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提倡一种人性光辉——仁,二是自觉遵循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的总和——礼,三是追求一种美好的社会境界——和。

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大约105次谈论到“仁”,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对“仁”的阐释也不尽相同。比如颜回、子贡、子张、仲弓等都曾经向孔子请教仁到底是什么,孔子竟给出了四个不同的答案。对于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孔子告诉他“仁”就是“克己复礼”,具体来说,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子贡他又说“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将“能近取譬”作为践行“仁”的途径。对仲弓说“仁”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对子张则说“仁”乃是“恭、宽、信、敏、惠”之综合。此外,孔子还说过“刚、毅、木、讷近仁”,这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对“仁”的阐发。那么到底如何界定孔子所说的“仁”呢?其实,孔子思想的弘扬者孟子最能揭示“仁”的本质:“仁者爱人”。“仁”就是对人类的大爱,她源于人的恻隐之心,是一种人性的光辉。这种人性的光辉,是人与禽兽的最大区别。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能爱人,爱自己的同类。所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仁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故孔子说“力行近乎仁”。付诸躬行践履,就是“恭、宽、信、敏、惠”,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德行,是“仁”的细目,是这种人性光辉在践行中的具体体现。恭就是恭敬有礼,这是待人接物态度的要求,与当年老子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一致的。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儒家思想政治主张什么,这是有修养之士的基本要求。宽就是宽恕能容、不苛求、不斤斤计较,这是待人接物的存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想个性,能力有高下,知识有多寡,惟其如此,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君子应该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信就是讲究诚信,无论待人接物也好,治国平天下也好,诚信是基础。丧失了诚信的社会将变成尔虞我诈的江湖。所以孔子特别看重诚信,多次讲到诚信的重要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无论个人也好还是政府也好,必须立足于诚信,不能食言而肥,更不能把说谎当做立足的前提,把忽悠老百姓当做统治的手段。敏就是勤奋,做事勤快,这也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问题。孔子认为“敏则有功”,只有勤奋,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勤奋的态度,天资再好也是废柴。惠,通俗点来讲,就是要做对别人、对社会有益的人。一个人只有对社会有益,对别人有益,才会赢得社会的回报、别人的尊重。所以,“恭、宽、信、敏、惠”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人正确立足于社会的基本素质要求,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隐含着对社会、人类的大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从另一角度来阐释“仁”内涵,其核心是孔子所推崇的恕道。恕道讲求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几乎没有人不爱自己,不爱父母儿女。将爱自己的心推广到爱别人,由爱父母儿女之心,推广到爱别人的父母儿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恕道。同样,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强迫别人去做;自己希望成功,也帮助别人去完成梦想。这些话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些平淡无奇的道德常识,这平淡的背后,却是对人的博大之爱:由爱自己,推广到爱别人爱同类。

但仁的内涵远不止这些,孔子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那种巧舌如簧、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是很少有仁的情怀的,相反,刚直有毅力、质朴而不妄语的人,则接近仁德。又云“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见义不为,无勇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把仁和勇紧密联系在一起。仁的本质是人性的光辉,是爱,对同类的大爱。有爱,即有担当。有担当,就需要有勇气。所以,仁德本身就包含有勇在内。但单纯的好狠斗勇,并不是仁德。

在孔子看来: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仁又是显近易行的,“我欲仁斯仁至矣”,“吾未见力不足者”。“力行近乎仁”。只要心存人性的光辉,你就可以践行仁;做不到是你不去做,是不为非不能。孔子认为,心存这种人性光辉的人和真正的聪明人都会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践行仁,只不过二者对仁的理解不同:“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心存人性光辉的人,对仁的践行完全出于天性,如风行水上那般自然。而真正的聪明人也践行仁,那是因为他真正看透了仁的社会效应:仁不仅仅是爱的奉献,也能带来最好的社会回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是聪明者在社会上播下的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政治家施仁政,给社会带来安定繁荣;企业家存仁心,给社会带来实惠便利,那么他们必然受到社会的欢迎、认可,其民众基础也必然稳固。有了稳固的民众基础做保障,事业也必然发达。比如比尔盖茨,他的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地便利,社会便回报他极大地利润。这正是“智者利仁”的最好诠释。

仁的根本是孝悌,有子说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家孝顺父母,尊重兄长,这就是仁的基本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你在外面做再多的善事也没用。《孟子•离娄上》:“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孔夫子对后生小子最重要的要求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以仁,最重要的是孝悌。孝,第一是不给父母添心事,伯武问孝,孔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只有生病了才让父母担忧,这就是孝。孔子还讲过一句话,“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一点小事情,跟人玩命,把人给打了甚至杀了,自己的命不要了,父母也给抛到脑后,这不是孝,这是傻。有的人可能说我是为了朋友,这是义气。孔夫子也告诉我们,交朋友不是这么交的。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遇到朋友办坏事傻事,首先要劝告他,把他往正道上引,他不听就算了,你不要跟着他一起变坏变傻。连孝都做不到,连父母都给抛到脑后了,还能算是仁人君子吗?那么父母要是干坏事怎么办?孔夫子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了错,首先也要劝告,即使父母固执己见,你还是要对父母恭敬,用自己的劳动弥补父母的过失,不怕麻烦。

仁是人性的光辉,是对同类博大之爱。但这种爱博大却不汗漫无际,不是无是非无原则的泛爱。因为泛爱有泛爱的弊端,所以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不辨是非无原则地爱一切人,容易上当受骗,做冤大头。敢爱敢恨,才是真正的仁者。那么什么样的行为属于仁什么样的行为又属于不仁呢?在社会践行中需要一套明确的规范。惟其如此,仁才又可践行性,而不是玄而又玄、令人捉摸不定的东西。这套规范就是礼。所以,孔子也很看重礼,礼是《论语》中所讨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

