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我们可以把春秋晚期的思想界比作一个火锅,各种各样的思想都在这个火锅里浮浮沉沉,或者准备着浮浮沉沉,老子、孔子是锅里最招人注意的两颗油豆腐。

“百家争鸣"蔓延在从公元前770年到前221年的整个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界处于一种开放、蓬勃的状态,各种理论、各种学说层出不穷,按照《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思想流派共有189家。但真正对后世产生影响的还得数孔子和老子,他俩掀开了百家争鸣的第一页,也获得了最丰硕的成果。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冯友兰认为《老子》的著作还在墨子、孟子之后,钱穆说《老子》晚于《庄子》,不过主流意见还是认为老子比孔子年长,因此本文还是按照老子在孔子之先来谈。这篇文章只关注一个问题:孔子和老子那众说纷纭的见面。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福建泉州清源山的孔子向老子问礼石雕

(一)见还是没见,这是个问题

最喜欢说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是道家著作,比如《庄子》,毕竟孔子向老子问礼是很长道家面子的事情。但《庄子》讲得实在太“飘”,太“自鸣得意”,读起来很像是传说而不像史实。因此不少学者认为这件事是道家杜撰出来的,目的是强调老子地位。

比如韩愈,他是坚定的儒生,他就根本不相信、不承认孔子向老子问礼,叶适说儒家思想和道家辩论,“孔子赞其(老子)为龙,则是为黄老学者借孔子以重其师之辞也。”觉得这是道家的“阴谋”。 到了现代,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里说,“不徒其年难定,抑且其地无据,其人无征”,说白了,他也不信。

我们可以翻检一下有关孔子见老子的早期记录,《庄子·天道》是这样讲的:

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

孔子见了老子之后回来,三天不开口说话。一开口就说,我见到老子,就好比是见到了龙。这龙啊,高妙精深,不可说儒家思想和道家辩论,不可说。相似的记载也见之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迁把孔子赞叹老子说的话改成了:“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核心的意思与庄子差不多,老子是龙,孔子感慨说比不上,司马迁的这段话说不定就是从《庄子》而来的。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对《庄子·天道》这段话的辨析其实涉及两个不同的问题:第一,孔子有没有见过老子,有没有向老子问礼,第二,孔子有没有这样夸赞过老子。

根据各种典籍的记录来判断,孔子确实曾问礼于老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这事儒家自己也提到过。虽然《论语》没有记录,但儒家典籍《礼记》和《孔子家语》等等并不讳言。《礼记》中孔子说,“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老子主持葬礼,孔子协助。《韩诗外传》说,子夏曰:“仲尼学乎老聃。” 《孔子家语》说得更多一些,整个过程都有记载。不过正如钱穆所说,什么时候发生、在哪里发生、都有谁,这些是理不清的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因为我们根本判断不出这些先秦典籍中哪些是真实事件,哪些是随口一说或后人的添枝加叶。但我们可以尽量采纳一些大家都比较认可的、可靠性比较高的说法。比如《礼记》《庄子》《史记》和《孔子家语》这么多文献都记录了孔子和老子的会面,大约可以采信。

第二个问题,孔子会不会说出《庄子·天道》里那些“肉麻”的话?《论语》里孔子经常夸贤人、圣人,首先夸的是身在高位、为国为民的,上至尧舜,下至与他基本同时代的管仲、子产,至于那些品行高洁的隐士,孔子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但并不把他们当回事,因为这些人于国无益,何况孔子自己品行也不差。孔子有强烈的政治理想,最强的掌声只会献给有治国成绩的圣王贤臣,他会不会用这些溢彩之辞来描述一个崇尚无为的老子,是很值得怀疑的,这不是孔子的路数。至于《庄子·天运》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在道家眼中却成了“五十有一而不闻道”,这多少像是道家自说自话、自抬身价。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汉代的孔子见老子画像拓片

(二)老子:礼者乱之首

有一些研究者,按照各种文献总结出孔子向老子问礼达到四次、五次。把包括《吕氏春秋》《淮南子》《庄子》在内的所有先秦文献当做信史,这种做法是很可笑的,这些文献要表达的只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并非史学著作。

按《孔子家语·观周》,孔子和老子曾经会过面,我们来看看这段记载:

第一,孔子对他的学生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足以做我的老师,我准备去见他。”南宫敬叔就去向鲁昭公请命入周:“孔子准备去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这是件大好事,国君您为什么不安排车马帮助他一下?我愿意和孔子一起去。”南宫敬叔说的内容和孔子说的内容有差异,孔子说他去周是为了向老聃求学,而南宫敬叔在鲁昭公面前一个字都没有提老聃,这是很奇怪的;

第二,孔子和南宫敬叔入周以后做了什么呢,《孔子家语》说,他俩“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做了不少事,但除了第一项与老子有关以外,主要活动似乎是参观,“问礼于老聃”只是行程中的一个项目罢了。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第三,孔子把礼抬得极高,“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的人,都没法好好做人。老子对礼是什么态度呢?太看不上眼了,等而下之的东西。《老子》三十八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礼的重要性排在道、德、仁、义之后,礼是祸乱之源,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朱熹的学生郭德元曾经向朱熹提了一个问题,老子不相信忠信,他根本就不把礼当回事,孔子干嘛向他问礼?朱熹的回答比较有意思,大约他也考虑过,他说:老子为周史,“礼自是理会得”,老子固然反对礼,但他不是不懂礼,他在礼制完备的周王室做“守藏室之史”,读的书多,参加过的各种仪式多,他对礼的了解肯定比“后学”孔子要深得多,要教育教育孔子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他说这是个无要紧底物事,不将为事”。

告诉孔子礼制,是因为孔子千里迢迢来诚心学习,但并不意味着老子赞成以礼来解决当时社会的弊端和祸乱。《史记》说,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怎么回答呢: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儒家思想和道家辩论,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第一,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言外之意是,这都是老古董,跟不上现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你想给这种过了时的东西还魂,那是不可能的。老子对孔子选择的礼乐安邦的路子很看不上眼。

第二,老子对孔子看得还是比较高的,他说君子也受时运所困,那当然是把孔子看成君子的一员。“得其时”,君子就能飞黄腾达,不得其时呢,那就是“蓬累而行”,像蓬草一样乱飘。当时是君子能得其时的时候吗?已经礼崩乐坏了,礼都只能说是“遗制”了,能得哪门子时呢?

