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诚意:真心,思想诚恳(1)(图)
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学者们,为了弭补孔子学说的不足之处,遂企图要吸纳融合当时道家与阴阳家的心性修为与自然哲学的传统。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
056对书法影响的发端以及价值体系的确立(图)
汉代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使得赵壹《非草书》得以站在正统思想的背景下对书法明确提出文化本位的要求,即书法必须遵循儒学的理念和价值范式。儒家思想的“伦理观”塑造了中国书法的伦理性质,也是对中国书法崇尚人品学养、崇尚士气、崇尚劲健等品格的驱动和鞭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中和”观念,既指人自身之内情与理的和谐,也指人与对象之间的...
朱熹的“自然观”是宇宙形而下的根源?(图)
传统儒家的自然思想是朱熹“自然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北宋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的有关自然哲学的理论是朱熹“自然观”形成的学术背景。朱熹的“自然观”体现了对于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创新。在“宇宙观”方面,朱熹吸收佛家的宇宙形成和道家的宇宙形成与运动等相关思想因索。
南怀瑾老师:要是有了特例,岂不是说明孔子很笨吗
要是有了特例,岂不是说明孔子很笨吗?要是依照儒家的功利算计来看,孔子绝对是一个超脱在功利之外的哲学家,但也是一个世俗的笨人。何况,他也不理解道家的“辟谷”、“心斋”、“坐忘”的说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只是,孔子那时候可能没有太多道家知识的积累,抑或是修为不高,也就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境界了。
儒家所谓人性论即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之学
儒家所谓人性论即心性论。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心、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心、人性中本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这种心性论的确立...
南怀瑾老师:真是是我想思想的先进与落后。
儒家的思想是先进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协调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所以责不在儒家经典,而在于人。那么现在有点事就批评儒家,说什么禁锢思想。所以有些人不是为了解放思想而批评儒家,只是给自己身上被家长制剥削。不曾阅读过其经典著作的思想,就在那里大放厥词,把所有的社会矛盾一股脑的推给儒家思想,让他来背锅。小偷是因为儒家思想...
高考志愿填报: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区别都有哪些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区别都有哪些呢?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的含义: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就是最符合天道、符合人道的道理。儒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所在: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含义:道家认为“无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道学思想的现实意义所在:
儒学的精华、精义、精髓是什么?(组图)
儒学主要是一种“正德”之学,是一种道德伦理、政治和教育学说。孟子主张保障民生的“仁政”,以德服人的“王道”,荀子主张“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的礼治,特别是古典儒家的那种旨在“以善养人”、提升国民道德品质与文明教养的教化治国理念,都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政治。历史上有影响的儒家学者大都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们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所总结出...
赵启光:老子的思想与学说得到精神洗礼
读书报:那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这样理解,中国主流的儒家文化没有或是忽略了人的精神需求?西方人接触过道家的人对道家的理解不亚于我们,如果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道家可能是重要的一支,因为接受起来更快更容易一些。选择老子,的确有我个人的偏爱,我觉得道家是对儒家一个强有力的制衡,对人生有它独特的阐释。“我是应用道家”我提议建立一个应用...
冯友兰先生在枟新世训“调情理”篇中(图)
因而会无累,从先生分析了情与理的关系,以及这一问题上道家与儒家观点的异同,从中可以窥探到冯友兰先生的儒道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道家的情理关系中的以理化情或以情从理,是超越于儒家所言之仁义道德,更多从知识与境界上讲情与理的关系,而所谓无情者,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儒道皆以对“的追求作为调节情过于儒”,儒家思想一个主要贡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