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

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

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乐观、积极、务实,概括起来说,孔丘的理想是恢复尧、舜、文、武的礼乐制度,提倡仁爱,实行仁政,以君子之道修身养性,以中庸之道架构人伦关系。

深刻理解这一思想儒家思想政治主张什么,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以德治国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正名主义,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主张中国统一,有一个有能力、有权威的君主实现他的“正”的理想,他根据周公的原则,周详地建立了一个道德和社会规范。

君王使用臣民要符合礼仪规范,臣子以忠义报答君王,父母对孩子进行谆谆教导,孩子以孝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时孔子游列各国时主张的政纲就是仁政。

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

孔子的治国理念是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君王按照道德的要求治国理政,就可以像北极星一样,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星围绕拥戴着它,最终实现“垂拱而治”。

但孔子没说如果君王无道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臣民应该怎么办,这不能不说是孔子学说的死穴。

有一次,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反问:何以报德?

也就是说,你拿恩德回报了仇怨,请问,又拿什么去回报恩德?当然,你也可以“以德报德”。但,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回报,公平吗?

孔子说了八个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就是你认为应该怎么回报,也能够怎么回报,那就这么回报。这种回报,可能是以德报怨,也可能是以怨报怨,还可能是既不德,也不怨,干脆不报。至于是哪一种,全看应不应该,能不能够。

孔子所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治国模式,很少有国家能做到,不但做不到,其思想还被后世君王狭隘的进行利用,君王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反而骄奢淫逸,暴政施国,这实在是违背了孔子的初衷。

但正是这种理想,吸引着广大有识之士不断为之奋斗,甚至为之献身,也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 提倡人道

在《论语》中,大部分讲的都是人道,也就是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养性。

孔子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对颜回提出来的,原文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是孔子的核心价值;礼,是孔子的政治主张;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因此,这段话是儒家的纲领。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基础,立身要仁,在家要孝,做事要忠,待人要恕,行动要义,大体如此。

爱与爱的回报就必须设定为道德,这就是仁;必须设立为制度,这就是礼。礼是仁的制度保证。因为爱,或者仁,或者孝,都是无形的,内在的。不彰显出来,就无法确认;不诉诸行为,就无法培养。礼,岂能可有可无?

但更重要的,是仁。仁为礼乐之本。

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

陈子亢是孔子的粉丝,而孔子不但反对人殉,就连用俑都反对。俑就是殉葬用的土偶和木偶。

对于这类东西,孔子深恶痛绝。他甚至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第一个发明俑的人,大概会断子绝孙吧!

奇怪!发明土偶和木偶,原本是为了代替活人。跟活人殉葬相比,应该说是进步,孔子为什么还要诅咒?

因为孔子从根本上反对人殉。

在孔子看来,人殉不仁儒家思想政治主张什么,人殉非礼。因此,用活人不行,用死人也不行;用真人不行,用假人也不行。

俑是人的替身。用俑殉葬,等于承认人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只不过以假乱真,是活人殉葬的山寨版。开了这个口子儒家思想政治主张什么,活人殉葬就仍有复辟的可能,岂能不坚决抵制?

显然,这是一种原始素朴的人道主义,也是孔子和儒家最宝贵的思想。正是它,后来发展为“仁”的概念。因为“仁”的本义就是“人其人”,也就是“把人当人”。

3. 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

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

在方法论上,孔子确定了君子之道的人际交往原则。例如: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君子不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求诸己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小人求诸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

如果说君子之道侧重于人格论,那么中庸之道便侧重于方法论。中庸之道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一种制衡哲学。

孔子把中庸之道看成是最高、最广的道德。他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由此进一步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高考志愿填报:孔子的思想与老子正好相反,你知道吗?

人只有在找准自己的合理定位之后,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行为,即“静”时“中”,“动”时“和”(行动前做足准备,行动中有据可依)。所以,洞悉事物的规律,而后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做出正确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

孔子秉承着自身的崇高使命,不断传承和延续华夏文明,并把它发扬光大。虽在匡正时弊,平治天下的过程中屡遭挫折,但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的时代已经距我们有两千多年,但“以德治国”,提倡“仁爱”,反对走极端化的“中庸”思想,加强自身修养的“君子之道”,对我们仍有很强的精神启发。

每一种学说,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每一种思想,过犹不及;每一种观点,也往往被两面派所利用,表面一套,暗地里又一套。在尔虞狡诈的政治斗争中,孔子的思想被拥有绝对权力的帝王歪曲利用,也不足为怪。

大家对文化、哲学和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加入下边微信群讨论(如果二维码过期私信我加入),不定时举行语音讨论,欢迎加入!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