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和缺欠是什么?
: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和缺欠是什么?
前文链接: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和缺欠是什么?
写在前面的话: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滋养了我们的生命和民族的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其中一些私的因素也在放大和对我们的精神和思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故曰:“大道废,有仁义。”
意思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物资财富的丰富,会逐步导致人们产生私欲和对名、利的追求,从而失去了人原有的、先天善良纯真的本性。
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导致仁、义、礼、智、信的出现。
老子讲的是出世间的道,目的是教“上士“如何通过修炼,返本归真,返回到人先天善良的本性。
孔子讲的入世间的道,是做人的道理,目的是教“中士”如何遵循人应有的道德规范,从而维持人类的道德,保持社会的安定。
网友们的讨论对启发我们的思考和学习非常重要。这里转录,并有少量的回复。旨在同朋友们分享这些睿智的思考和深刻的发问。
网友“”说:
儒家的轻身为国、大公无私其实是为了约束上层统治者的私心。大公无私就是历代先贤发现了在儒家“私”这一短板的时候,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才提出来人要向这方面努力。
起初孔子提出来的儒家的道德规矩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就是一个类比,开始也是从家庭父子这个小环境最直接的统治关系处理方式开始。
儒者在事君王之前,就必须侍奉好自己的父母,然而走出家庭后个人也不能脱离父母的约束。在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徇私(听父母的)也就成了一个人最直接的反应。从逻辑上儒者也就走不出“私”这个桎梏。
唯一能让儒者做出“大公无私”选择的道德支持大概也只有儒者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师”,这里的师指的是先贤训导,只有它才能让一个儒者在做出“大公无私”的选择后,会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可是它还是没能在逻辑上解释好“公”与“私”的关系。
网友“小珠珠”说:
反思本民族文化的劣根才有进步的可能。儒家文化优势明显,短板也很明显。一族之私是最大的劣根,还有保守,他不赞同创新,不赞同个人价值儒家哲学思想的糟粕,把权威神圣化等等。总体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比,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西方以宗教文化为主,但他们很明白宗教的狭隘之处,所以精英阶层在宗教之外形成的普世价值观,能更好的修正不足。
网友billy Y说:
儒家没平等观 天天讲尊卑。
网友“代理宣传部长”反对“billy Y”的意见:
请告诉我哪里没有等级?明着摆出来的等级总比隐藏的等级好。
从哪里看出来儒家是从亲情从个人利益为重的?我看到的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
再说了,工业革命发生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又不全是文化的原因,这个早已是共识。说实话你要甩这个锅,儒家可不背。
笔者回复:没有错。哪里都有等级的差别。但这里主要是讲儒家文化中小圈子价值观和利益原则,缺乏更大范围内的友爱和团结观念。这是造成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后挨打的内在成因。
儒家是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但很多尽孝道的做法根本就不是把天下做己任的。比如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如果是父母先后去世,这个官员就要丁忧五十四个月,整整四年半。大好时光守在荒山野地里,还谈什么以天下为己任?
西方工业革命确实不全是文化原因。但中国落后西方却实实在在是儒家文化拖了民族前进的后腿。
网友“若素”说:
宗教只是一个信仰,如果战事或纷争不是因宗教问题发起,也不会有很明显的“共同利益”,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强调的都是“人”,解放人性,发展个性,追求个人利益,反观中国的文化对个人个性和利益强调则不够,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奉献”,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奉献。
笔者回复: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都会有小集团的利益和本民族的利益。所以,只要人类存在,纷争和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宗教的存在,教人向善,大大地延缓了战争的发生。
支持好朋友后面的意见。
网友“休伯里安”说:
不敢苟同。如果说宗教和儒家尚可一比,法治和儒家则完全不具有可比性。西方法治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承认了人人有私心,而儒家之所以没有最后走向法治就是以小团体,家族,国家的意志代替了个人的意志。
从根子上讲儒家是不承认个人意志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就是这个意思。
笔者回复:西方人承认人人有私心,敢于面对私。中国人人人学圣人,却把私心藏起来。这可能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网友“阿斗的野望”说:
儒家厚古薄今,而缺乏侵略性。像别的什么佛教啊、基督教啊、伊斯兰教啊,要么叫你坚持正法不疑,要么告诉你不信我就是傻,反正除我这个法门其他都是歪理。儒家讲究的是和而不同,所以你随便质疑儒家哲学思想的糟粕,你说这样怎么和人家比啊?
笔者回复:佛教和基督教都有善良的因素在,都是叫人做好人。因为讲有神明的存在,人就会心怀戒惧。
网友“日蓮半徒”说:
儒教最大的短板是厚古薄今,表述时态永远是过去时,忽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动不动就讲三代之治如何如何,而事实上原始社会还能比信息时代更先进生活水平更高生产力更发达?
网友“名字太长我改改”回复“日蓮半徒”:总结教训才能更好地发展,一个人寿命不过几十年,难道比得过老祖宗几千年经验总结么?
