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

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

儒道理想人格分析及其启示

[摘 要] 在中国人的人格建构中,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同为轴心时代所生,但其精神进境却大异其趣,儒家讲入世行道,修、齐、治、平;道家循归隐求真,清静、无为,“与天地之精神独往来”。但在现实生活中,儒道互补,相生并济。儒道兼修,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共同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人生境界。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儒道两家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并在此基础上略议儒道兼修的理想人格。

[关键词] 儒家;道家;儒道兼修;理想人格

【中图分类号】 B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335-2

一、儒家理想人格简析

(一)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产生的根源。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正是我国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新旧利益阶层之间的冲突,政治上各国争霸战争不断,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这一社会政治局面,激起了孔子满腔拯救衰世的热忱。经过反复思考,孔子悟出了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动乱不止的原因。在他看来,礼崩乐坏的原因不是时代使然,而是由于人心的堕落,即文化断层、道德断层引起的。孔子好古,崇尚尧舜,认为统治者以德治国,百姓尊崇道德,社会井然有序,才是万民同乐的治世。也就是说,孔子主张从道德入手来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于是,在总结前人道德观的基础上,又根据当时的社会风貌,孔子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想的道德观,并试图在社会上推行。

(二)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内容。从理想人格的具体内容来看,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两类理想人格一直是世人所推崇的:一是圣王人格,一是君子人格。前者是儒家设定的做人的最高典范,后者是做人的一般范型。

儒家的圣人理想起源于孔子和孟子,发展于荀子及《礼记・大学》,完备于宋明理学。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圣人观,认为圣人代表了道德的极至。荀子明确提出内圣与外王是有区别的,并且强调“圣人”理想人格的外在的社会事功。内圣是主观的,外王是客观的,圣王人格应该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所以在他的论著中,大量出现了“圣王”一词,来代表其理想人格。在荀子看来,“圣人”的外王功夫,并非轻视内在的道德素养。相反,他认为修身是治国的前提,个人的心性道德修养比治国的事功更为重要。

“君子”一词在西周、春秋时,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君子人格都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养:重义轻利的素质,安贫乐道的风范,自强不息的精神,坦荡宽容的品性。

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

二、道家理想人格简析

(一)道家“独善其身”理想人格产生的根源。和孔子一样,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也生活于春秋时代。这个时代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哲学模式是怎样的那,一个极为显著的、反映时代特点的政治事实,就是坚持奴隶制的周王和各诸侯国国君,越是“有为”,越是积极干涉社会事务,结果越是糟糕。正是如此,老子才主张周王和各诸侯国国君都应该“无为”,任其自然,采取以柔胜刚的办法保持或恢复自己的地位。不仅国与国之间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当如此。在战争连绵不断的春秋战国时代,暴力压制理性造成了人际关系结构的险恶,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伤害其他人。在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的环境下,人失去了自己的“本真性”。为了让人摆脱这种险恶的处境,达到自我的本真,道家鼓励人们采取一种退守、抽离的策略,在险恶的人际关系中抽离出来,在艺术化的想象中适意逍遥。可以看山,道家处世的基调是“出世”,“独善其身”是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二)道家“独善其身”理想人格的内容。返归自然、物我两忘是道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道家反对改变事物的朴素本性,否定对自然过多施以人为的干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最重视理想人格真、善、美的价值,更强调三者的一致性,以真为基础,构筑超越仁义礼乐及一切世俗束缚的真善美的统一。要实现这一理想人格,就要通过精神修养,其方法是坐忘。做到忘物、忘己和物我两忘。从精神上超越个体的有限存在,忘掉生死的变化, 进入空虚的自然之中并与之合为一体。道家的这种修养方法乃是无欲、去智、体道的过程。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因而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自然性。道家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知无欲,质朴无华,如同婴儿一样,纯真而自然。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道家的这种“独善其身”并非完全脱离尘世,不问世事。确切地说,它是一种以退为进、以柔胜刚的处世方法。道家虽主张“无为”,但这并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或者说彻底放弃,而是要我们不要过分干涉事变进程,要因任自然,采取柔和的办法而不是用暴力去解决问题。道家主张退守、抽离,也不是说完全消极地放任自己,它是人们在对那种险恶的人际关系失望之后而选择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即在清静安详的环境中享受人生中的另一种乐趣。道家所提倡与追求的就是避免求索的焦虑,在宁静中享受世俗的生活。

