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

(每日一题)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

163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李琳(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济南)摘要:佛家通过禅定训练获得“般若”智慧,借此反观自身清净本性与本来面目,在空问的去蔽中成全一种审美适意的本真生存状态;佛家通过禅定训练获得瞬间。颁悟”,借此恢复自身心理的完整性。在时间的凝聚中体悟物我合一的永恒生存境界。佛家禅定般若的训练方式为现代人提供了去除精神与物质对立关系、恢复心灵本真状态、保持精神生态平衡的全新途径,值得现代社会进一步探索与反思。关键词:禅定般若顿悟精神生态平衡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252(2010)01-0163一嬲佛家中的“禅定”(),可以翻译为“思维修”、“静虑”、“摄念”或“冥想”。《六祖坛经坐禅品》对“禅定”下过定义:。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日定禅内定,故名禅定。”主要指主体通过内在的调心训练来集中思绪、平衡心理,以此来探究宇宙奥秘、反观真实自我的状态。“禅定”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其间主要经历摆脱现实欲念后获得的喜悦之感、喜悦之感过后的身心自在的体验、进而净化为自然平和的精神、直至最终达到主体超然澄明的状态。由此,“禅”于“定”中既能产生一种超越性的生存智慧—般若智(每日一题)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也能获得无念为宗的瞬间顿悟状态,以此来尝试解决人们现实中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实现人们由向外求于物到内调于心、由奴役自然到融人自然等一系列的转变,并对人们精神生态的平衡与治疗起着积极作用。

可以说,“由古代东方先民发明的禅,在释迦牟尼和他上百代无数徒裔的宗教实践中流衍弘传,被作为彻底开发自性潜能,解决人与自然之根本矛盾,达到永恒幸福的涅椠彼岸的途径,作为人如实认识自己,实现‘人的革命’之道,集中表现出远东精神文明的神髓。”收稿日期:2009一ll—lO者简介:李琳(1981一),女,山东临沂人。讲师,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哲学研究。陈兵东方文明与佛教禅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28万方数据164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1期一、空间的去蔽:“般若智观"后的本来面目“般若”是佛家所推崇和运用的根本智慧。“般若是智慧。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坛经》)佛家主张,人类用来构建概念、预设逻辑的知性能力只是一般的智慧,是“分别知”、(《肇论》);而“般若智”则运用“无知,故无所不知”(《肇论》)的方法,通过去除主体感觉与思维的屏障来通达自身的本真悟觉,为佛家提供了一种观照生命的全新视’角,因而是“圣智”(《肇论》)。佛家善于借助“般若智”的观照,使万物在“于相而离相”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其“非相之相”的本来面目。这一点在禅宗这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禅师们素以洞见世间万有的“本来面目”为旨归,试图恢复事物因受人类后天知识理性浸染后而丧失的真实本然性。有鉴于此,佛家认为回复众生原初面目的方法之一,就是彻底消除主体意识中原有的概念与逻辑的痕迹,打碎知识理性的束缚,超脱现实关系的对立,于自身心灵静谧处开启般若智慧与超越生存的大门。慧能大师就说过:“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坛经》)临济七玄认为:“出善知识前,知辨得是境,把得抛向坑里。”(《五灯会元》卷11)更有甚者公开宣称:“我此禅宗,从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黄蘖希运禅师传心法要》)等等。诸如此类的公案都一定程度表述着“般若智”如何打破原有的逻辑关系,中断后天的思维定势,并以此获得“非思量”的、超越时空的本真体验。除此之外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佛家认为语言也会成开启“般若智”的障碍,因而不再执着于语言上的清晰度,而转求亦此亦彼的语言模糊状态,尝试借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坛经》)的扫相方法,来达到“说似一物即不中”(《五灯会元》卷3)的语言旨归。他们强调“妙道之言,岂可以文字会”(《五灯会元》卷14),主张“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坛经》),试图达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黄蘖希运禅师传心法要》)的境界,从而将道家的“得意忘言”和玄学的“得象忘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铃木大拙屡次用“反逻辑”、“反理性”来界定禅宗语言的特点,而傅伟勋则认为,禅宗的语言应该讲成超越逻辑或理性而不为逻辑或理性所限制,而不应是违反逻辑或理性,因为“在意识或分别智活动的日常世界里,人人顺从逻辑或理性,是一个普遍而必要的条件,否则知识无以构成,语言无由使用。在禅智或般若智运行的彻悟境界,禅者的心性乃从逻辑或理性的思维限制解放出来,自由自在,绝待透脱。”因此,佛家善于运用“般若智”的意义就在于,他们试图将生命主体从纯然的逻辑理路和知识理性中解放出来,用超越性的生存智慧去反观人心原有的本性,洞见自然万物的大化流行,在毫无遮蔽的空间与境界中获得自身生存的本真性与适意性。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掸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第336—337万方数据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165佛家回复众生原初面目的方法之二,是不再用理性肢解的态度来对待自然万物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尤其是对“真如”、“佛性”等这些有关整体存在的现象,由于它们“玄妙难测,无形无(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宗镜录》卷22),故而更应该运用整体性视野来加以观照。因此,祥修之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般若智观”的整体观照而达到的“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17)的阶段。