读史使人明智,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客观的道理是不变的,而这些道理恰恰是我们生存最需要的。当然儒教文化不能全部都信,毕竟很多东西是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那就考验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能力了。
网友“名字太长我改改”说:
儒家文化并不是一种宗教,与宗教文化还是有根本区别的。并且说真的,这种文化的影响在古代几乎全部取决于执政者的态度,很悲观的说,只不过是执政者的统治工具。在这个开放又融合并且讲究客观现实的时代,儒家文化将会展现出其独特的适用性。
笔者回复:完全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有私心和不合作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了。
网友“木槿花西月锦绣”说:
什么文化都有自己的短板,解释的不够细致,太笼统,没有解释到核心问题,比如中庸之道、礼乐制度、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对人性束缚和压抑以及对妇女一些近乎残酷的封建束。
网友“一路V向南”说:
儒家文化的一个前提就是把君王和父母设定为非常理性无私英明并且高尚的人,所以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只需要听从命令就行了,所以也就造成了中国人没有批判性思维,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质疑精神。
反正我是旗帜鲜明的反对自己的孩子学习国学的,只有等他成年了以后,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了再去学习国学。在这之前应该先进行西方的通识教育。
笔者回复:国学还是要学的,但是也得有突破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改造儒家文化所带来的私。
网友“素黛”说:
个人看法,卧冰求鲤算是愚孝,还是觉得不适合灌输给儿童。
网友“佚人”回复“素黛”:此言差矣,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精神,如果只是原模原样的照抄,那么就说明你没有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
网友“素黛”回复“佚人”:所以如何巧妙的在教育中把这种事物深层次的精神传达出来是值得思考的。
笔者回复:同意“素黛”朋友的说法。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从保护儿童的角度来说,儿童的健康和性命其实更重要。
网友“苍宇轮转心纵虚”说:
这个弊端可以一言以蔽之,即“私”,在自私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侵略他国,西方的自由即是“私”的最根本体现。
中国中央集权是不可能变的,现在也是,民主专政,思想依靠民族精神(极端则变成了法西斯)维护儒家哲学思想的糟粕,儒家文化倒是很好地发扬了民族精神,尤其是在近代。
儒家文化的弊端也是相对的,一开始的时候儒家文化可没像程朱理学那么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合实际,正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另外,儒家文化从血缘开始,可以换个词叫“感恩”,愚孝只是少数,总体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是绝对有利的。
网友“再见哈尼”说:
所谓的儒家文化是在不断发现,不断迎合统治阶层的利益的。就孔子最初的想法来说,核心就是“仁”,并没有脱离人性。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文化越来越强调人的道德完美性,越来越背离人性本身的“恶”。只有最高的标准榜样,没有下限,就没有惩罚。
总之,我的意见就是,儒家背离人性本真。西方宗教,在我看来,同我国的儒家文化一样,都是统治阶级御下的工具。我国之所以同西方在清代出现如此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农业国家,商业落后(相比较西方整体而言),人们安土重迁,流动性小。人们缺乏沟通交流,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不愿冒险,安于本土,吃苦耐劳的民族特性。
网友“杰林森”说:
不敢苟同博主对西方宗教的评价——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那是基督教或天主教最鼎盛的时期。近代欧美国家的发展,恰恰来源于文艺复兴对教权的挑战。
笔者回复:西方的宗教在中世纪时期是被皇权所借用,但是在后来宗教已经恢复了它教化民众的本来面目。劝人向善,让人有心法。
网友“吕子凤”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往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的观点恰恰和笔者相反,儒家是很有时代和社会责任感的,亲亲是人类最普遍的感情,由亲亲推广到他人,才是真正的儒家。
先顾自己再顾天下,我不知道你是从哪本儒家典籍读到的,大学里是这样说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我的理解是先修炼自己,包括自己的品德和才能,等自己有了更大的能力,就一定要去帮助他人。我觉得这是很顺理成章的,自己没有德行才能的人如何能去帮助他人呢?
笔者回复:说的非常好。不过达到上述那样的标准,那得是圣人才可以。
所以圣人才极为稀缺,几千年中国也只出了一个圣人,叫孔子。另外一个孟子,还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和缺欠是什么?,被称为亚圣。
按圣人的标准去教化民众和约束自己,是正确的和需要的。但不能流于口号和说教。比如说,儒家的教育,儿童从小孝敬父母,全部表现在日常的行为上,而尊敬和爱护他人的父母,都只是表现在口头上和文字表达上。这样的亲疏就有私的存在。
西方家庭在孩子出生时,就让孩子接受教堂的洗礼。每周一次的去教堂做礼拜雷打不动。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宗教对心灵全方位的影响,家族和亲情之私自然要淡化很多。这是事实。
网友“杳渺星河月半轮”说:
意识是不能决定物质的。还得看经济。
笔者回复:中国近代经济落后于西方,正是由于意识出了问题。
网友“溪水清”说:
不同意笔者的观点,私心和儒学或宗教没直接关系。
社会的进步发展与物质基础和精神自由有关系。西方的文化把人当人,从希腊神话和绘画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把人当工具:儒家文化最大的短板和缺欠是什么?,人性压抑自然就没有创造性。
笔者回复:西方文化恰恰是由宗教思想做基础的。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你翻开西方文学经典作品看一下就会有体会到,宗教思想和力量是影响西方人重要的因素。
再谈儒家文化的最大短板和缺欠!(下)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