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海蓝蓝2023: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关系

心似海蓝蓝2023: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关系

儒家为什么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思想而不是道家

文/心似海蓝蓝

2023.1.27

结合历史,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首先是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其次是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特色。

先秦时代,天下大乱,思想上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就连比较小众的墨家思想,也可以跟儒家思想分庭抗礼,互相辩论。孔孟思想,压根儿就没啥市场,先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王都铩羽而归。反而是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所采纳,纷纷开始了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法家思想,才是主流。为什么呢?

心似海蓝蓝2023: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关系

道理很简单,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巨大转型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周王朝衰败了,礼崩乐坏,诸侯国互相攻战杀伐,轮流争霸,兵凶战危,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政治腐败。急需一套思想来平定天下,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是社会内部产生了巨大分裂,新兴地主逐渐取代了没落贵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渴望,也必须通过战争手段,巩固本阶级的利益。只有法家思想,最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求。这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就是法家思想。

西汉初年儒家文化是不是一种管理哲学,道家思想才是主流,文景之治,都依照遵循黄老之术,与民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基本完成了恢复生产,富国强兵的战略构想心似海蓝蓝2023: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关系,又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要开启自己的征服之旅心似海蓝蓝2023: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关系,经略西域。他必须找一套政治思想,也就是意识形态能够满足他的野心,这才与大思想家董仲舒联合,珠联璧合,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格局。儒家思想,这才成为主流,成了官方意识形态。为什么?

道家强调的是无为,上无为,而下有为。这实际上是对君权的削弱,而汉武帝需要加强君主集权制,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当然不能再用道家了。而他所谓的儒家,也不是原来的儒家思想了。因为,儒家强调的是德政,修文德以来之。所以,他把儒家的道法、心法,偷换成了儒术,变成了一种君王驾驭百官的统治术了。利用文官来打理朝政,提供后勤保障,你们不是爱民如子吗,好呀好呀,你们就去管理老百姓吧,我好腾出手来打仗,南征北伐,干掉匈奴,再干掉南越,扩大版图,增加人口,开展贸易。

如是,从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就被统治者,巧妙的利用了,不蛋失去了儒家思想的原味,反而成了一种君主集权制的意识形态和统治工具。同时,儒家思想也符合整个农业文明,社会发展的需求。怎么说呢?

心似海蓝蓝2023: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关系

秦帝国统一中华之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政治、经济、法律都是同一套。建立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手段,也就是郡县制。汉高祖刘邦,短暂恢复了分封制,很快就又消灭了各个分封的诸侯王,还是沿用了郡县制。这就已经不是封建制,而是直接跳过了封建制,进入了君主集权制。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业文明的生产与发展。秦国的强大,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可以集中劳动力,兴修水利,扩大农田面积和产量。农业发展好了,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才有实力组建军队,保卫自己的国土,也就是守护帝国的安全。军与民,与统治阶级,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道家思想,主张的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思想,是不可能被统治阶级采纳的,而且也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儒家思想,不蛋可以安民,还可以提供知识分子,给国家行政机构输送人才,参与政治,帮忙治理国家,形成一个全国统一思想的官僚体系和机构。而且可以经过改造,也就是两汉经学与谶纬之学,把儒家思想变成统治工具。让这些知识分子忠君爱国,爱君王,也爱百姓。实在是一举两得,三全其美了。它符合农业文明的生产活动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统治阶级,也就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中国历朝历代的黄帝,其实都是最大的地主,天下的地,地上的人民,都是他的私有财产。这才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作为垄断地主,光有地不行,需要有人帮他种地,才能有收益。还得有人帮他管理这些种地的农民,也就是知识分子,官僚士大夫阶级。

皇帝——官僚——农民——手工业——商人

心似海蓝蓝2023: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生产关系

这就完成了一个农业文明国家、社会的整体战略设计和布局了。所以啦,儒家思想成为主流,主要是因为我们是个农业文明,同时也是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特色