第三,老子说,有钱的商人,财不露白,有德的君子,看起来木木讷讷。他劝告孔子抛弃骄气、欲望、做作的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话说得让人浮想联翩。匡亚明和张秉楠都认为孔子在鲁昭公二十四年接受资助适周,这时候孔子三十四岁,开课授徒、“而立”没几年就成了鲁国大贵族孟懿子和南宫敬叔的老师,通过这俩学生还能和国君搭上话,恐怕有些志得意满。他这次来到东周都城雒邑,用的是鲁国国君赐予的车、马、童仆,行装想必比较豪华,这些恰恰是倡导清静无为、大智若愚的老子最反感的,当然要敲打一下,这些“无益于子之身”,对你都没好处。

孔子问到礼了吗?按《孔子家语》,大约问到了。按《史记》,可能没问到多少,因为“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老子没有多说。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三)道家与儒家的合与分

如果孔子确实曾经访周并和老子交换过观点,那么,这次会面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两位是当时最有分量的思想家,会面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的碰撞。作为后学的孔子,有没有向老子学到什么?

老子不喜欢礼,但老子也推崇仁,道生养万物而不居功,统治者应该“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应该“爱民治国”(十章),应该“与善仁,言善信”(八章),这不都是仁吗?和孔子说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有相通之处。

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孔子也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些先王不任意妄为,他们无为而治才开创了上古的黄金时代,孔子提倡为政者应该“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

老子提醒孔子要注意时运,孔子就告诫弟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最后还被孟子发展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道家的差别在于,老子是有道无道都隐,孔子是有道不隐。

老子说你们不要太张扬,孔子就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他喜欢的是沉稳甚至看起来有些木讷的学生。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河南洛阳的所谓“孔子入周问礼乐处”石碑

这些都能看出孔子和老子在思想上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是表面上的东西,而且也证明不了这是孔子向老子问礼以后才想通的。从更深的层次看,他俩之间的共同点更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都积极干预政治。如果把老子视为“与世无争”、对政治不闻不问的哲学,那就错了。老子的哲学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哲学。“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国寡民”,这不都是政治观点吗?韩非子身为法家,写《解老》《喻老》,就是把《老子》当政治学来看。

第二,老子和孔子有共同的批判对象,就是弥漫在商周时期的鬼神信仰。所不同的是,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对鬼神不理不睬,而老子把“道”作为万物之根,把鬼神逐出了宇宙。

第三,这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过去的数百年里曾经维持着西周政权的那种以“德”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已经崩溃了。殷商时期不谈“德”,在西周初期形成的“德”是祖先崇拜的变形,铜器铭文中的“德”是贵族家族世代传承下来的先祖之德,它是宗法制度的精神支柱。但现在周王室虚弱,宗法制度名存实亡。周代的思想体系需要“吃药”。

老子和孔子都希望为周代政治重新寻找一个“德”以外的思想基础,重建信仰体系。老子越是熟悉周代礼制,就越是对西周的礼乐制度和贵族世袭政治死心。他建立了道的哲学,把道凌驾于德之上,运用宇宙之“道”于社会。孔子则致力于维护原有的贵族体系,他坚持“礼”,只不过把核心从世袭的“德”换成了更个体化、情感化的“仁”。他希望文质彬彬的君子能够发挥力量,继续维护社会安定,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两者都试图改造周代现有的思想体系,为周代开出解药,所不同的是,老子“向外求”,他否定了天命,建立了比德更高的“道”,他要游心于物之初,而孔子“向内求”,肯定了个人的“仁”。向外还是向内,这就是两者思想上最大的差别。

(四)“一见各表”

如果我们看穿了孔子和老子在思想观念上的不同,那么,孔子向老子问礼的问题实质就发生了一点点偏移。

庄子千方百计要证明的,是孔子对老子“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的赞叹,是对“合而成体,散而成章”的龙的钦佩。但“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与其说是龙,不如说是“道”。“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与其说是老子的个人特征,不如说是庄子“逍遥游”的精神追求。

而儒家所在乎的,是孔子去问礼访乐,“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孔子协助老子主持葬礼,是礼也,孔子仰慕老子“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还是礼。在儒家眼中,孔子为礼去见了老子,学到的也确实是礼。

在道家眼中,孔子见老子,感受到的都是道。孔子五十有一未闻道,见老子后得道。

在儒家眼中,孔子见老子,感受到的全是礼。孔子三十来岁而立时,见老子后知礼。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和老子有没有在周的都城或者沛见过面,其实并不重要。它可能发生过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也可能没有发生过。当儒家和道家的门人一次次描述这次意味深长的见面时,它就变成了生动的寓言,诉说着各自不同的理念周易专业网,不同的故事。

谁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孔子和老子孰先孰后,曾经存在争论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