孔子所谓的礼,不仅仅是指“揖让周旋”那套仪式,而是包括政治制度、社会伦理在内的一整套社会政治规范,大体相当于社会总契约。这套规范几乎涵盖了当时人们的一切活动,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这套规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的权力都不是绝对的,包括君父。孔子提倡“为国以礼”,他一生栖栖遑遑,其实都是在为以礼匡正无序的天下做努力。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以礼来规范仁呢?因为在孔子看来,仁与礼是不可分的,他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又说:“礼乎礼乎,玉帛云乎哉?”礼不能仅仅是那些揖让周旋的动作仪式,不能仅仅是冰冷的玉帛束修和呆板的条条框框,而是以仁为精神内核,充满人性光辉的。失去了仁这一精神内核,没有人性的关爱,无论是揖让周旋的仪式也好,还是玉帛束修之类的礼物也好,甚至是某些权威机构和人士制定的条文也好,都不能称之为礼。对仁最好的践行,就是克制自己不好的冲动,遵循这些充满人性光辉的社会规范。所以,当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向他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一旦你能做到克制自己的不好的或者过分的欲望和冲动,把自己的行为全部纳入社会规范,就达到了仁的境界。颜回再向孔子请教具体的细目,孔子又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行,无一不合乎礼这一社会规范,那么就足以称得上仁人了。孔子主张君子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以礼让为国”,“君使臣以礼”,“事君尽礼”。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每个人都按规则行事,整个社会稳定而有序地运行。为人处事,光有一副好心肠,而不懂得遵循礼这套大家都认可的社会规范,也是不行的,孔子提出:“恭而无礼则劳儒家思想政治主张什么,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对人恭敬有礼是好的,但一味的讲恭敬也会弄得人疲惫不堪。谨慎也是美德,一味的谨慎就容易变得畏手畏脚。勇也是仁德所必备的素养,但一味的好勇斗狠就容易走向反面,鲁莽生事。同样,坦率真诚也是美德,一味的直白就容易伤到人,把社会文明简单化。怎么办呢?应该以礼作为衡量的标准儒家思想政治主张什么,加以约束。心中充满人性的光辉,同时按照社会认可的规范行事,把仁体现在礼中。

那么,遵循礼的最高境界或者说仁与礼结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和为最高境界,这是有若对孔子思想的阐发,也是《论语》的核心理念之一。和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先于孔子的。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在回答郑桓公问时就对和的概念做了完整的阐释,提出“同则不继,和实生物”的观点。所谓同,就是单纯的一致;所谓和,就是各种元素合理的搭配。如果世界是单纯的一致,那么就难以发展演变下去;相反,如果世界保持和的状态,就会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就现存典籍来看,对和的内涵做出进一步发展的是与孔子同时代但年稍长于孔子的晏子。晏子为了给齐景公讲清楚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做了个很好的比喻,以两种不同的烹调方式来说明同与和的区别。就好比做羹汤,同就是“以水济水”,往水里加水,加得再多也还是水,做不出美味珍馐来。和则是“以他平他”,如同用“ 水、火、醯醢、盐、梅”来做羹汤,在大厨的调配下,火候恰到好处,水适量,醯醢、盐、梅之味融和得浑然一体,这才能做出美味的羹汤来。

尽管孔子未对和做专题论述,但他无疑对什么是同什么是和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十分推崇和的境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追求和作为君子应有的人生境界。和,首先尊重现实世界丰富多彩,要不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同样是仁人君子,也各有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自己所坚持的,哪怕是正确的,也未必是唯一正确的。所以,在生活中,孔子从不去做四种事情——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微子、箕子和比干,都是殷末王室重臣。面对不可救药的商王纣和摇摇欲坠的商王朝,他们三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微子不愿做无谓的牺牲,又不忍见商朝的覆灭,选择了逃亡,不与纣同流合污;箕子不愿离开父母之邦,为躲避纣的迫害,佯狂为奴,可还是被纣囚禁了起来;身为纣王叔父的比干,以死力争,强谏纣王,被剖心而死。对于他们不同的选择,孔子都予以尊重,曰:“殷有三仁焉。”古代的八位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也分别做了点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有那自己与他们做了比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尽管评价不完全相同,尽管孔子不会作出像他们那样的选择,但都表示了对他们的尊重与肯定。

礼是大家都应该遵守的公共契约,但又不拿不拿统一的死条条框框来束缚人的个性,只要你心中充满人性的光辉,在躬行践履之中不妨体现你鲜明的个性,这不妨碍你的选择你的行为的正当性,就像微子、箕子和比干,一走一囚一死,都是符合仁道的,因为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国家社稷的爱。孔子从不把礼看作是死的条条框框,也不照着那些死的条文亦步亦趋。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和谐适中的境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都是人性光辉的自然流露。而乐,则在儒家的眼中是一直代表着和的。《礼记·乐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所以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讲的就是要心中饱含着人性的光辉,遵循社会契约行事,而已追求和谐适中的境界为最终归宿。

《论语·颜渊》。

《论语·雍也》。

《论语·颜渊》。

《史记·老子列传》。

《论语·子张》。

《论语·为政》。

《论语·颜渊》。

《论语·学而》。

《论语·子路》。

《论语·宪问》。

《论语·为政》。

《论语·子罕》。

《论语·述而》。

《论语·里仁》。

《孟子·离娄下》。

《论语·阳货》。

《论语·里仁》。

《论语·八佾》。

《论语·阳货》。

《论语·颜渊》。

《论语·微子》。

《论语·微子》。

《论语·微子》。

《论语·泰伯》。

《论语·为政》。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