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复旦大学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在复旦中学顺利举行
第三届复旦大学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在复旦中学顺利举行
西元2021年7月29日
2021年7月11日至7月16日,第三届复旦大学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在复旦中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50名优秀中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届哲学课堂以“为学与成人——儒家哲学智慧探秘”为主题,采取主题讲座、通识讲座、小组研讨及学生论坛等方式,邀请9位教授、6位硕博研究生参加课程指导,带领学生们展开了一场充满哲思的“为学与成人”之旅。
主题课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儒家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理解儒家思想,对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张汝伦、郭晓东、林宏星、何俊、吴震五位教授为中学生带来了五场精彩的主题讲座,带领同学们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的儒家哲学进行系统探究。
7月11日上午,张汝伦教授以“哲学的批判视野”主题讲座揭开了复旦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的序幕。张老师指出,哲学不容易定义,但哲学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基本的存在方式,这是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不同。强调哲学的思想特征是批判性,认为哲学真正的生命在于批判和反思,而这也是东西方哲学的共有特征。
但哲学意义上的批判不同于否定,而是更接近“明辨”概念,因为只有反思和批判才能让“熟知”变为“真知”。最后,张教授通过引用数位哲学家事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活经验,勉励同学们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反思批判的态度和哲学思维方式,不轻信所谓的“常识”,多看书多学习,不拘泥于记住基本知识,坚持真理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第二天上午,郭晓东教授为大家讲授了题为“仁与礼:孔子思想的解读”主题讲座。他通过齐鲁夹谷之盟中孔子的外交表现引入讲座主题,进而指出儒家学派的基本特点:道仁义、明人伦、重教化。接着他通过阐发萧公权先生的观点,强调礼是一种维系世道人心的制度和文化。
此外,他批判常见的错误观点儒家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申明孔子不是盲目的复古主义者。最后他强调了礼与仁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通过郭晓东教授明晰而深刻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仁与礼关系的理解。为仁与礼,意味着既要承认个人与社会的差别所在,从而不至于消解个人与社会,又要推己及人而融个人与社会于一体。
第三天上午,林宏星教授以孟子和荀子的对比为主题,进行了题为“秩序与方法:孟子荀子思想之比较”主题讲座。林教授首先指出孟子荀子的时代背景,孟荀所处的战国时代,群雄争霸,周天子威仪扫地,诸侯之君奔走而不能保其社稷者不可胜计。在面对这样一个混乱无序的时代,孟子和荀子同时提出了针砭时弊的药方。
孟子认为天下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诸侯不能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争于气力者必然会导致战争,因而劝说大国之君推不忍之心,行仁义之政,尝试用道德方式解决政治问题。荀子则直接从政治的运作规律下手,指出人性在没有公共力量进行制约的前提下将会不断的陷入欲望的扩张和争抢,因此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所以荀子强调的是圣王出世的作用,通过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对这个世界进行制度和伦理的改造。
林教授提到,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探讨具有极大的差异儒家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发展历程,但是这种差异能够在特定的视角下进行弥合。通过林教授的解读,同学们明确了孟子与荀子思想,尤其是政治思想上的分野,讲座后更是与林教授热烈地讨论有关孟子与荀子的人禽之辨等思想上的异同。
第四天上午,何俊教授以“程朱理学”为主题,向同学们细致地讲解了一场唐代中晚期启动的广泛的儒家复兴运动——理学。他强调理学的根本追求是在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的背景下恢复儒学原有地位。通过梳理理学发展史,指出理学的两个延伸方向是心学和性理学,前者以心来考虑道,后者将理据分析归结到人的性。同时,他阐述了理学将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义认证,将生命与宇宙万物结合为共同体。讲座后,许多同学就“如何理解‘存天理,灭人欲’”等相关问题向老师请教探讨。
7月15日上午,吴震教授承接何俊教授关于程朱理学的讲座儒家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发展历程,以“阳明学的思想智慧”为主题向同学们讲述了阳明心学的哲学思想。他从王阳明的生平讲起,以格竹事件、龙场悟道等史实,梳理了王阳明思想发展的历程,进而强调16世纪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文化的又一理论高峰。又以“心即理也”这一阳明学的第一哲学命题为始,论述了王阳明对于心即理命题的否定性表达和形而上学论证。
接着,他阐明了阳明学的“知行合一”思想,通过王阳明“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指出在一个行为过程中知行同时发生,并强调知行合一是被置于良知统领之下的,借此引出阳明学“致良知教”的思想宗旨。最后,他申明了阳明学在当代的深远意义之一,即公道公学的思想,并阐述了心学的现代转型。
通识课程
哲学关注人类至关重要的问题,围绕生活中那些根本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究,积累了大量具有启发性洞见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沈语冰、祁涛、徐波老师围绕心理、艺术、社会、文化等重要主题为大家带来了四场精彩的哲学通识讲座。旨在引导学生从哲学的方式看问题,提升中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思维能力。
