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谈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个重要现象很值得思考

太虚大师谈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个重要现象很值得思考

中国佛教是当今世界佛教最重要的分支之一佛家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中国佛教之所以普遍选择大乘佛教,并不是基于人的主观意志,因为大乘佛教强调利他主义,强调慈悲普度的精神,而不是小乘佛教强调利己主义和自我解脱。可以满足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重于利生利世的大乘菩萨精神,重心性实生的禅宗精神,确实是中国佛教的思想特色。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深受中国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成功地吸收和吸收了儒家思想,甚至成为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典范。近代发展起来的“人间佛教”,继承和发扬了禅宗注重实事的传统。太虚法师改革佛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传统佛教对“佛”的强调转变为“人”。 .

中国佛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佛教分支。它有什么样的思想特征?在现当代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它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本文试图讨论这两个问题。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这件事带到方家。

1

要讨论汉传佛教的未来走向,汉传佛教史上有两个重要的现象值得思考:一是佛教东传本来就是两乘的结合。然而,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此后,一直未能成气候,自魏晋以来,逐渐衰落。相反,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先是依靠魏晋玄学太虚大师谈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个重要现象很值得思考

佛家出世思想_天龙八部 佛家思想_佛家的思想

,继而融合儒家的性心学说,成为一门大宗。它已成为与儒家和道家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思潮,三、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是唐五以来,汉传佛教各教派相继衰落,禅宗兴盛,已发展成为宋元汉传佛教的代表。在中国佛教史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宗教和文化中,它们的传播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即无论是哪种宗教或文化,其流行和发展的程度,归根结底决定着社会需要这种想法的程度。由此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汉传佛教在不改变人的主观意志的情况下,普遍选择大乘佛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大乘佛教讲究利他,强调慈悲普度。与上座部佛教强调自利、自我解脱相比,更适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自唐五朝以来,中国汉代佛教作为禅宗现象出现,这也牵涉到人类历史上宗教(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一个规律性问题,即,外国宗教(文化)。 ) 和土著宗教(文化)的相互关系。禅宗之所以在中国佛教史上如此独特,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禅宗成功地融合了儒家重生命、重心性的思想,巧妙地将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儒化,印度佛教在中国实现了辉煌的转折。

2

如果说重于利生利世的大乘菩萨精神和重心性、重生命的禅宗思想确实是中国佛教的思想特征,那么人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中国佛教如何形成这样的思想特征?第二,具有这种思想特征的汉传佛教为何能流传千年?

天龙八部 佛家思想_佛家出世思想_佛家的思想

就像所有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一样,佛教传播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特征,就是要有契机。所谓理,就是符合佛的基本精神;所谓契机,就是要与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相适应。如前所述,中汉地区无一例外地选择大乘佛教,禅宗之所以兴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够更好地应对外来佛教和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关系。在这方面,汉传佛教(尤其是禅宗)深受中国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吸收和吸收儒家思想的成功,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堪称典范。

无论人们是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佛教的思想特点,还是探索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方向,儒学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它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强调人文主义,二是强调加入世贸组织。从孔孟到明清的儒家学者也不例外。

从思想内容上看,儒家自孔子之初就非常重视人。儒家的核心是“仁”。所谓“仁”,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两个人的结合。 《说文》云:“仁、亲、人。”孔子用“仁”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讲了很多“仁”,或“爱人”,或“欲立己立人,欲达人”,或“勿施于人”。你不想对自己做的事。” ”等等。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是指自己与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见,“人”一直是儒家思想的落脚点。未必有对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地位的统一看法,但孔子重视“人”,提高“人”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儒家思想中,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子圣”。孟子的研究侧重于人性论和仁政论。仁政理论的核心是倡导“政府不能容人,政府不能容人”;人性论是专门讨论人性的。两者都以人为对象和归宿。后世儒家多沿袭孔孟之道,其议论大多与人密不可分,视人为“天地之德”、“天地之心”、“五者之美”。元素”(“礼运”);直到汉代,董仲舒的思路有所转变,主张“天人合一”。但是,他所说的依然没有脱离人,人仍然被视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儒学在宋代达到高潮。宋儒改变了以往儒家说“天道”的思想传统,说“道源从天而降”,说“天地为我心,我心为天” 然而,儒家“推论天下万物的本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人性”,以及人类伦理道德的规律。理学家千言万语,却教人如何修心养性,如何“守自然,除人欲”,如何成圣。他们的起点和终点仍然是“人”。

总之,儒家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一种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一种以人为本的人生哲学。这一点在当今学术界可能几乎是一个共识。

儒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加入世贸组织,这一点自孔子创立以来就一直很突出。孔子为了“用天下”,曾大声喊道:“若能用我,月月能行,三年必成。”宋代,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累如丧狗”(同上)。虽然对管仲的越权行为颇有批评,但称赞他为“湘桓公,天下,百姓,都被他赐给了今天”;子贡问:“如果你对人民宽厚,能帮助人民,你能称得上仁慈吗?”师曰:“凡仁事必圣。”(《论语·永夜》)世人之心,济世之爱,无以言表。

