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道教的学术思想,它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和悠久
道教界学习和继承南怀瑾先生的精神,就要将道教文化作出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内容内涵、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做出探索和创新,让社会各界认识到,传统的道教文化不止是存于故纸堆中、博物馆内、宫观殿堂的文化符号,也不是食古不化、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文化体系,而是不断与时俱进、具有鲜活当代价值的宗教信仰、文化精髓和生活方式...
佛家崇尚什么思想 南怀瑾老师:再好终究他是男人2019-01-21
那么佛教佛教相信命运吗?佛教是相信有命运的,但与道家的观点不同。佛家相信命运的存在,所以才有深信因果定律的存在。而佛教的因果定律也不仅于此,有通哲学,也有似通科学等等,在我们生活中,大自然万物中都有不同的观点。佛家怎么看待算命?我们从上方所说,佛教相信命运。曾有佛家信徒问生活禅者净慧法师,说社会上有些人算命算的很准,于...
南怀瑾老师:道家胜过儒家,原因之一是怎么回事?
在国际活动中与外国朋友来往时,常会发现他们喜欢道家胜过儒家,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容易让人觉得有压力。儒家承先启后,道家具革命性格儒家是不分老少,每一个人都可以共同学习的,道家则有一个限制,就是它只适合成熟的心灵,并且需要自己亲身去体会,无法只靠别人的教导来觉悟。
南怀瑾老师:佛教有“四大皆空”之说是指什么
我们都知道佛教有“四大皆空”之说,那么这里面的“四大”是指什么呢?有人认为“四大皆空”是指佛教修行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大圆满、大自在的般若境界。不过有的人却认为四大皆空是这样的,佛家讲四大皆空,四大是地水火风。空的一个近义词,可以叫佛性,也可以是《道德经》说的道。其实这些说法都有着共性,那就是说“四大皆空”其实是一种...
南怀瑾老师:崇尚自然的道家思想,土生土长深邃的大智慧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它首先提醒我们人类不应只知一味地往前走,无限度地追求人文创造乃至财富、成就、功名、利欲,因此,道家自然主义思想的一个内在意蕴,就是要批判和反省由文明进步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分离的现象,寻找一种人与自然重新契合的生存方式。
南怀瑾老师:道家和佛家,我们误解的可能更多
那么对于道家和佛家,我们误解的可能更多。我们再看佛家讲的佛是什么概念。道家佛家都不认为,这个宇宙是被一个神灵或者多个神灵创造的,这是根本的区别。但是在道家和佛家的思想里,没有这样的思想。道家和佛家对宇宙自然的看法,是坚决反对宇宙是哪一个神或者多个神创造的。如果我们把有神论和无神论对照来看,道家佛家是属于无神论,而不是有...
南怀瑾老师:中国现代佛学家南怀瑾曾经将儒家比作药店
中国现代佛学家南怀瑾曾经将儒家比作粮店,将道家比作药店,那么他将佛家比作什么呢?我们在开篇已经提到过,南怀瑾是将道家比作药店,将儒家比作粮店的。而孔孟的儒家思想,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之中被比喻成了粮食店。《论语别裁》中表示,佛家就像是杂货店。因此说佛家像是杂货店,样样俱全,而百货店是一直存在于社会中的,但是不是每个人...
南怀瑾老师:佛教与宗教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佛教与宗教的区别在哪里?佛教与宗教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B、宗教都有“排他性”,佛教没有,为啥?该书依据三乘菩提的内容概述佛法的大义,分略说二乘菩提、略说佛菩提、三乘菩提之异同、藏传佛教应成派中观思想、综论等几个篇章。
南怀瑾老师:什么是佛?“佛”是“智慧、觉悟”?
“佛”这个字,是梵文音译,是“智慧、觉悟”意思。佛也是人,不是神,觉行圆满就是佛,愚痴迷惑就是凡夫。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是帮助众生开启自性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三,什么是佛法?能够觉了宇宙一切万事万法的智慧和方法,就是佛法。四谛就是四种真理: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称六度,是佛教修行的六种方法:布施、持戒、忍辱、...
南怀瑾老师:修道功夫不外两途的方法与方法专修
心法为本,破执悟空,明心见性,此是修道之核心。至于用功之方法,可有千百种,如参禅、观心、念佛、持咒、数息等等,然总不外止观定慧,其原理相通,但选一与自己相契之法门而深入即可。静坐中所用的心法、所得的体验都可以扩展到四威仪中,将修行境界融入生活,打成一片,此为修道成功之根本诀窍。
标签: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