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大众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大众看到的都是宗教仪式

南怀瑾老师大众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大众看到的都是宗教仪式

一其实说起老祖宗的思想,大众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

比如佛家,大众普遍认为佛家就是在寺庙烧香拜佛,道家是炼丹修仙,而儒家则是纯粹的尊卑制度、封建礼教。

但其实,大众看到的都是宗教仪式,这些宗教仪式是后世在历史洪流中有目的性的继承和发挥,并非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原本的意思。

因此在仪式的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有价值的哲学思想。

总体来看,无论是本土儒、道两家,还是外传佛教,其思想的核心,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心性问题。

什么是心性?通俗来讲就是人是什么?人的意识是什么?人为什么有意识?人怎么合理控制自己的意识?

现代科学讲意识其实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南怀瑾老师大众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大众看到的都是宗教仪式,但古人不这么讲佛家哲学文化精髓,古人把这些大脑的意识功能归纳为“心性”。

所以儒、释、道三家的核心论点就是“心性”。

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讲“存心养性”而道家讲“修心炼性”。

可以看出,不管是“见性”、“养性”还是“炼性”,其本质都是在对自己的心下功夫,换言之三家都认为人之所以会展现出那些贪婪、虚荣、嗔怒等等的状态,是因为外物的侵扰而遮蔽了心之本体,而非本性如此。

佛家管这些侵染内心的外物叫做“尘”,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便衍生出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

而所谓明心见性,即是空了这六根六尘。

佛家讲了人其实都“误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为自心相”。

简而言之其实人觉得自己身体是由物质元素组成的,认为心识攀缘外部所产生的思虑是真实的,这些念想都是错的。

就如同人的眼睛患了病,看到空中有花一样,都是幻觉。

所以想要见到心性本体,就要明心,不要被外界这些事物影响,不要让心性沾惹了尘埃。

《楞严经》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就是这个意思,心接触到外物,如果能够转掉,不住在上面,不被外物牵着走,即是明心见性,也就是洞见如来了。

而当佛教到了中国之后,与本土文化融合诞生了禅宗,则更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耳熟能详,出自《心经》。

观自在菩萨就是我们熟悉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观世音菩萨遁入般若智慧中去反照,发现五蕴皆是空的,以此便可为世人解脱,普度众生。

通俗来讲就是外界事物相对与自己产生的感受、想法、行为、认知其本质全是空的,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什么都没有意义了,也就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都不在乎了,还有什么烦恼可言呢?

所以什么叫佛,其实就是一切无所住的心性本体。

而儒家也是一样,儒家有“三纲八目”之说,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觉悟,证见心之本体,以此心去为民做事便是亲民,最终实现圣人之志便是止于至善。

八目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的第一步格物,就是把外界事物对内心的影响去除,恢复内心原本的纯粹。

儒家把这些外界事物的影响称之为私欲,其实跟佛家的六尘是一个意思。

通过格物去感受到心性的本体,就是致知,这个“知”后世儒学称之为良知,即是心之本体,也就是佛家的如来,菩提之境。

而感受到不被私欲干扰的心性本体之后,以心性本体去发动,便可以达到绝对的真诚,就是诚意,也就是做事的念头绝对纯粹,不掺杂自己的小心思。

念头纯粹了,心也就正了,做事可以不偏不倚,不会因为外物干扰而摇摆,长久坚持,即是修身,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之志。

所以很多人对儒家三纲八目不屑一顾,觉得就是点伦理道德的说教,其实是没有理解到精髓。

三纲八目就是一套修行方法,类比一下,其实便与佛祖“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一样,可以说“圣人以三纲八目授诸贤人”了。

二所以很多人觉得佛家是讲究个人的解脱,而儒家更多强调的是入世做事,但其实并没有如此绝对。

儒家是由心性修行谈起,一步一步谈到入世做事,而佛家尤其是大乘佛法谈个人解脱,却更是强调让众生解脱,主张去普度众生。

所以大乘佛法之所以可以在中国本土扎根,并很好的跟中国本土哲学完美融合,恰恰因为大乘佛法中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价值本质是与儒家所追求的天下大同、仁爱之道不谋而合的。

所以有学者提出,其实释迦牟尼即是印度的孔子,而佛祖就是中国的圣人,其思想本质异曲同工。

而由此发挥,古人的心性学价值便巧妙的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价值进行了关联,心性本身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古代一切问题的核心,并上升至形而上的高度。

而当心性达到了形而上的高度之后,人对于心性把控的逻辑也就变得简单,即只需将心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推开,不让心性受到外物的任何影响。

用佛家的理论就是筑起心墙,将心和外界完全隔绝成两个领域。

外界无论如何,心依旧是那个心,完全不为所动,不受影响。

这种境界就是佛家的菩提境界、涅槃,儒家的超凡入圣,天人合一,儒学后学所谓的道心、良知了。

三那么为什么在当代依然要重提古代哲学,甚至提倡重整国学呢?

首先重提国学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为什么国学一度被打为封建糟粕,其实源于近代的新文化运动。

近代列强入侵,代表工业科技力量的枪炮一下打醒了东方。一向尊崇儒学的日本最先开始了反儒而亲欧,因为他们发现儒家的礼教强不了国,打不过列强,与其学习儒学,不如好好发展工业。

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基本都有着日本留学的经历,他们把日本的思想带回了国,所以这种反对儒学的思想便成为了近代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儒学自孔孟以来,历经两千多年的战火纷争,改朝换代,其关于心性的精华早已被歪曲殆尽,唯一一丝血脉便是融合道家和禅宗思想应运而生的王阳明心学。

但心学自阳明先生死后没有了领袖,很快也就分崩离析,以致明末后期形成了“满街皆为圣,张口即良知”的乱象,虽后有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力图改变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学术状态,将世人引入学为治世之用的实践派,但也收效颇微。

可以说,中华思想的真正的骨血到明末清初便真的消亡殆尽了。

所以新文化反儒反孔,反的是歪曲的后儒,而非真正的孔学,但却因一棒子打到底,将正统文化也误伤了,以致我们中华几千年沉淀来的思想精华受到重创,实在可惜。

所以,重提经典,重振国学,意义非凡。

其次佛家哲学文化精髓,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现代物理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但关于心性学的价值绝对是独一无二且十分重要的。

哲学界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标准的唯物主义,是最为客观科学的哲学体系,而古代哲学则是唯心主义。

但其实,古代哲学虽然讲心性,但却与与唯物主义对立的唯心主义并不是一个概念。

所谓的心性学,如果准确定位倒不妨借佛家的概念定义为“唯识主义”,简而言之人为什么有意识?万物对于人的意识有什么意义?现在、未来和过去都是来自意识?等等。

这些问题至少目前的物理科学还没有研究透,而且随着物理科学的研究,我们发现过去我们认为的纯粹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似乎也并不是完全正确,人们似乎忽略了人意识对物理世界的作用,比如现在很火的量子力学。

所以或许物理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要重走老祖宗的老路,去研究心性了。

综上,人的核心就是心性,无论是个人、社会、世界都是由一个一个心性的发挥所构建起来的,用润之先生的话讲这叫做“心之力”,即“世界、宇宙乃至万物南怀瑾老师大众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大众看到的都是宗教仪式,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

所以无论何时,心性的探索都不会停止,而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

身处新时代文化自信浪潮中的我们,若能担负起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担子,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佛家哲学文化精髓,让我们老祖宗的思想闪耀全球,如此也就无愧先哲,无愧祖先了。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