佛家出世思想_天龙八部 佛家思想_佛家的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传统,主张“用天下”,提倡“帮助天下”。他曾对齐王说:“王若用你,则齐国安,天下民安。”和平统治世界,在当今世界,不要将我交给任何人。” (同上)孟子有句名言:“穷则自强佛家的思想,成功则济天下。”后来,它成为中国学者和官员的格言和行为准则。

孔孟之后,历代儒家都提倡“入世”、“用世”。就连董仲舒这样的儒家,也曾多次宣称“义友不求其利,明其道教不计其功”,但仍强调“圣人为人间,他们也从中受益。” (《春秋番录》) 直至宋明,理学家甚至提出“大学”,提倡“义、诚、修身、家序、治国”的思想。国安天下”,达到“四书”的地位。

宋明理学的学术重心在于心性、修心、成圣。可是,要修成什么样的境界,才能成为圣人呢?朱子心想:“活在书生的怀抱里,做书生还不够,不执着这件事,独坐一室也能成圣。世上没有圣人,不知道事物,没有不变的圣人,也没有闭门造车的圣人。” (《宋元学安·朱子学安》)二城还主张圣人应为管事的圣人,“入世”的圣人。佛教徒容易忘记是非,认为“是非可忘,真谛多,该忘”;他还说:“人讨厌很多东西,虽然世界上很多东西,但都是人的事,谁来做?”陆九渊甚至用“同体大心”解释说,“天地之政,自之内政,天之内政,天之内政”(《宋元学安》) ,象山学安》)。南宋永嘉派代表叶石认为“忧天下”比“仁”更重要。他说:“读书人不识字,虽无益;做事不服大义,虽高无用;立志不忧天下,虽仁也。无用。” (《叶世记:赠薛子畅》)。

两宋之后,他们感受到了宋朝的灭亡,儒家更厌恶“穿行于空中,谈人生”。明代宋濂宣扬“真儒行于世”,主张“生可补天下,死可闻”。在宁海");黄婉、方小茹等人直接倡导“研究世界”,他主张“以世界为己任”,并明确提出“儒家之道……没有人可以成为儒家”谁不达天下事”(方小茹:《庞统》)。明清时期和清代的一大批儒家思想家,更关心“行于天下”,明确提出“人人有责,兴亡于世”的响亮口号。世界”。顾炎武提倡:“君子之学,在于知道解世。” (《文集》卷四《喻人书25》)“愚者何为圣人之道?自为可耻,以身自为,乃至天下诸国,都是要学的东西。” (《文集》第3卷《论友学》)“密切相关;又认为:”文不谈经济政治。还不够。”(《郭朝汉学私人成记》);顺水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3页);清代王中,沿袭傅山王府之传统,“是欲用天下,耻无用学”(《书学》、《与朱武》)。《曹书》);龚自珍、魏源大声喊道:读书的目的是向世界学习,而那些探索世界和改变的人是最神圣的。

纵观儒学的历史发展,从先秦到明清两千多年,总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活在世间,积极进取使用世界。中国儒家的入世精神也被现代一些学者称为“紧迫感”。而最能体现这种“紧迫感”的,就是宋代《岳阳楼》中范仲淹的一段话。

不要对事情感到高兴,不要对自己感到难过。住庙高处,为民忧;如果你住的地方远离江湖,你会担心统治者。它是担心前进,担心后退。但是你什么时候会快乐?不得不说,“先世之忧,后世之忧,后世之乐。”

还有一副对联,生动简洁地概括了中国学者和官员的“紧迫感”,说:“风雨声,读书声,读书声,在耳朵里;"

儒家的人文意识和世贸精神对中国古代各种文化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五以后的禅宗乃至近代出现的“人间佛教”,可以说相当程度上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形成的。

天龙八部 佛家思想_佛家出世思想_佛家的思想

3

禅宗对传统佛教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调整佛教的人生态度。它改变了传统佛教对生命现实的厌恶和排斥,转变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在禅宗看来,人与佛不是静止的,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唯一的区别是“玄”或“悟”,“玄就是常人,悟就是佛”。与其盲目拒绝或拒绝生活的现实,不如努力破除妄想,开悟。一旦证悟,一切众生都是佛。这种对生命真正价值和意义的积极肯定,使人不是从遥远的来世和彼岸获得精神寄托和安慰佛家的思想,而是“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给予人们欢乐、信心、希望和安慰”人力”。

近代发展起来的“人间佛教”,继承和发展了禅宗注重现实生活的传统。从倡导佛教“三转”的太虚法师开始,他就将出离、舍弃生命视为“弘扬佛法”。 ,是为世人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太虚法师改革佛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传统佛教的“以佛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他的《佛学指南》中”,他说:“现在讲佛法,要观察民族心理的特点和世界人的心理。世人现在都在关注生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建设佛教,引导人们走上佛法的觉悟之路,通过人世而成佛。小乘佛教,出世否定生命,是不妥的。”他说一句名言:“只望佛,在人格圆满;当一个人成佛时,它就被称为真正的现实”(《人间成佛的真正现实理论》),可以说是对近代以来以人为本的哲学的回应。一个生动的形象人间佛教概要。

