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儒家由孔子创立,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崇尚礼仪教化,认为上天总是会帮助品德高尚的人,强调自我品德的提升,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以王道仁政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首先是治国理念,儒家治国理念的核心就是“王道仁政”,实行王道,推行仁政,重视礼乐教化。因为文明也好,人文也好,在儒家看来都是礼乐教化的问题,有了礼乐教化才可能有文明。如果没有礼乐教化,让一切随着人的本性走的话,社会就不可能是安定的。

儒家把推行礼乐教化当做自己最根本的责任,其实我们现在用的“文化”这个词最早是相对于“武化”来讲的。文化就是以礼乐来化导社会,武化就是以武力来化导。

儒家非常重视制礼作乐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在每个朝代相对稳定下来以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制礼作乐。所谓制礼作乐不一定是完全启用新制度,而是对前朝的礼乐制度重新审视一下,不足的地方要补充,把被破坏的礼乐制度恢复过来,然后再来强调法,强调刑。这就是儒家的治国理念,推行王道、仁政,重视礼乐教化,同时礼法并用。

“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政治制度

在政治制度方面,儒家整体来讲还是推崇封建,也就是重视血缘的关系,这是从西周开始的。到秦朝的时候,推翻了封建制,实行的是郡县制。郡县制就斩断了血缘。但汉初又恢复了同姓分封、护卫中央的封建制。以后,封建制虽然不断遭到批判,但是始终没有被完全废除。

其实,从汉代以后基本上都是封建制跟郡县制井行,到清代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亲王都有封地。亲王都是清帝王的同姓子弟,这种封地就是一种封建。同时,地方官员又采取郡县制。

既然不是单纯的封建制,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封建制度来描述整个历史呢?现在很多人已经提出来,用封建制来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恰当。但是,我觉得借用这个东西也是可以的,只要我们明白它的意思就行了,总的来讲,还是强调宗法的血缘关系。

儒家在政治制度上强调大一统。“大”在这里的意思是重视,以一统为大,以一统为最根本。这种思想汉代就有,董仲舒解释《春秋》,就认为《春秋》是重视一统,推行一统的。但当时讲的一统其实是正统的意思,也就是地位合法不合法的问题,跟我们现在讲的一统意思不完全一样。

另外,儒家思想也强调中央集权,这里面其实包含了法家的思想。我们讲古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建就是指宗法血缘,专制就是指中央集权。法家的代表韩非就说“要在中央,事在四方”,就是说具体做事的是地方,中央则要把握总的纲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大同与小康的社会理想

儒家的理想社会跟它的治国理念是相关的,是从不同角度思考的。儒家的理想社会当然就是大同世界了,大同世界就是天下为公。从儒家提出这个大同世界的理想以后,可以说这个理想就成了各个时代先进中国人共同的政治理想。

近代康有为搞戊戌变法的时候,他的理想就是大同世界。孙中山搞民主革命,追求的也是大同世界。所谓大同世界就是没有国界,没有种界,没有阶级的界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一个社会。这是比较理想化的。

儒家提到了大同也提到了小康,在小康社会里面,就是有分别的,有君臣、父子这样一些等级。荀子就主张面对现实建立小康社会。他认为,社会没有等级是不可能的,没有等级社会就会混乱。所以他强调要建立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群居合一的社会。

可以说,儒家的理想就是这两种社会,一种是有点儿空想的大同社会,一种是比较实际的小康社会。

“长幼有序,惟道是从”的人际伦理

在人际关系上面,应该说儒家是非常强调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这样才需要伦理建构。儒家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过去把前面四伦都看做是不平等的,谭嗣同曾经讲过,五伦里面就朋友这一伦是最好的,是平等的。我们可能也听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话,好像下对上只能是绝对地服从。其实原意上来讲不是这样的。

