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有个重要区别,儒家思想普及还要晚很多!
儒家和道家有个重要区别儒家和道家有个重要区别,儒家思想普及还要晚很多!,儒家思想普及还要晚很多!
首先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在中国一直是主流思想”的说法至少不严谨。汉武帝之后,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儒学在民间的普及要晚得多。
儒家与道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儒家重视学术传承。历代儒家都有大儒,道家自老子、庄子以来就没有可比的大师。儒家的这种传承,不是来自于它的思想,而是来自于法律法规的保护。历代皇帝都需要规章制度来维护其统治的合法性。因此,儒家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不是我们现代人大多数时候所想的。它以思想的方式发挥作用,但通过对经典、制度、礼仪等可操作方式的诠释。儒家 因为是法律法规的守护者,所以是这方面的技术专家。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能操纵的东西并不多。作为技术专家很难涉足政治。
道教与仙教结合产生的道教影响很大。从汉朝到魏晋,寺庙可能以儒家为主,但在民间,道家要强大得多,道家形成了社会自组织儒家和道家有个重要区别,儒家思想普及还要晚很多!,对皇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如东汉末年黄巾军,东晋孙恩之。混乱是几乎改变了王朝的混乱。这种道教的局面在北魏寇谦之变法后开始扭转,所以皇帝会控制道教在民间的扩张(直到现在我们对宗教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儒家不同。所谓的书生造反三年失败。儒家对皇帝的威胁最小,有助于稳定公民社会的秩序。
就内容而言,儒家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其主要功能是为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合法性和意义。因此,衡量其有效性的标准是能否说服和感染人。道教是一种实践思想,不能为政治提供合法性。反之,道教在政治层面实行时,就变成了黄老学和法家。两者都主要是为统治者提供战略指导。因此,衡量其有效性的标准是它是否解决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名义上的责任”。因此,儒家和道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乱世,乱世刚过,用黄老道,用儒家治天下。当政权消灭了主要对手,保证了基本温饱时,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法家、黄老、道家思想不适用。所以需要有儒家这样的退却思想,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
道家(老子意义上的道教)和法家,潜在的说服对象是掌权的皇子,只有当权者才能运作。所以他们都有着强烈的精英色彩。它的说法是反日常的,普通人很难理解。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就笑了,道不笑还不够。这说明无论是道家还是法家,都不是适合大众化的那种思想。尤其是道家讲究静默无为,宣传推广必然是它的弱点。相反,儒家主张道离人不远,老百姓不知道为日常使用。把修行的内容放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孝道,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翻阅三礼,儒家法律法规几乎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能在儒家命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这种立场在现代人看来未必公平合理。
儒家能够成为古代官学思想的最大原因在于它建立了人才选拔制度,即所谓的儒者,优秀后为官。从巡视制度到九品中正制度,再到科举制度,都依赖于儒学。读儒书能成官,比任何升迁都有吸引力。儒学和科举考试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因此,科举废除后,儒家思想再也不能保持其主流思想的地位。儒学被选为官方选择标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因为它对皇帝和皇权的威胁最小。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实际上是束缚了皇权,希望无为的主要是商界。这个阶级的过度发展会导致土地兼并,贫富悬殊,加剧权钱交易和腐败,也威胁到皇权。法家讲究胜王败寇,所以只能在短时间内强化皇权。皇帝要想成为法家,就必须赏罚分明。功劳越大,奖励越大,对皇帝本人的威胁也越大。毕竟,皇帝不能将宝座也颁给别人。如果用道教等宗教代替儒教,也会造成宗教权力与皇权的冲突,就像中世纪的欧洲一样。只有儒生不能直接威胁皇帝,因为儒生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另一种异质的权力,即话语权、话语权和政治权,不能直接交换。
儒家对皇帝也有很大的好处,虽然这个好处要到唐宋以后才能实现,即防止世袭贵族对皇权的威胁。财富和头衔可以世袭,但知识只能从零开始学习。因此,科举制度可以削弱世袭贵族。就算是丞相之子,也要考上官职。只是到了汉魏晋时期,书籍还是稀缺资源,往往被豪门所垄断。后来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普通人也能阅读了,豪门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了。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8道德经第 37-40 章解读:道的力量源泉与天下自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