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本无一物”是禅宗的根本观点,主要来自讲慧能故事的《坛经》

南怀瑾老师“本无一物”是禅宗的根本观点,主要来自讲慧能故事的《坛经》

“本无一物”是禅宗的根本观点,主要来自讲慧能故事的《坛经》。

六祖慧能俗姓卢,家贫,父早亡,母亲守志把他带大。慧能以打柴养家,有一天,担柴在市中卖,听一个客人读《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有所感悟,问客人:“这是什么法,从哪儿得来?”客答:“这是《金刚经》,得于黄梅弘忍大师。”于是慧能决定寻师求法。这里主要讲了两点,一是缘,一是悟。有缘听得《金刚经》,从一句经文中就能悟出禅宗的根本:心。只有不被现世纷繁复杂的现象所迷惑,不执著粘止于现象,人的超越的本心才会呈现出来。慧能到韶州遇高士刘志略,两人成为好朋友,刘的姑姑是尼,法号无尽藏,常读《涅经》南怀瑾老师“本无一物”是禅宗的根本观点,主要来自讲慧能故事的《坛经》,慧能偶尔听到之后,就能为其解说经中之义,尼把书过来问他字,慧能说,“我不识字,想知道意思就请问吧。”尼很奇怪:“字都不认识,怎能知道里面的意思呢?”慧能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既感惊讶又受启悟。这一段讲出来禅宗的基本思想:文字与佛理的关系。

慧能来到新州,去见五祖弘忍,弘忍问:“你从哪儿来?”答:“岭南。”问:“来想干什么?”答:“唯求作佛。”弘忍说:“岭南人无佛,怎能得佛。”慧能说:“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入门考试顺利通过了,弘忍知道慧能是个材料,不动声色地呵他去碓房干下活南怀瑾老师“本无一物”是禅宗的根本观点,主要来自讲慧能故事的《坛经》,慧能就任劳任怨地从早到晚干各种杂活,很快八个月时间过去了。

这天,弘忍对众弟子说:“正法是很难理解的,你们不要只知道记住我给你们讲的话,作为持身的法宝,这是不管用的。我要你们各依自己的所得,做一偈来,谁的偈里语意暗符佛理,我就将法和衣付予他。”当时慧能仍在碓房干粗活,未在堂上,在场的有七百多僧徒,其中的神秀,学通内外,为众人所推崇。大家下来都说,除了神秀,谁能作出好的偈语来呢?就让神秀上座做偈语吧。神秀得到众人的支持,自己也非常自信,就把自己的悟道偈语书写在廊壁上:

南怀瑾老师“本无一物”是禅宗的根本观点,主要来自讲慧能故事的《坛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弘忍经过廊壁,看见偈语,知道是神秀所题,赞叹道:以后的人依照此偈修行,也能得到胜果。当时这壁本是要画《楞伽经》变相的,今已有题偈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也就不让画了,而令众僧念诵此偈。慧能一如既往地在碓房干自己的粗活儿,听人口中念念有词,就问这是什么章句?人们告诉他五祖求法嗣之事,然后说,我们念诵的就是神秀上座之偈,五祖已很欣赏,想来必定会把法衣传给神秀。

南怀瑾老师“本无一物”是禅宗的根本观点,主要来自讲慧能故事的《坛经》

慧能请人再细念此偈。听完后,过了好一会儿,说:“好是好,说悟到了吧,还没有。”有同学大怒:“你这庸材知道什么,敢说出如此狂话!”慧能一本正经地说,“我就不信这个邪,我也要写一偈出来和他比一比。”大家听了,也不回答,相视而笑。到了夜里,慧能约了一个能写字之人,悄悄叫了一个童子,引他们到廊下,慧能举着蜡烛,让人在神秀偈语的旁边写上自己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在传说中,偈语的后两句有另一种词句,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两种意思一样,也可互注。这两条偈语在禅宗理论里具有最核心的地位和最多的引用率,其原因在于从比较中点出了禅宗的精神。

在神秀的偈语中,身心须要时时打扫,努力使之清净,说明本不清净。本不清净之心,不是佛心。也可以说,它是自身佛心的失落,或它还处在自找佛心而未得的途中。慧能之偈,“佛性常清净”,表明佛心已在心中,已圆满自足,无须寻,不怕染。佛性圆满,就是具有了“本来无一物”的空境。本来无物,谁能染之!

