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深度好文)

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深度好文)
后世道家思想渗透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三、道家的哲学思想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日期:2023-04-10 人气:1393 阅读全文

南怀瑾老师:道家的养生、佛家的退世,道家是道

南怀瑾老师:道家的养生、佛家的退世,道家是道
老子从天地运行里面看到了道的存在以及圣人是如何按照道的运行而长久存在并且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气一元论”观点相应,至《内经》成书,“道”已从神化、玄化转变为物化。在人是良知,在天地自然是天理,在万物是道,在行是仁是一,在知是至善是性,在道家是道,在儒家是仁,在佛家是空性。道家的养生、佛家的退世,都有相通性。
日期:2023-04-07 人气:517 阅读全文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
道家讲“清虚”,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这时候的智慧自然高远,反应也就灵敏。佛法的基本道理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间法就是佛法,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这一点要特别了解,千万不要认为般若波罗密有一个特殊的智慧,会一下蹦出来开悟,很多人都有这个错误的观念。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
日期:2023-04-06 人气:195 阅读全文

南怀瑾老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看完你就懂了

南怀瑾老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看完你就懂了
所以,有人说,中国的文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儒家、道家、佛家的水掌握了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帮助你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处处受欢迎,事事皆顺利,从而成就卓越人生。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
日期:2023-04-05 人气:190 阅读全文

南怀瑾老师:中国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而其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适用

南怀瑾老师:中国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而其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适用
中国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其经典是四书五经,而其核心思想则是孔子的实用理性。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并不一定要人们自觉地认同和接受它,而更在于他成为汉民族某种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儒家思想(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士大夫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其伪崇高性和狭隘性。中国文化中的汉本位意识使这种崇高和狭隘发挥到了极点,每一朝代...
日期:2023-04-05 人气:397 阅读全文

在中华历史上远的不说,就近现代了大修行者

在中华历史上远的不说,就近现代了大修行者
近代大修行者系列,,这些人分别为虚云上座,张至顺老道长、吴云青老人、李洪亮大师、释永信大和尚、曾仕强大师、南怀谨等这些人是近当代大修行者、大证道者。
日期:2023-04-05 人气:253 阅读全文

南怀瑾老师:中年学道家的学习方式有道理吗?

南怀瑾老师:中年学道家的学习方式有道理吗?
那前两天我就听到了有一句话,说青年学儒家,中年学道家,老年学佛家,说这种学习方式有道理吗?【1】青年学儒家【2】中年学道家咱们说这个中年学道家,它的核心就是无为而治,【3】老年学佛学
日期:2023-04-04 人气:151 阅读全文

南怀瑾老师:修行成佛,最高境界成究竟圆满的妙觉位佛

南怀瑾老师:修行成佛,最高境界成究竟圆满的妙觉位佛
佛法教我们修行的方法,修行成佛,最高境界成究竟圆满的妙觉位佛。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
标签: 南怀瑾
日期:2023-04-03 人气:1069 阅读全文

南怀瑾老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南怀瑾老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的伟大在于首次提出了“道”这个贯穿整个华夏文明的唯物辩证哲学观。古代中国哲学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正反两个面,很可惜的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源,不然的话像波粒的二象性以及质量和能量的转换理论就被人类提前发现了。不过奇怪的一点是,对于善与恶这个问题,古代中国哲学家却始终有着极端对立的观点。那我就借鉴先人的思想,提出善恶同...
日期:2023-04-01 人气:773 阅读全文

佛学大师鸠:善护念,才不烦恼从何而来?

佛学大师鸠:善护念,才不烦恼从何而来?
佛学大师鸠摩罗什花费了极大的精力翻译了《金刚经》中的“善护念”三个字,其后多少虔诚的佛学信徒花了毕生的精力领悟这三个字,而真正悟透的人实在是少数。世间众生都只能自度,佛也只是自度成功的人,佛能讲述给我们是他们的经历和经验,最终造化尽在人为,入法门则需定力,因此“善护念”显得尤为重要。《金刚经》的根本佛理就在“善护念”这...
日期:2023-03-27 人气:36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