当代人间佛教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星云大师曾用一段话概括了他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的特点。他认为,所谓“人间佛教”,就是“佛所说,人所欲,清净、善、美;一切促进幸福生活的教法,都是为人间的佛法”。师父一再强调:“佛教是学生命的。” (《星云法师讲经》第1卷第618页)“佛法的主要精神是修身”(同上,第723页),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个人”人。同时,星云法师也非常重视佛教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认为“当今佛教最大的问题是佛教与生活的分离”(同上)。他指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无处不在,吃、穿、睡,法无处不在。”

禅宗和近现代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特征,就是重视入世与出世的统一。 《永嘉正道颂》很好地总结了惠能南宗在这方面的思想,说:“走江海,越山河,求师问禅;自认曹溪路,我意识到生与死没有关系。”正因为如此,禅宗才得以突飞猛进。

近代兴起的人间佛教,也主张将神通与世间法相结合,反对将戒律变成一种纯粹为追求自我解脱而隐居的修行。太虚法师曰:所谓菩萨虽是超凡入圣界,但绝不远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耳,或尚不外道,二乘”(法方:《人间佛教史》)。“世间法皆是佛法,但佛法非佛法。知此,则读任何经。”多年来所提倡的基本观念和思想,所谓“庄严国,利乐亲情”,就是要采取四相的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祖国是佛教徒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台湾佛教界近几十年来大力提倡。生而入世,如星云法师说:“在家出家容易,出世难,入世容易,但入世难。”基本立场和观点。

天龙八部 佛家思想_佛家的思想_佛家出世思想

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特征看,禅宗和近现代人间佛教重入世、重现实生活的思想特征,无疑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更准确地说,它是儒家与佛家的融合。家庭思考的结果。对于这一点,现当代佛教界的许多领袖不仅毫不掩饰,而且一再强调。例如,现代人间佛教的倡导者之一太虚法师就非常重视儒家思想的历史作用。据有关资料记载,太虚的人对“四书”、“五经”、“老”、“壮”、“巽”、“墨”乃至康(有为)、梁(启超)、颜(福)。 )和张(太炎),他什么都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儒家的伦理学尤为精通并深有体会。他认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的主流一直是儒家思想。张尔君讲完”)。他多次指出,儒家和佛家的伦理道德不仅没有“间断”,而且相互协调,甚至“相融”。因此, “儒佛相敬,相消相毁不宜”(《安排僧伽论》)。在太虚的许多著作中,他一再强调孔子是最重要的基本思想。骑在人身上的圣人太虚大师谈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个重要现象很值得思考 ,儒家可以作为佛教的基础,尤其是“人间佛教”,认为儒家是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主流。同时,这种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人间佛教”“最适合各国提倡”,并诚恳地告诫西游学者,人间伦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道德应该是“铺天盖地”、“延伸到世界”的。可见太虚崇尚儒家道德。

如果说儒家思想对现代人间佛教的深刻影响是佛教儒家化的结果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现在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这种儒家思想改造后的佛教能够成为主流唐宋以来的中国佛教?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必须先回答为什么儒家在中国古代能够繁荣几千年?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主流?如果我们审视中国古代数百种思想流派,儒家只是其中之一。其历代代表人物未必比各家强多少,思想不是特别博大精深,制度也不是特别严谨,但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适应当下国情和国情,他们提出的命题能够,这是儒学成功的根本原因。唐宋以来禅宗所倡导的人间佛教,以及近代以来的人间佛教,亦是如此。虽然它的思想没有天台、唯识、华严等宗门那么博大精深,也没有非常严谨的思想体系,但可以为绝大多数人所用。为人民乃至士大夫所接受,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根本原因之一是儒家化的佛教思想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从而为其普及和传播奠定了基础。从理论上讲,这种现象是“一个国家的理论实现程度,取决于该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论》)。

当然,禅宗和近现代人间佛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不排斥人间佛教在佛陀中的源头。释迦牟尼之所以创立佛教,是以生命为基础的,他所说的佛法也是针对人世间的生命。无论是四圣谛还是十二因缘,起点和终点都是生命。就大乘佛教而言,人间佛教对生命和人性的重视,更符合大乘佛教对世界的关怀和对利他主义的重视。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本质没有改变,都是属于佛法的。所谓“归元无二,方便多”,也就是所谓的。

此外,就其基本点而言,人间佛教也符合世界宗教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审视西方宗教,近几个世纪以来,它也一直在向着关注生命、关注世界的方向发展。比如基督教新教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要拉近人与神之间的距离,消除人与神之间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让基督教更关注现世而非天国。基于此,近百年来,基督教逐渐向人性化、伦理化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太虚法师所谓人间佛教“也是最适合各国提倡的”,是终极理论。

佛家的思想_佛家出世思想_天龙八部 佛家思想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