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每日一练)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T·每日一练)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1. 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贤愚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劝学》

2.在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 )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

3. 古代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C.社会人口构成

D.民族文化传统

(T·每日一练)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4. 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

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主观能动性决定论

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出现,也是教育历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

A.斯宾赛的《教育论》

B.杜威的《儿童与课程》

C.博比特的《课程》

D.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7. 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这是对什么关系的争论?()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知识与能力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

8. 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该教师贯彻的主要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直观性

D.启发性

9. 于老师在课堂上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解释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10. 在一次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马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T·每日一练)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该思想源自《论语》。

A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

B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项,《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D项,《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题干中,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都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2.A

解析:本题考查布卢姆的教育思想。

A项,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布卢姆的教育思想。

B项,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思想。

C项,教学与发展理论由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教育思想。

D项,为干扰项,排除。

题干中(T·每日一练)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布卢姆提出的是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3.A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直接和最终决定性因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题干中,古代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4.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包括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A项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儒家思想的近似之处,为干扰项,排除。

B项,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和斯金纳。

C项,遗传决定论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和高尔登。

D项,为干扰项,排除。

题干中,“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是孔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愚劣都是天生决定的,而且无法改变。这种理论属于遗传决定论。

5.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A项,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儒家思想的近似之处,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B项(T·每日一练)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C项,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D项,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题干所述为培养目标的概念。

6.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概念。

A项,斯宾赛的《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

B项,杜威的《儿童与课程》,提出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未成熟的儿童以及体现成人成熟经验、社会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课程。

C项,博比特《课程》 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

D项,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著作,是迄今为止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题干中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儒家思想的近似之处,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出现,也是教育历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博比特的《课程》。

7.B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实质教育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题干中,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是对知识与能力的争论。

8.A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9.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

10.D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