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今天上午,初冬的暖阳,驱散了多日以来的寒意,座无虚席的云龙书院更显得暖意融融。江苏师范大学徐放鸣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听众们一窥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对今人探求如何获得快乐的、充实的、审美化的人生产生启迪作用。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讲座伊始,徐放鸣教授首先讲述了美的奥秘的千古之谜,一场发生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美是什么”的精彩辩论,该辩论通过美女、母马、竖琴和精美瓷器等实例,得出美是有用的、美是善的父亲、美是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等等的判断,但最终两人辩论得出结论为:“美是难的”。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徐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游历经过,向听众们展示了维纳斯等雕塑之美、蒙娜丽莎等绘画作品之美、杨丽萍等舞蹈艺术之美,告诉听众美在古今艺术中的丰富形态。同时他还以一些后现代的“戏仿”、后现代建筑设计举例,指出古典艺术之美在当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此,他引出了讲座的主题“美是什么”。他认为美充满了东方哲思和东方智慧,是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和谐为美”的审美理想

徐教授说,儒家美学中具有“和谐为美”的审美理想。这一思想最早体现在史伯和晏婴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和实相生,同则不继”的观点中。他解释说,所谓“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同”则是性质相同的东西拼合在一起。“君子和而不同”成为具有辩证思维的生活智慧。在近现代的审美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生活中色彩搭配的和谐,30年代鲁迅与萧红在服饰的红黑配色方面就有很大不同,鲁迅认为红黑不相配,而今红黑色的服饰搭配则常常能凸显时尚化。再如,艺术创作和表演中的“混搭”现象,像反串表演。史伯还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他把以“和”为美提到很高的层次来强调,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传统。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继承了这种传统,并且发扬光大,在和谐为美的内涵中增加了“中庸”、“中和” 、“适度” 、“节制”等方面的观念,使它成为更加体现儒家思想特点的审美观。比如,孔子评论中国古代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评论《诗经·关雎》时曾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和”之四境界

对于“和谐为美”,徐教授认为“和”有四个审美境界,即天地自然之和,社会与艺术之和,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之和,以及审美主体的情思与理性之和。

在阐释第一种审美境界是天地自然之和时,徐教授举例说孔子弟子曾点曾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对此甚为赞赏,可以说曾点的这个观点就是孔子对天地自然之和的思想体现。此后,徐教授还以奥运开幕式上的“和”、宗炳 “卧以游之”等告诉听众儒家审美思想中的天地自然之和。

对于第二种审美境界是社会与艺术之和,徐教授指出孔子对文学作品的要求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温柔敦厚”“思无邪”“美刺”等,要体现“中和”“适度”的原则,这才能实现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和谐互动。

在讲述第三种审美境界是审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之和时儒家智慧为主题,徐教授选取《登徒子好色赋》以及《汉乐府集 · 陌上桑》中部分章句指出,审美的两条规律是:以美的效果衬托美本身和化美为媚,动态显美。

“发乎情,止乎礼义”是人们熟知的一句话,徐教授说,这恰体现了第四种审美境界是审美主体的情思与理性之和。他说,“以理节情”、“持人性情”,就是要在文艺作品表现情感与表现理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创造一个情与理相统一的审美境界,目的是更好地发挥文艺作品对人的陶冶、净化作用。

美善相乐的审美精神

“美是善的父亲”这一观点未必正确,但美与善,也就是审美感受与道德评价的关系是存在的,即美的必定是善的,而善的未必是美的。徐教授以杭州“最美妈妈”的人性光辉、雷锋精神与雷锋形象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他指出,儒家经典中对美与善的关系的讨论很生动具体,不是长篇大论的高头讲章,没有深奥的理论阐述,而是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在简洁的描述中给大家揭示美的真谛。他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说音乐中的美善相乐。他说《论语》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而孔子评论另一种音乐——《武》乐,“尽美矣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未尽善也”。