“本来无一物”,这就是禅宗的智慧。人始终生活在,也只能生活在具体的时空之中,生存于“有”之中,任何具体的时空都是有局限的。人努力的方向、改善自身的方向、完美自身的方向只要定义为一个具体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历史的下一个阶段,什么什么时期、什么什么盛世,还是身后的什么什么乐土、什么什么天国,总之还是一个“有”。“有”无论多好,总有缺点,因此都不可能是最高的境界。最好的只能是“无”,更准确些说,“无”就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最接近于人的本源。“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从理论和逻辑上说,这是最超越的境界,也是最本真的境界。达到“本来无一物”的体认,是从人性向佛性升华的完成,而佛性,就是超越一切人的具体性的本真的人性。

禅宗的“本来无一物”,不是佛教以前所追求的死后的无(涅槃),而是现在世中获得,处于具体时空的“有”,却感受到超越“有”的具体时空的“无”。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而禅宗,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禅宗的智慧,就在为解决这不可解决的矛盾中展开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禅宗的境界就在解决这个矛盾中呈现。

言归正传。五祖见慧能之偈,说:“这是谁作的?亦未见性。”众人见师如是说,也就没有把慧能的偈语当做一回事。傍晚,五祖潜至碓房,问慧能:“米舂白了没有?”慧能说:“白了,但还没有过筛子。”五祖用杖在碓上击了三下,走了。慧能在三鼓的时候去了五祖室内,五祖说:“诸佛出世是一件大事,因时因地因情不同随机而作,有了十地、三乘、顿渐等旨,成为各个佛派,但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予迦叶,从迦叶以后,传了二十八世,到达摩来到中土,从慧信传到我,现在我将法宝和所传袈裟传予你,你要善自保重,无令断绝。”接着五祖念偈:“有情来下种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这偈说的还是,人生在世(具体时空),不要被世(具体时空)中之情所染,虽然在世,但保持本有的空心,以空心入世,虽入世而不觉入世。也就是“本来无一物”的意思。慧能当即跪受衣法,又问:“法我已经受了,衣应该付给谁呢?”五祖说:“当初达摩初来东土,人还不甚相信,因此用传衣来证明得法,现在禅已经有信任度了,衣反而会变成争端,就到你这儿为止,不要再传了吧。”五祖又说:“受衣之人往往有危险,你现在就悄悄地远离此地去隐居。”慧能问:“应该隐到什么地方去呢?”五祖说:“遇怀即止,遇会即藏。”于是慧能对五祖尽了礼数,捧衣而出,在众僧全不知晓中,连夜向南方奔去。

慧能的故事显出了禅宗智慧的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用故事的方式来述说思想,其实这从“拈花微笑”就开始了,慧能故事是一系列的小故事构成整体,显示了禅宗呈示思想的基本方式,小到一个故事片断,大到一串故事,既灵活随缘又意义深刻。故事就是逻辑,逻辑就是故事。

二是在关键之处使用偈语经。偈语相当于论文中的定义,但定义意味着从内涵到外延定得死死的,偈语用诗的形式呈现,却是活的。定义一览无遗,偈语需要体味。

三是主要人物,也是禅宗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慧能,是一个不识字的人,这是禅宗“不立文字”最典型的象征。也是对佛不假外求,只在内心的一种最极端的隐喻。

四是慧能多次的“悟”,构成他成长的关节点,禅道唯在妙悟,这在慧能的故事中得到了体现。

五是慧能与神秀两种偈语的比较,是全故事的核心,禅宗的理论蕴含以及它与其他佛教派别的区别,基本上都在这两偈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了。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