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谨就《法华经》如来藏与文化之关系,作一简要探讨
佛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人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产生深刻影响。《楞严经》则是如来藏的集大成,素称佛教全书、宗教司南,「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它是一种终极真理、终极哲学、终极文化,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是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核心内容。
列子是谁?列子著名的什么家周王朝时期著名学者
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列子》什么家派著作他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列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除老子、庄子外,...
中国哲学简史:本书,尚有拙著大《中国哲学史》
小史[1]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而其识其才,较之学术巨著尤为需要。本书小史耳,研究中国哲学,以为导引可也。欲知其详,尚有拙著大《中国哲学史》[2],亦承布德博士英译;又有近作《新原道》[3],已承牛津大学休士先生(E.本书所引中国原著,每亦借用二君之英译文,书此志谢。因...
:朱熹对佛教之“空”的批评与批判
朱熹对佛教之“空”的批评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空”,朱熹从儒家人伦纲常的角度出发,抓住佛教的“出世”思想行为不放,对其进行严厉的批判。朱熹指出,佛教的最高本体是“空”,是一切皆空,儒家的最高本体是“天理”,是一切皆实。在朱熹看来,儒家的天理包含着仁民爱物、民生彝伦、格物致知等方面的内容,佛教离开人伦日用的空理,所以是“空虚...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他认为美充满了东方哲思和东方智慧,是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徐教授说,儒家美学中具有“和谐为美”的审美理想。“卧以游之”等告诉听众儒家审美思想中的天地自然之和。“发乎情,止乎礼义”是人们熟知的一句话,徐教授说,这恰体现了第四种审美境界是审美主体的情思与理性之和。
2.佛学经典参悟生命、人生的句子无常,诸法无我
佛学经典参悟生命、人生的句子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有关于地狱生死轮回的诗词文章佛教在描述了生命的种种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生死轮回的生命观。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是无常无我的。古人对于生死的句2、道家及道教之生死观。与佛教有关的诗句有关佛教的诗句情不为因果,缘...
《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一书汇集了浙江大学哲学系
所以,神学和宗教哲学所注重的问题意识,始终无法通过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的取径获得了解。”这位朋友或有谬许,但无论如今是否仍有在对“宗教”观念缺乏深广了解情况下的众声喧哗,至少对我自己来说,儒学是不是一种宗教以及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宗教,的确早已不再是一个有待纠缠的问题,而是进一步从事很多具体研究课题的前提了。
西方人:不同文化的人民是如何看待某一事物的话的
看待佛教有很多方法,不同文化的人民有不同的观点,而我尤其认为我们该比较一下西方或现代的观点与传统观点的区别。因为以西方人的观点看,佛教是一种形象,而以传统的观点看,佛教又是另一种形象。其原因是佛教的重点是在内心的修持,而不是表面的实践。所以,如果我们近观佛陀获取知识的方法,我们不难发现,佛的方法和科学方法是非常相似的,...
以面向世界的儒学促进文明交流89篇选文
例如,著名哲学家张立文先生在《儒家哲学的现代价值》一文中通过阐释儒家的和合之境,表明哲学都在求索一定之道,“尽管道的内涵殊异,但天下的大势,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揭示了文明交流互鉴、相辅相成的学理依据,在一种文化对话的语境中勾勒了世界各文明之间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美好图景。
皎然的诗论中关于意境论的建构
摘要:皎然的诗论中关于意境论的建构不仅在唐代诗论中极具代表性,而且在整个中国诗歌理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其意境理论中,皎然将“缘境”、“取境”和禅之境综合起来论诗,对后世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昌龄的《诗格》引人注目地提出了“三境”说,皎然在继承王昌龄论境的基础上,吸收佛教的认识论,以禅之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