第二个例子是说“文质彬彬”的君子之美。“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徐教授说,君子之美,是“文”与“质”相结合的美,也就是美与善相结合的美,是现代人的文明形象之美。当今社会的“君子之美”的多样化表现,同样需要内化于心,外现于行;需要诚于中而形于外;需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比如姚明的公益形象;钱钟书的谢绝媒体。

此外,孔子还现身说法,遵循“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对于君子的综合修养和素质的要求,是君子之美的全面观察。

第三个例子是说仁者、智者的“比德”之风。徐教授举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一水一山,一动一静,山水之美象征了智者和仁者的内在美德和智慧风貌。

为什么“知者乐水”?徐教授解释说,因为河流无私地涌流,给予灌溉和生活之便,似德;所到之处民众得以生存,似仁;水流奔腾而下,遵循着自己的路线,似义;水有深浅变化,蜿蜒曲折,似智;波涛奔涌而激荡高山峡谷,似勇;水也柔弱细微,润物无声,似察;

水也能接纳污浊的东西,并且加以净化,似善化;还有水万折必东,似意,等等。可见水的形象蕴涵着德、仁、义、智、勇以及坚定的意志等美好的品德,所以智者愿意以水比德。

那为什么“仁者乐山”?徐教授说,是因为青山长在,滋养草木,飞禽走兽得以栖息;蕴藏的宝藏让人们取之不尽;高山峻岭横亘于天地之间,成为国家的边防屏障。这些益处恰恰可以象征仁者的品德之美,所以仁者愿意以山比德。

类似的“比德”例证还有“君子以玉比德”;屈原以“美人香草”和“橘树”自喻等。

“比德”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审美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实用”——“比德”——“畅神”。

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

人格之美的自我塑造

说到人格之美的自我塑造,就不能不说“亚圣”孟子,徐教授说,孟子具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自我完善的意志力,但不为当时的君主所用,曾被讥讽为“迂阔”。孟子的散文风格鲜明,滔滔雄辩,逻辑严整,有很强的感染力。 被列为古代经典“四书”之一。

徐教授说,在《孟子》中有一段话专门讨论人格修养的六种不同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第一层是“善”的境界:“可欲之谓善”是说人在行动中只追求“可欲”的,也就是可以满足人的合理欲望,这就达到善的境界了周易百科网,但是这仅仅是人格修养的初级阶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第二层是“信”的境界:“有诸己之谓信”,意思是说人在行动中处处都以自己本性中所固有的仁义等原则做指导,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而决不背离它,这就达到了信的境界。

第三层境界是“美”的境界:“充实之谓美”,意思是说人能够把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扩充到自己的容貌和行为上去,能够把内心的善在言行中表现出来,这就是美的境界了。

徐教授强调大家注意的是,美并不是人格之美的最高境界,在它之上还有大、圣、神三层更高的境界。

第四层是“大”的境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意思是人的道德人格不仅表现于言行,而且能光照四方,感召他人,因此他超越了美,达到了“大”的境界。

第五层是“圣”的境界:“大而化之之谓圣”,是说人能够以道德人格的光辉化育天下,感召万物,这就达到了圣的境界。

第六层是“神”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反而是神秘莫测的境界,所以是“圣而不可知之”的,一般人难以把握的境界。

徐教授说,透过这六层境界,我们可以明白,古代哲人对于人格之美的思考和实践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如今我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阶段,人们反而面临更多的道德困惑儒家智慧为主题,比如见义勇为的困惑;诚信为本的困惑等。

在孟子看来,人格之美的修养过程就是人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人自我要求,自我塑造的过程,没有人强迫你必须如此,而是你内心深处寻求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 孟子还现身说法,强调人要想获得人格之美儒家经典中的审美智慧:“美是什么”?,最关键的是要善于“养气”——“善养吾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徐教授说,就是“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就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的光明磊落之气。这种浩然正气其实就体现着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之美。例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由人格之美而产生的人格魅力,这是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儒家智慧为主题,比如“德艺双馨”就是对艺术家的人格之美的最高评价。

文/周桓星图/张长通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