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还要运用思考去认知“诸法实相”。永明延寿禅师云:“信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信,增长邪见。”信仰与理解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所以佛法是宗教,亦是哲学。

有些人一听到哲学这个名词就望而止步,认为太过玄奥难懂了。他们说,在现今的物质世界,只要有科学就可以推动世界生产的发展,何必讲哲学那么玄妙呢?各位,哲学可以帮助吾人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提高精神境界,须知人类的文明是从思考开始的,有人的思考就有哲学。

其实,哲学这个名词是从古希腊文化引伸出来的。,是源自希腊文,Philo 是“追求”,是“智慧”。是人类追求智慧的文明进程。佛教徒不单要寻求生活的智慧,而且更要锲而不舍地去发掘智慧的源泉,务求证悟“实相般若”。

什么是哲学呢?

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规律学说,是关于人生和宇宙观的学问。它提出人生的切实问题,例如:人是凭什么能力去认识这个世界呢?什么是真理的判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从“量”方面去分析,宇宙是“一元”或者“多元”呢?从“质”方面去分析,是“唯心”或者是“唯物”呢?宇宙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呢?

人除了要认识之外,还要去实行,是先从“知识论”,然后走上“伦理学”的。哲学的伦理观是讨论道德的意义,佛教的三学:戒、定、慧,其中戒学和定学多数属于道德的修持,而慧学就包涵了整个哲学的内容,贯穿哲学和道德修持两方面,广泛涉及对人生和宇宙的认识。

佛教的义理一般是从境、行、果三方面进行论述的。境,即是所观的对象,或者所认知研究分析的对象;行,是修行,是将所理解的哲理实践于生活思想行为上;果,是修行所得的果,即是从“知识学”走上“伦理实践学”,然后超凡入圣南怀瑾老师:佛教是宗教,亦是哲学?什么是真?,进入宇宙真理,证悟“诸法实相”的果。

佛教文献阐述人与宇宙的微妙因缘果报关系,乃至一切众生的三世因果关系,涉及的哲学内容,无量无边,重重无尽,基本上概括了西方哲学的重要范围:“知识论”,“宇宙论”,“伦理学”和“价值哲学”。

什么是佛教的“知识论”呢?

“知识论”是去认识人类思维和万物存在的法则,例如: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万物关系的“因果律”,小乘的“十二因缘流转门”,“四圣谛”,“八正道”等;大乘唯识宗的“唯识无境”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三论宗的“缘起性空”,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乃至《心经》的“五蕴皆空”和《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义理,都是思维的法则。行者用“知识论”不断去探求,加以努力不懈的实践,最后必会登上成佛之道的。

什么是佛教的“宇宙论”呢?

“宇宙论”探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现象”和“本体”。从“时间”观念去分析宇宙的现象有“缘起论”:包括业感缘起论(即俱舍学说),赖耶缘起论(即唯识学说),真如缘起论(即真常学说),法界缘起论(即华严学说)和六大缘起论(即真言学说)等。

从“空间”观念去分析宇宙的本体有“实相论”:包括法有论(即毘昙宗学说),法空论(即成实宗学说),有空中道论(即唯识宗学说)南怀瑾老师:佛教是宗教,亦是哲学?什么是真?,无相皆空论(即中观学说)和诸法实相论(即天台宗学说)等。

哲学与人生是息息相关的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探求智慧令人培养敏锐的头脑和丰饶的心灵,使精神和物质产生和谐的关系,并排发展,不致偏激,不但有理性,还有良知。如果可以用“真善美圣”来衡量世间法,哲学综合了科学知识的“真”,伦理道德的“善”,艺术生活的“美”和宗教信仰的“圣”,更何况超越世间法的佛教哲学!

佛教哲学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巨大的思想存库。它所蕴藏的智慧和学术价值博大精深。一般人单凭宗教信仰的角度去认识和实践佛教,即是着重佛法的事相,例如:拜佛,诵经,上香,忏法,静坐,仪规等;而不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只不过是体现佛教的一鳞半爪而已,并未认识佛教的全面。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