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瑰宝
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瑰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孕育滋养出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滋养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精神,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绵延不绝、郁郁葱葱、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瑰宝
(一)传统文化是人性率真使然
传统文化是指来自真如自性,而传承不悖、真常普适,充满智慧的文化。其意有六:一是真源性,即其内容来自真实的原始,由本民族形成的自然公识,完全顺承宇宙人生规律的自然属性,有些内容如果经过所谓的发展或完善,则会失去其原有的真如实性;二是真理性,即其内涵完全与宇宙人生自然规律相符合,是自然属性的真实表露,是求真意义上的自然真理;三是恒久性,即其内涵不但具有连续性、完整性,而且是超越时间和空间,历久而弥新,永远不会失效;四是普适性,即其精神内涵适应任何不同时代的国家、地区、民族、党派、组织和个人等,是真正意义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精神感受,人性使然中国固有之学术以学科分是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对吗,历历可考,颠覆不破;五是融通性,即其本质不但能够适应融入一切文化,而且能够包容相通一切文化,圆融无碍,润物无形;六是实操性,即其来自真如实性,操守现实,只要肯遵循顺应,皆得其益,其受益多少随契入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上述六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传统是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固有之学术以学科分是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对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本民族的瑰宝,主要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一,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把传统文化中不好的糟粕剔除掉(例如:三从四德、风水学、算命等)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而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学,则是一国文化之学问的总称,直接来源于章太炎先生之《国故论衡》。始之清末,当时西方文化欧美学术进入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瑰宝,人们号为“西学”,在此相对之下,就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国学”和“汉学”。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主要包含着三大部分: 1、国学经典部分,2、国医部分,3、国艺部分。因此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是包含与被包含之间的关系。
关于国学经典部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儒家思想使人懂得礼仪、提高操行,在心胸、涵养、品行、教育、做人处事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现在全国的大中小学都兴起国学热。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部分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经典包括七个部分:经、史、子、集、儒、道、佛 。
“经”,原指网鱼时抓在手上的绳子(提纲挈领的作用),后来是指古籍经典。对所有传统文化能称作经的部分都归纳在一起,如:《易经》《道德经》《诗经》《孝经》。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通志》《三国志》《汉书》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但没有构成经典。儒家的《孟子》《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但还称不上“子”的这一批(类)人。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阳明全集》等。
儒道佛其实是三种思想(思想部分),而儒道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佛教为什么也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了呢?因为,现在世界上的佛教,很重要的分支就是禅宗,而禅宗就继承和借鉴了儒道两家优秀的东西,所以说:儒道佛都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部分。
儒、释、道文化与教育的关系:1、儒家文化主要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道家文化主要讲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佛家文化主要讲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所以,无论佛家也好道家也罢,庞大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对于人们有用,那就是人们真正发现了自己的内心!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用佛家思想唤醒人的本性,用道家思想发现人的特性,用儒家思想规范人的习性。儒释道三者相互兼容,相互影响!
关于国医部分:
国医即中国的中医学,是世界医学大家庭中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现存的古老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伟大智慧的中华儿女,在历经一次次的自然变化,地域迁徙的生存需求,战胜自然灾害和身体灾害以及战争灾难的过程中,积累并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从传承文化为背景的分类:以佛家文化为背景的佛教医学;以道家文化为背景的道教医学;以武学文化为背景的武医学;以易学为背景的易医等等。在这次中国抗疫战争中,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成为世界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国艺部分:
即: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指的“八雅”。它们每一个都代表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如: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以上三个部分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目前世界上分三大文化类型,即:1、以德国为代表的物性文化 2、以印度为代表的神性文化 3、以中国为代表的人性文化。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有三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五行相生相克,三是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要遵循自然界的法则,冬天到了,人要注重保暖:夏天到了,人要注重防暑,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五行相生相克,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有联系的,既相互依存又互相牵制,此法则也适用于所有人类;三是阴阳平衡,凡事过犹不及,阳光虽好,可如果太炙热,人也受不了;清水虽好,但如果地球全被水覆盖,人也无法生存,只有达到不偏不倚,才是最好的状态。这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世界文化的核心。而这些充分体现了祖先的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也是适合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思想要素。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历史的传承中吐故纳新中国固有之学术以学科分是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对吗,才能有所开拓创新。因此,弘扬和传承好我们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人的庄严使命。
二、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瑰宝,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古人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连自己的历史都没有了,连自己的老祖宗都忘记了,这个国家无论经济军事多强大,也是一推就倒的纸老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一方面,欧美文化开始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泛滥成灾,有相当多的国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有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不屑和恶意歪曲的态度,认为那是糟粕,是迷信,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有针对性地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讲话中,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的高度。
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重塑新时期社会道德,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其价值日益充分突显出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乃至主导性力量。如亨廷顿所言:“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依赖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里会有立足之地?”只有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次疫情就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
2020.03.26
作者简介:
顾天铎,河南省息县人,中共党员。信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国学讲师、河南省职教师资培训专家、信阳市优秀社科专家、息县拔尖人才、信阳市作协会员、信阳市“十九大”宣讲团的30名专家之一、社会活动家、公益性国学讲师等。现任息县职教中心国学讲师。主讲《论语》《道德经》等,累计在校内、外的国学讲座达1000多场、受益的人数都在八十万左右,深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