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第十一篇第9章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颜回极富学问,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颜回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历代儒客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会意字,大一结合,会其大无有二之意。

甲骨文的“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突出头部,以示人之顶颠。义同“颠”(头顶)。人至高无上的部位就是天(头),如两眉之间称为“天庭”。

王国维《观堂集林》:“古文天字本像人形。”金文更像人形了,仍突出人头。天字上部象征人头部分的圆点,小篆变成一横画。

“天”字本义是人的头顶,又表示人的头顶上方、日月星辰所在的太空苍穹。也就是自然界至高无上的部分。

中华传统关于对天的最早解释,在《简易道德经》(又称《简易经》,作者无可考,齐家数代家传之宝)有所记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

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

《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古代哲学,只是九重。”

刑天指神名。如《山海经》:“形(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天山即祁连山。

《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上天给予人间阳光雨露,所以古人把天当作是最尊贵的。并形成了“敬天爱人”的思想。

在中国传统的伏羲传说中,就蕴含着“敬天爱人”的思想。有人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古代哲学,伏羲对于易道的朴素思考,源自“敬天爱人”四个字,伏羲教育后世子孙,要敬天爱人。

天地间万物的运转皆有其规律,人与天地规律相契合,才能让人过得更好。这正是后世所说“道法自然”的道理。

周王朝建立后,总结桀纣失国的教训,迅速确立了民本德政的思想和国策。他们认为,上天可以在统治者有德的情况下给予天命,也可以在失德的情况撤回天命,转给别的有德者。

统治者必须谨慎地认识和理解天命,并通过礼乐来发扬和实施让周获得天命的“德”,也就是“以德配天”。孔子曾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古人又认识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即上天并不直接向人说话,而是借着人民来表达意思和施行选择。

于是,这种德性政治最后的落脚点,自然而然地由“敬天”转到了“爱人”,由“以德配天”过渡到“保民而王”。

也就是说,周朝民本德政的核心在于,通过让人民实现安居乐业来彰显他们所具有的“德性”,并在“天命”之下,通过实施以“德性”为基础的礼乐措施,完成代天理民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从而通过民安保证国泰。由此,这种德性政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厚利民生。

“敬天爱人”作为中国儒教的基本思想,对于东南亚各国的影响非常深远。

全文理解为: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要亡我啊!上天是要我的命呀!”

儒分八家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古代哲学,其中之一就是颜氏之儒,主要特点是:安贫乐道,特别下功夫实践孔子的仁德思想。这也说明了颜回在世时是有开班收徒,让自己的思想学说传于后世的。

颜回一生拒绝做官,志于“道”,一边教学一边帮助孔子整理古籍,成为孔子的精神寄托和人生伴侣。

《四书解义》曰:孔子上接文王之传,则曰“天将丧斯文”,下失颜渊之传,则曰“天丧予”。然则道统之绝续,皆天也!

日本的伊藤仁斋曰:此悼颜子死而叹学之将绝也!

颜师古曰:盖天生圣人,必有贤才辅之,今天生德于夫子,复生颜子为圣人之偶,并不见用于世,而颜子不幸,短命死矣,此亦天亡夫子之征,故曰:“天丧予!”

哲学家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认为,统治者首先要让天下统一思想。

当时可以提供选择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家,其中法家学说是最开始得宠的,结果法家让秦朝灭亡了,所以统治阶级是不能全部使用法家思想的。

墨家是肯定不能用的,因为墨家是主张使用选举制度来选举天子的,不管哪朝也不会赞成。

汉朝初期70余年推行道家思想,清净无为,任老百姓自然发展。结果国家强大,经济恢复,老百姓安居乐业,但是诸侯王势力也坐大了,北方边境的匈奴威胁也大了。这么看来,道家也不行。

比来比去,就只有儒家可以选择了。儒家提倡仁政,民贵君轻,它强调民权,忽视君权,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董仲舒把儒家思想给改造了。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

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这就是“大一统”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基础。

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

董仲舒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也就是说“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维护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

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那么,如何解释皇位的更换和改朝换代呢?为此,他提出了“谴告”与“改制”之说。

他认为统治者为政有过失,天就出现灾害,以表示谴责与警告。如果还不知悔改,就出现怪异来惊骇。若是还不知畏惧,于是大祸就临头了。

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

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正是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模式,达到“天人合一”。

他还认为通过祭祀能与神相沟通,使之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这种认识论达到了神秘的程度。

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宣称:帝王授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成为“天子”。

按照这个说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威,这是汉武帝最需要的精神武器。

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第十一篇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从此,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然,这里的儒术,始终都夹杂着法家思想,汉宣帝甚至公开承认,朝廷的制度本来就是“霸道和王道杂糅”。

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收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