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讲“空”,空得是什么?就是自性
“自性”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概念。早期佛教文献的思想核心是“无我”,一般认为,这个无我是“人无我”。而大乘佛教则在人无我的基础上,还主张“法无我”。在大乘佛教中,“法我”又称为“自性”,这个自性就是万法(万事万物)的法我。在讨论早期佛教的“无我”思想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佛教提出无我有什么样的思想背景?
从人类文明本源出发,重塑你的认知,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
这个东西在中国原始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一切神学和宗教文化的基本追问。它是东方农业文明血缘组织传统和西方宗教哲理系统两者的汇合和强化体系,因此构成一种极具压迫力的和稳定性的社会文化结构。因此儒教极具建设性,因此儒学始终是中国的国学、国教,但对应的就是老庄文化。所以你会发现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强烈对立,道家学说主张出世,游...
本文拟对佛教因果观念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行初步探讨
因果观念是佛教所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是佛教哲学的基本内容。具体来说,佛教早期的因果观念主要体现在其缘起理论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中,缘起理论是针对婆罗门教的梵一元论提出的,因果报应的思想则是在吸收改造婆罗门教的因果报应思想的过程中提出的。这种理论直接与轮回转世或因果报应的观念联系起来,体现了佛教哲学的宗教特性。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怎样一个人,最后到哪里去了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比如,当代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就认为,老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他们是从印度留学回来的“海归”,回来后创立了道家学说。朱先生认为,“老子们”在中国活动的年代,也正是印度沙门运动兴盛的时代。总之,这种观点认为,老子及其学说的源头,来自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