7月11日晚上,祁涛老师为大家们带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通识讲座。由形而上学入手,通过讲解笛卡尔、黑格尔、贝克莱等人的哲学思想,介绍了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变,转而进入关于“哲学在实践领域中的社会性”讨论。以“鲁滨逊是否为孤独的个人”为问题导向,引导同学思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祁老师指出,岛上的鲁滨逊由于旧有的社会关系已经死亡,从这一点上看是孤独的;但由于他保留了来自文明社会的知识,仍具有社会性第三届复旦大学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在复旦中学顺利举行,因此他也是不孤独的。同学们围绕此问题继续探讨,对“旧有的社会关系死亡”提出疑问,认为岛上的鲁滨逊可以在头脑观念中继续构造旧有的社会关系。对此,祁老师做了进一步阐释说明,引发同学们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深入思考。
第二天晚上,徐波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场“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智慧”通识讲座,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他先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背后的鉴真东渡历史故事为引子,交代了佛经在中国引进、吸收和向外流传的累积过程。
他又以格义佛学的兴起与终结,从故事、语言、和哲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早期佛学与本土儒道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论题,他将道家“无”的概念与佛家“空”的概念相比照。最后,他以陈寅恪“凡新儒家之学说,似无不有道教或与道教有关之佛教为之先导”作结,为本次讲座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第三天晚上,徐英瑾教授以“认知心理学:思考的心理活动”为主题,研究哲学思维背后的心理根基,向同学们展现了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他首先指出思考的方法和原则是用逻辑学的知识去讨论哲学思维的构建。以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犯谬误的类型、犯谬误的原因等为问题导向,揭示人类非理性的根源,以影片《盗墓空间》为例,表明自由意志是一种标签。
最后,他又以斯多葛主义、皮亚杰等的观点,指导同学们应当如何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并热情地为大家答疑解惑。他强调,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发现一些抽象的思维对于具体生活的意义,以此提高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
7月14日晚上,沈语冰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宋画与理学”通识讲座。他以颜真卿的书法引入,指出颜氏碑帖遒劲充实的字形表现出孟子“至大至刚”、“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思想。通过引用孔子“志于道,据于德第三届复旦大学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在复旦中学顺利举行,依于仁,游于艺”,指出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间的关系。
接着,他将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一书中提出的“希腊奇迹”与方闻教授“汉唐奇迹”的提法相比较,阐明了中国艺术从汉到唐由正面律逐步发展对三维空间形象的理解,并以汉唐墓中画像砖的发展作为例证。
通过叙述程抱一教授关于儒、道、佛与写实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相呼应的观点,并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充满艺术感的宋代画作,再现了宋画的典型特征。尤其是置于黑暗灯光中的一副宋代游鱼图,让大家深受震撼。最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艺术哲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并解答了同学们对艺术哲学的诸多疑惑。
精读与写作
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认知迅速发展的阶段,专业的思维训练引导十分必要。对经典文献进行精细阅读、围绕观点进行论文写作是提升他们思想的主要方式。除了主题讲座和通识讲座,本次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特别安排每天下午进行阅读研讨与论文写作课程。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6位硕博研究生分组带领中学生对中国哲学文本进行精读,引导小组同学就相关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并指导他们进行论文写作训练。经过五天精读、研讨和写作训练,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提升。活动结束前,每位学员都以较高水准完成了一篇主题论文。
中学生哲学论谈
7月16日上午,中学生哲学论坛暨第三届复旦大学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闭幕式在复旦中学举办。论坛设分论坛和主论坛,分论坛由各同学在小组内部进行5分钟的个人论文展示报告,每组助教进行点评指导。
短暂茶歇后,复旦中学哲学特色班同学围绕“真理是否越辩越明”辩题展开了一场十分精彩的辩论赛。正方同学认为通过辩论能够增强真理的广度,强调真理越辩越明,反方同学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强调真理是一种客观存在,辩论的过程仅仅是对真理的认识,而人的认识受历史局限并不等同于真理。所以,真理不辩自明。
正方引用诸子百家围绕真理进行辩论的例子,再次重申真理越辩越明。反方三辩提出真理辩与不辩就在那里,真理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认识本身。双方你来我往,论证严密,语言诙谐幽默,为大家展现了一场充满哲思趣味的精彩辩论比赛,体现了复旦中学开设哲学特色班的阶段性成果。
最终,论坛共计评选出30篇优秀论文,8名同学论文获评一等奖,10名同学论文获评二等奖,12名同学论文获评三等奖。6名优秀论文代表在主论坛发言并展示个人论文观点,他们神采奕奕、侃侃而谈,展现了中学生的哲学思考和潜力。随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老师和复旦中学校长李秋明老师共同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
袁新老师代表主办方做闭幕致辞。袁老师高度评价了中学生们学习哲学的热情和努力,再次重申论坛主题“为学与成人”对于中学哲学教育意义,为大家更为详细地讲解了复旦大学和复旦哲学学院的各方面情况,并对复旦中学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刘学良博士对为期六天的中学生暑期哲学课堂暨中学生论坛做了总结,宣布活动结束。大家合影留念,在欢声笑语中本次暑期哲学课堂完美落下帷幕。
随便看看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