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及其哲学思维解析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及其哲学思维解析

六、道家思想。

1.道家哲学思想的理论梳理。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道家哲学研究,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当然,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着有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1]

(1)哲学思维。道家哲学思想是AB型人的聚合平衡思维方式的产物。为何这样认识呢?有人总结,道家思想的精髓包括五个原则:一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二是“为而不争”。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三是“清静为天下正”。清净之道,自然之道,“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四是虚其心。道就是虚,心虚着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是一种美德,虚心使人忘却屡屡经验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五是“正言若反”。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及其哲学思维解析

通过这些“原则”可以看出道家人士平衡思维及聚合信息的心态,反映出的聚合平衡思维方式。我国AB型人所占比例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就因为有这样一批数量众多人群的思维活动才产生了道家学说。任何一门学说,表面上看是某个人的个别思想,实际上没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是不可能产生并传承的。特别是哲学思想,根植于大众文化,没有群众基础,其命运可想而知。

(2)物质论。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质疑宗教,反对迷信的人,他在《道德经》讲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本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及其哲学思维解析,而万物都按自己的天性自然而然地变化,所以大道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规律变化。道即是其基本法则,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正如魏晋学者王弼所说,道法自然就是“在圆法圆,在方法方”。这些思想都反映了道家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认同与尊崇的物质观。从表面上看,道家思想思辨成分多一些,但仔细分析它们都没有脱离立足自然规律的物质观。

(3)世界观。道家认为物质存在的方式是对立统一的,这就是道家的世界观。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

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静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道家哲学研究,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认为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及其哲学思维解析,少取反能多得。中国传统思维中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对“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

(4)认识论。道家平衡思维认为事物自有其规律,人应该享受自然与清静,这与AB型人的行事风格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看到道家的进取精神与求得真理的认识论方面的论述不太多,虽然不能因此而说道家不求上进,但其思想确实容易被人这样去理解。或许只有在他们处于信息棚满的不平衡时,才会有一些另论吧?老子关于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论述,就说明了道家认为通过平衡推断真理的认识论思想。仅管讲得比较少,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我们注意到道家的思想特点及其思维根源,就可以有效地予以学习与利用,而不至于盲目的全盘赞美或不得要领地否认。

(5)方法论。道家思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结合体,按照这个关联规律,只要存在一极信息,另一极必然存在,其正确的结论就是两者的平衡。对立统一规律就是道家的方法论。另外,内容和形式的范畴也是一个对立统一体,道家关于形神关系即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也从某种程度上是在说明一定的内容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先秦时期,《管子》中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有二元论倾向。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肯定形是神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到汉代,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形神关系的观点已臻系统化,形成了两大派别。

一派主张形神相离,认为精神主宰形体,形体灭后精神可以独立存在。如晋僧慧远认为,神感物而非物,所以物化而不灭。道教追求形神俱存,永生不灭,但认为形依靠神而存在,所谓“形须神而立”。另一派主张形神相即,认为形体是精神存在的前提道家哲学研究,形在则神在,形灭则神灭。如桓谭以烛喻形,以火喻神,认为火不能离开烛而独立存在,神也不能脱离形而独存。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对形神关系作了精辟分析,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用中国哲学的体用范畴,对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作了最高的哲学总结。[2]

[1] 参见2016年1月4日微信公众号“道家”:《哲学主义道家》。

[2] 参见“道家思想_百度百科”。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