儒家思想,本来就是没落的贵族,在奴隶制与封建制转型期形成的。孔子本人,当过小公务员,还当过鲁国的司法部长。他既了解民情,懂得治理百姓儒家文化是不是一种管理哲学,同时,也看出社会整体发展趋势在朝着中央集权的帝国发展。整个知识分子,也就是士这个阶层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当官。充当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缓冲地带,一方面辅佐君王,另一方面教化百姓。

知识分子,都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他们失去了土地,没办法养活自己,人总得活下去吧?肿么办?设计一套君王与百姓都需要的思想出来就行了呗?既找到了饭碗,背靠君王的权力,又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一石二鸟。

所以啦,儒家思想,它其实也是一个战略上的布局,给天下读书人创造一个捧饭碗的机会。实在没招儿了,人家不用你,不提拔你当官,还可以搞搞教育,收点学费,或者编几本书出来,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取悦君王。

如是,儒家思想,其实是一种仆人式管理,是一种服务君王,也服务天下百姓的人生态度。这就具备了天下情怀,两头讨好,谁也不得罪了。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参与国家管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上树立并且实现自己的人格价值,也就是君子、贤者和圣人。

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话讲的就很到位,也很微妙了,因为,他没说自己属于哪一边,不属于哪一边,就立于不败了。显然,不是民,可也不是君,社稷就是土神和谷神,也就是土地和农作物,这部分是属于神的,辣么,我们儒家虽然不贵,也不轻,却可以管理土地和谷物,各有其用呀!

惟其如此,统治阶级看出了儒家思想,确实是承上启下,有利于统治的同时,也有利于天下万民,有利于社稷管理。天下人,都仁义礼智,当然是喜大普奔,乐见其成了。

有人说,儒家思想天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就格局太小了,因为,很明显儒家文化是不是一种管理哲学,儒家思想是为君王,也为天下,更为自己服务的。

道家思想则不然,它根本不在乎君王,也不在乎社会,不在乎这个世界的善恶美丑,是非对错。道家思想的目标,不是实现各种相对的社会价值,而是让一切都是其所是,无弃物,无弃人,各自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自由自在地生存发展就行了。

换言之,儒家思想谈实现,所有目标都在人类社会中实现;而道家思想谈超越,不以人为中心,不以人类社会上的各种价值实现为目标了。因为,谈善良,就有邪恶;谈美丽,就有丑陋;谈仁义,就有不仁不义,假仁假义,一切都变得复杂,甚至是虚伪了。搞来搞去,你争我夺,最后必定还是把天下人心都搞乱了,全是烦恼与痛苦,没完没了,永远也没有消停的一天了。何必呢?何苦呢?有这必要吗?

惟其如此,道家思想才强调“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它不是不为老百姓考虑,而是真为老百姓考虑。所以《道德经》后面才说:“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吃嘛嘛香,穿的衣服也很美丽,还有各种风俗娱乐活动可以享受,住的也很安逸、踏实。人活着,不就追求这样真实的生活嘛?什么是真实?回归大道,回归真实而纯朴的生活。

当然,这是违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思想,可它对人们真实而幸福的生活做了最完美的诠释。试想,每一次生产力发展,不是战火连绵,生灵涂炭?工业文明,资本运动带来的灾难就更可怕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金融风暴,各种战争,人类社会付出太多代价了。

如是,只要社会还存在,国家还存在,道家思想,永远不可能成为主流。

儒家思想告诉我们要真诚,从真诚的生命情感体验出发,也就是从心灵出发,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心灵,就是生命情感体验的住所。道家思想告诉我们要真实,从真实的存在出发,要悟道,超越一切社会上相对的价值判断,进入天地有大美而无言,人生有逍遥之乐的精神境界。儒家的真诚情感,与道家的真实生活,其实是可以配合起来用的。社会上与人相处,可以真诚一点,个人独处的时候,可以逍遥一点。这就可以完美实现儒道双修,形神兼备了。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