三、儒道两家比较分析及其当代价值

(一)儒道两家人格观的对比分析

1.不同之处在于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首先,儒道两家处世的基调相反。儒家主张入世进取,道家主张“顺世”、“遁世”。儒家在看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烈社会现象之后,主张通过出仕来拯救天下。而道家则是看到在战争连绵不断的时代,越是干涉事变进程,结果越是糟糕,因此主张“无为”,因任自然。这样,积极进取成为儒家处世的基本基调,“退守”、“抽离”成为道家所一贯奉行的基本精神。其次,与处世态度相对应,儒道两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不同的。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也即“达则兼济天下”。首先使自己拥有完好的道德品性,然后通过出仕来使自己的完好德性发挥功用。与儒家不同,道家坚持的是“退守”、“抽离”,当社会与正义不能很好地维护和管理时,及时抽身,回归心灵的本真。

2.儒道两家理想人格观的融通性在于:首先,不管是“入世”还是“出世”,儒道两家都是从关注社会问题、关心民生疾苦的立场出发,目的都是要解决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社会问题,旨在建立一个“天下有道”、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其次,无论是儒家的“兼济天下”,还是道家的“独善其身”,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提高和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宗旨。儒家的理想人格强调“内圣”,要求人们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众多德目。道家追求宁静和自由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不参与争斗,怡养心性,保持心态平衡。二者都为人们加强人格修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总之,儒道两家的思想既有不同之处,也有一定的融通性。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以柔克刚,安时处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融二者为一体,成为千百年来国人所认同与追求的理想化人格模式。

(二)儒道理想人格观对现代人的启示:儒道兼修,外儒内道。儒道互补,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但在实际的人生道路上,儒、道两家思想的作用和地位却又是有区别的。从历史上来看,儒家居于中国文化的显层,也被认为是正统文化,道家则处于中国文化的深层,多数时候隐而不显,但却渗透到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儒家主导着人生的外在进取,道家则支配着人生的内在慰藉。因此,儒道互补、外儒内道、儒显道隐,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常见的一种人生态度。

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

外儒内道是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受儒家思想影响,富有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采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以天下为己任,以功业为目标;另一方面又受道家哲学熏染,适时地采取超然通达的人生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用儒家思想进取,用道家思想调节,“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洒脱自在,始终不失精神依托。

这种人生态度在现代社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只不过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今天我们建功立业的范围更广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哲学模式是怎样的那,不能再像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那样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这样一种形势,有利于知识分子走出千军万马抢挤政治独木桥的怪圈,从而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过程中,坚持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人生态度,入世而不庸俗,出世而不离群索居,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有极大的益处。

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下,自古及今,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中选择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具体到每一个问题上,中国人都习惯于或是以儒家的方式来处理,或是以道家的方式来解决,可谓逃儒则归道,逃道则归儒,出老庄则入孔孟,出孔孟则入老庄。儒道兼修成为中国人处世事、应进退的基本途径。探究儒道互济的人生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从积极进取与无欲无为的人生态度中吸取智慧,做到顺应时势,进退有度。做人本该积极,虚心学习,掌握本领,努力工作,创造价值,为社会多做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人们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勇于拼搏,积极开拓。儒家人生论给人以激励前进的动力,道家人生论给人以清醒、冷静、淡定、从容、达观的智慧,把这二者结合起来,人生就可以积极而不急躁,坚韧而不失灵活,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次,从见利思义与物我两忘的义利观中寻找平衡点,既享受现代物质生活,又更注重对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物质生活是人生的基础。追求物质生活的幸福,也是符合人性的。但人生又是需要有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物质生活享受,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儒家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记取道家“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箴言,也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时,保持一份对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的执着,也是现代人生所必需的。

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差异及融通互补

最后,从推己及人与顺世安命的处世准则中学习为人处世的艺术。处在当今一个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相关性更多,矛盾冲突也更多样化,如何正确的把握各种利害纠葛,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也更为艰难。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的思想,教导我们在应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时,应自觉地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替别人考虑,更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时还要记取道家以“无争”“无欲”“无为”的低调姿态去避免与矛盾直接碰撞,避免在矛盾纷争中两败俱伤,以求得全生、自保、安身、避险。做到既积极进取、虚心学习,又要顺应时势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哲学模式是怎样的那,进退有度,达到自身身与心的和谐,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同时推己及人,也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吕希晨.中国现代文化哲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2]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6卷[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高辰旭(1989-),女,河南开封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