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讲“空”,空得是什么?就是自性
大乘佛教讲“空”,空得是什么?就是自性
本文是2019年1月净名精舍主办的年度论坛上的演讲纪要
“自性”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概念。大乘佛教讲“空”,空得是什么?就是自性!搞清楚自性这一概念,才能知道学习以及修习佛教的道路上,要对治什么。
一、婆罗门教的“我”
早期佛教文献以巴利语五部经藏,以及汉译的四部阿含为代表,“自性”(梵:svabhāva,巴:sabhāva)一词在早期佛教文献中极为罕见,而且少有的几次出现,也不是一个专有概念,不是像后来的大乘佛教那样的用法。然而,早期佛教并非没有与“自性”相关的讨论。
早期佛教文献的思想核心是“无我”,一般认为,这个无我是“人无我”。而大乘佛教则在人无我的基础上,还主张“法无我”。在大乘佛教中,“法我”又称为“自性”,这个自性就是万法(万事万物)的法我。那么可以说佛家无我思想,“人我“就是人的自性,就是生命现象的自性。所以,梳理早期佛教的“人无我”大乘佛教讲“空”,空得是什么?就是自性,对我们理解自性是很有帮助的。
在讨论早期佛教的“无我”思想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佛教提出无我有什么样的思想背景?这就需要我们简要地梳理一下印度的宗教哲学的思想渊源。
一般认为印度的思想源头,是最早可溯至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文献,主要主张敬奉神祇,祭祀万能,而人存在的意义,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外求于神。对于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在《吠陀》中虽然有一些萌芽,但并不十分显著。约在公元前800年前后,印度思想界开始对《吠陀》所指示的道路进行反思,开始以人为主体思考宇宙人生的普遍真理。于是,这时的印度思想界有一次解放和喷发,形成了两大思想阵营,一个是以《奥义书》一类文献的大量涌向为标志的婆罗门阵营,打着拥护和研习吠陀的旗号来反思、发展甚至是肃清吠陀的思想。另一大阵营就是沙门思潮,直接对吠陀进行批判,推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实践体系。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是沙门思潮中的一支,其提出的“无我”的思想,与婆罗门教思想针锋相对。这是因为,“我”是婆罗门教的最根本主张。
“我”(梵:ātman),就是自己,自我的意思。根据印度传统语源学的解释,ātman源于动词词根√an,是“呼吸”的意思,它的词义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呼吸至生命,而后身体、自我、灵魂、主宰这样一个转化过程。
| 奥义书中四位之我 |
《唱赞奥义书》中,对“我”进行了抽丝拨茧、层层递进的追问,分成了四个层次,即①身体、②梦中意识、③无梦睡眠的主体、④最高之我。前三个层次分别被以有生灭、有痛苦、无知觉等原因被排除,最终归于第四层永生不朽的主宰生命之我。
由此可以总结这个最终最高之我的基本特征:第一,它是一切存在的根本,而且是永生,常一不变。第二佛家无我思想,是生命的主体,是根本因,是一切运动的施动者,一切认知的发出者。
| 为什么要追寻我 |
为什么婆罗门先贤们要不断追寻这样一个我?为什么要给“我”制定一个这么高的标准,既要常一不变,不随物质和精神的波动而波动,又要能发出统领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让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的思维认知。人的生命现象充满了变化,但我们总觉得这些物质和精神现象之后总是贯穿着一个不变的东西,是同一个“我”孕育生长,最后还是这个“我”走向死亡。这就是我们思维的主语,主语就是统领行为大乘佛教讲“空”,空得是什么?就是自性,贯穿行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动作主体的动作。我们认识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要先标定它的存在,而如果这个标定缺乏真实的存在作为支撑,就是一个错误标定,那么以它为基础的所有认识都是错误的,都是无效的。
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哲学,甚至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都是类似的思路,就算是一个没有任何哲学思考的人,也还是这样一个思路,只不过他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奥义书》揭示出来人类思维的基本原则,是很有见地的。只不过,他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人类思维的这种基本原则肯定是符合事实的,世界上一定有一种既常一不变又有无穷妙用的本体。而我们之后要讲的佛教,就是要否定这个预设。
| 如果没有我,还有什么 |
这里我们再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主张有我的婆罗门来说,假如没有了第四层的“我”佛家无我思想,还会存在前三个层次的物质、精神现象吗?这个问题很关键。我认为,婆罗门主张的最高之“我”,就是为了给前面三个层次的物质、精神现象找依托,而如果没有了这个终极的依托,在他们看来,前面的现象就都不可能存在。
如果把物质、精神的生命现象用“人”这个词来概括的话,婆罗门教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
有人,就得有我。
那么反过来他们也会承认:
没有我,就没有人。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22佛教思想的核心戒定慧,其起源与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影响
- 2024-07-22佛教思想主张众生平等,业报轮回劝人弃恶从善
- 2024-07-21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教义角度的归纳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红木家具与工艺品: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佛教渊源
- 2024-07-18佛教文化中的因果定律:善良是否有回报?
- 2024-07-17七步莲花:佛陀的诞生与佛教的起源,探寻古印度的宗教奥秘
- 2024-07-17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心理学研究揭示行善能延长寿命
- 2024-07-17慈悲为怀与因果报应:探索佛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2人生迷茫时,佛教智慧能否带来解脱与快乐?
- 2024-07-05佛教养生理念与方法:修心养性,从心开始,追求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