明朝的憨山大师,每日在独木桥上锻炼。最初听溪水之声宛然,但时间一久,唯有动念时能听到水声。其后,大师在独木桥上静坐,忽然间不再被声音和色相所障碍,而是借助于般若智消除了自身的所有疑团,并获得了当下开悟。阿部正雄认为,在此种境界中,山水在其总体性和个体性上揭示了自身,而不再是从我们主观性立场上看到的客体,众生由此达到了自性的最高状态,复归了自性的“本来面目”,复归了“父母未生你前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佛家通过持续性的般若禅修锻炼,在心灵意识的层面上,可以彻底消除“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消除万物间的一切差等、分别、执着,消除现在、过去与将来的时空分割,从而使个体能够达到意识与心灵体验的深度,在澄澈去蔽的空间中开显自由透彻的人生智慧境界,并最终获得人生的解脱与超越。对此,铃木大拙评价道:科学的方法是杀死物体,分割其躯体,然后又把各个部分集拢起来,试图再造出最初有生命的机体,这实际是完全不可能的。禅的方法则是把生命按其活生生的形式来理解它,而不是把它砍成碎片然后再通过智力活动来恢复它,或抽象地把碎片胶合在一起。禅的方法是把生命保存为生命。不用外科手术刀来触及它。总的来说,佛家由于看到了知识理性对生命活力的桎梏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故而强调般若智慧只能在回归“佛未出世以前都无一切名字”的原初状态下才能获得,因此他们特别推崇婴儿之心。

如《五灯会元》卷5中道:“十六行中,婴儿行为最哆哆和时,喻学道之人离分别取舍心,故赞叹婴儿,可况喻取之”。又如:“汝不见/bJL不解看教?及至长大,便学种种知解出来,不知总是客尘烦恼”(《五灯会元》卷5)。在佛家看来,只有婴儿之心才是未被世俗沾染过且能够超越对象性思维模式的本 真存在。佛家以此来召唤人们通过“般若智观”的方式远离逻辑思维,远离分别取舍, 投身到宇宙人生的直觉体验中,豁显个体本真存在的“真常境界”(《禅宗语录辑要之 宏智禅师广录》)。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够体会“山僧近来非昔人也,天是天地是地, 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所以迷情拥蔽,翳障心源,如今别也”(《古尊宿语录》 卷27)。唯其如此,才能够理解“直下摆脱情识,一念不生,证本地风光,见本来面 9)。佛家运用“般若智观”来追求众生清净本源与本来面目的方式,与老庄的“观道”一样,都是着力于追求物我合一的境界,却又较其有着更为深 [日】阿部正雄著,王雷泉、张汝沦译‘禅与西方思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年.第9—20 万方数据166 敦煌学辑刊 2010年第1期 层的生态审美价值。这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谓的本真性“存在”,即“人是这样一种存在 物,这种存在物的存在是通过存在的无遮蔽状态的敞开的内在性,从存在出发,存在之 中标志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海德格尔所思考的“存在”,已经十分接近于佛家运 用“般若智观”所达到的无蔽的“空”。傅伟勋认为,这实际上是西方“学问的生命” 转向东方“生命的学问”的一大契机,而禅宗从一开始就站在“生命的学问”立场, 肯定本然性的真实殊胜,鄙斥非本然性的愚昧状态,而在生命存在及其价值取向上明确 主张,我们必须彻底转化实存的非本然性为本然性,还出我们超越世俗世间的“本来 面目”。另外,佛家在追求本来面目的过程中,拒绝运用任何概念和逻辑的做法,与 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也颇为类似,都是在悬置传统经验知识与理性判断,运用直觉或直 观来把握事物本质,反对主客二分,回复本真存在。换句话说,佛家给我们指明了一条 超越个体生命局限、如实知见自身本来面目的诗意化生存道路,即剔除功利性眼光来看 待事物,不再用抽象的概念来局限事物,而让自然与本性保持在我们心最初现起的那个 样子,就是最生动、活泼、且颇具美感的,并最终成全一种审美适意的本真生存状态。 二、时间的凝聚:“无念为宗"后的瞬间顿悟 与印度佛教主张人要经过戒、定、慧方能成佛不同,中国禅宗认为由予人心本来清 净,凡夫与佛的质变环节就在“悟”的一念之间,只要拨去主体的无明迷障与妄念, 就能于空寂之心中顿悟成佛,即“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坛经》) 。

而单从 “悟”的字面上看,当“吾”的现实状态与吾“心”的本真状态达到统一之时,禅悟 就可能作为生命的觉醒境界瞬间出现。在此基础上,慧能提出了“无念为宗,无相为 体,无住为本”(《坛经》),重视通过“无念”、“无相”的修行而达到对“无常”、 “无住”的刹那体悟,实现对“真如本性”的瞬间显现,并使人生获得短暂观照下的不 朽。在这个问题上,其他禅师如大珠禅师也有着类似的论述:“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 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顿悟人道要门论》);三祖说:“一切不留,无可记 忆,虚明白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信心铭》);黄檗禅师说:“世人 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见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 现。”(《传心法要》) 可以说,“悟”是佛家禅定训练的重要方法,是佛家思想的精髓灵光所在,也是佛 家自身生命转换、觉醒、飞越的重要突破阶段。在禅师们的理解中,“顿悟”可以用来 打破一切妄念臆想(每日一题)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因此重在“穷心路绝”(《无门关》),“不于境上生心”(《坛 经》);“顿悟”可以用来透过万有的假象观照真实,因此重在“即真”(《涅椠无名 [德]海德格尔‘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哲学译丛1964 傅伟勋‘生命的学问),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2 万方数据佛家的禅定般若与现代精神生态平衡 167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