我们去看《礼记》,《礼记》里面曾经讲到,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考虑四个方面:人情、人义、利、患。它还特别讲到什么叫做人义,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就是说父亲要慈爱,儿子就要孝顺;兄长要非常善良,做好榜样儒家思想基本要义是什么,弟弟就要尊敬兄长。丈夫要义,妻子就要听从;年长者要讲惠,年幼的人才能够顺;君主要讲仁义,臣下才能尽忠。这完全是相互作用,不是单向的。

荀子就更明确地提出“从道不从君”的原则。就是说要按照道来做事情,不应该盲目地“从君”,所以才有汤把夏桀推翻了、武王把商纣王推翻了的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汤武革命”。

当然不能说历史上没有愚忠,没有三纲五常,但是从思想本身来讲,并没有要求这样做,因此历史上才有很多连死都不怕的谏臣。只要皇帝错了,就要进谏,哪怕皇帝把他杀了也要说,这些谏臣遵循的就是“从道不从君”的理念。

在现代人看来,也许这种做法太蠢了,但是这种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我们经常强调要做一个大丈夫,《孟子》里面讲要成为大丈夫,基本的条件有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的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根本准则。

有几句话我们都很熟悉,就是诸葛亮讲的“鞠躬尽瘁”,范仲淹讲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讲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可以说都是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人格的升华。

所以,儒家在人际伦理上强调有序有别,但是在有序有别中,又强调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总而言之,它体现了一种“惟道是从”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观念

在个人的身心修养方面,儒家强调以修养为本。从整体来讲,修养就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养成问题。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养成要通过教育,儒家强调教育,而且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受教育的开始,然后是学校的教育,还有社会的教育。但是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儒家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自觉性。

儒家强调修养是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也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把“礼”局限在所谓的封建礼仪上,而是把它扩展到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层面,那么我想在任何时候“礼”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其实一定的自律并不是要让我们做道德的奴隶,而恰恰是让我们做道德的主人。如果我们领悟到了,就可以从物质的奴隶变成物质的主人,从道德的奴隶变成道德的主人,这一切都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

这就是哲学里面的自由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只有认识了必然才会有自由。就像我们开车出去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如果你偏不遵守,那好了,你就一天到晚拿罚单吧。不光拿罚单还有可能被抓起来,这还有什么自由可言?但是,如果遵守了交通法规,车开到哪儿你都会感到很自由。

儒家修养身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安身立命。所谓的安身立命就是,使人能够在社会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达到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乐观而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

儒家的修养观决定了儒家的生活态度是非常乐观的。既然儒家的生活态度是非常乐观的,当然就非常珍惜生命。孟子曾说:“君子不立乎危墙之下。”明明知道墙要倒了,却偏偏非要站到那里,这并不能显出你的勇敢。不是说我活着就要怎么了不起,而是要重视现实,不回避现实,不沉湎于虚无的理想,而是要通过实践努力实现理想。

可以说,儒家非常重视人的努力,儒家有一句话叫做“尽人事,听天命”。“听天命”也不是消极的意思,而是指一件事情有时机成熟与不成熟的问题,时机成熟了就行了,就可以实现了;时机不成熟呢,可能一时还实现不了,但是不能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努力。因为努力实际上也是在创造时机,你没有机遇不能成功,但是这个机遇也不是坐等来的,必须要“尽人事”,只有“尽人事”才能够创造一些机遇,儒家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王道来化导天下的治国理念

舍生取义的价值观

把儒家的价值观念简单地归纳起来,就是要“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舍生取义”儒家思想基本要义是什么,也就是说要在奉献中实现自我,实际上这就是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问题。

在《论语》里,子路曾经问孔子,怎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成人?孔子回答他说:“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儒家思想基本要义是什么,亦可以成人矣。”见到利就要思义,遇到危险要能挺身而出,勇于承担;不管多长时间,只要承诺过的事,就一定要去实现它。孔子认为只要做到这三条,就可以算成人了。这也可以说是儒家对整个人生的价值观。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