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被批为“愚民论”的观点
《道德经》中被批为“愚民论”的观点
老子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神秘的人物,其人其事史书都没有很详尽的令人信服真实的记录。他不像孔子等先贤留给了后世一个具体的形象,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一个焦点,因为他留下了诠释道家思想的名著——《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不如儒家经典那般被人看重,但它作为道家思想最初的阐述著作之一,在每一个时代都被人们进行过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到了物质生产高度发达、人的欲望不断膨胀的今天,《道德经》中所阐释的“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思想更是具有巨大的启示性意义。但就像每部著作都有争议一样,《道德经》中的一些观点也备受争议,甚至被打上了“愚民论”的标签。但那些观点真的是愚民论吗?我认为不妨探讨一下。
《道德经》中被批为“愚民论”的观点主要出自第三章、第二十章以及第六十五章。为了方便对这些观点进行逐一分析,我现将这些观点摘录于下: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绝学无忧,为之与阿,相去几何?”(第二十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
我们先分析一下出自第三章的那段话,这段话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在说圣人的统治就是让人民变成没有自己的思考、但是体格强壮的一群“愚民”。但我们在理解时不能孤立的去理解这段话。《道德经》全篇是为了论述“道”而作,也就是说在理解这句话时,也要从“道”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老子在《道德经》中不止一次阐述过人类社会的混乱正是因为过多的不符合“道”欲望。“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有了不符合“道”的认识,偏信于自己认知所带来的“智慧”,所以产生了一系列的虚伪与混乱。而作为这种混乱的后果,社会便需要仁义道德和法律等秩序、制度来进行纠正。老子认为“道”才是这世间认知的唯一标准,而充满“个人”色彩的认知与欲望往往是不与道相合的,所以老子认为要“虚其心”,“弱其志”,“常使民无知无欲”,让所有人都回到最本真的那种自然状态——亦或者可以说是人类最开始的那种懵懵懂懂的混沌状态,这样混乱便消除了,虚伪和罪恶也就不复存在。
在这种解释下仍然存在问题:那么圣人之治该怎么理解呢?如果大家都变成混混沌沌的状态,固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纷乱了,但那最后岂不是方便了“圣人”的统治吗?从本质上来说,岂不是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这就要从老子所解释的“圣人”说起。老子所理解的圣人并不是一种统治阶级,而是一种在境界上比一般人先一步趋近于“道”的人。我们不妨看一看道德经中对“圣人”作的“定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弗居。”(第二章)换而言之,圣人其实是在认知上已经和“道”趋同的一类人,他们能够按照“道”来看待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个人的私欲而去影响这个世界与社会的走向。他们按照“道”的内涵来“引领”着万物的发展与生长,在这个过程中不参杂着任何一点私欲(正因为如此,“引领”要打引号,因为这不是通常的带有主观色彩的引领)。即使圣人最后有所成,在他们认知里这也和自己无关,因为他们只是“道”执行者,所以最后“为而不持”,“功成弗居”。这能算是一种统治阶级吗?老子理解的“圣人”并没有将自己“个人”或者“阶层”的意志强加给其他人,恐怕难以称得上是统治阶级。而且老子还认为当“圣人”的认知与举止与“道”相同之后,在人们的认知里“圣人”也就“不存在”了,“太上,不知有之”(十八章)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认为老子所说的“圣人”更多的是一种先悟者、影响者和指引者。所谓“先悟”便是指圣人会比其他人先一步理解“道”的存在,之后领悟了“道”的圣人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周边的人,从而将更多的人引领到“道”的境界,最后所有人无知无欲、无我两忘,一切认知回归于最本初的最自然的“道”。因此,在我看来依据这句话来批评老子的观点是愚民政策并不妥当。
我们再讨论下一个观点——“绝学无忧”。“学”就是去获得认知。前面已经提到,在老子看来人的认知应该是要符合“道”的,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就会获得不同的认知,不符合“道”的认知便会破坏我们的本性《道德经》中被批为“愚民论”的观点,从而导致我们在错误认知的驱使和遮蔽下做出错误判断,犯下错误,甚至严重起来还会导致社会和国家的混乱。所以老子认为“绝学无忧”,只要我们不去“学习”便可以不去接触不符合“道”的认知,便可以处于孩子的那种混沌、自然和纯真的状态(老子认为婴儿是最接近“道”的)。人如果处在最初的自然混沌状态也就不会有没有对错之见,没有是非之分,不爱生,也不惧死,也就没有什么忧虑了。
最后,我们再讨论第三个观点。老子在这句话中说到“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乍听起来老子就是一个赤裸裸的愚民政策坚持者,但其实不然。道家思想其实隐藏着一种理念,那就是越过语言和文字去领悟真正的“意义”。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中说到“道可道,非常道”便是这个意思。老子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语言和文字是不能完全传达出“道”所指的完整意义和“道”的体现形式的。在领悟“道”的含义以及解释《道德经》中某个字或某段话时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什么意思,切不可只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一句话的内涵,还要通过老子对“道”的解释以及全书对“道”的阐释来对字、词、句、段进行理解。
比如这段话,老子所要传达的“明”其实是一种精巧和巧诈,而“愚”指的是无妄知(即不去做不符合“道”的认知)、是让人变得“淳朴”、“朴质”。老子认为精巧和巧诈是同源的,是导致人们相互斗争、从而产生混乱导致“道”所体现的秩序被破坏的根源。因此他反对以智治国,认为用智去治国的人其实是在违背大道,在祸害整个国家(“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这个说的便是违背大道后才需要仁义道德来维持秩序),而真正的圣人应当让人们回归质朴,少私寡欲。
综上所述,老子的这些观点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愚民”,而是让所有人(包括人们认为的“统治者”)都回归原始质朴的状态,使每一个人的认知与行为都符合“道”,这样便能消除人类之间一切的纷争。每一个人都处在没有观念的世界里,无生无死,无忧无虑,也就没有任何痛苦了。
虽然我认为老子的思想并没有愚民的色彩,但他的观点在现在的我看来确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道德经》中被批为“愚民论”的观点,老子所处时代战乱频繁,虚伪与欺诈、杀戮的现象随处可见,所以老子便提出了一系列观点,渴望人类能回归最初的质朴,远离战乱与痛苦。我们可以发现老子实际上是想让所有人进入一种远离纷争、无忧无虑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的人类没有虚伪与欲望,只有作为人最开始的质朴与纯真,那也就是人类最接近“道”的时候。但这种时候也恰恰是人类社会最初的状态、文明最低级的阶段,他的这些观点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看来是倒退的,也是不符合文我们所认知的文明发展规律的。但如果我们按照老子所言,抛去对不符合“道”的认知、舍弃“概念”、放下一切“执着”,是不是可以认为老子说的也有道理呢?
除此之外,道家比较让人无奈的地方还有一处,那便是“道”是无法阐释的。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在第二十五章里老子也说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什么意思,强为之名曰大”。从这些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子已经意识到了语言和文字的一种局限性。语言确实给人类的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我们在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总会有词不达意的感觉,自己心中所想和实际的词语使用往往是不相匹配的。因此,“道”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不可“道”也就不奇怪了。不能拘束于文字解释的“道”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什么意思,而且这也给真正的道家思想传播带来了一定麻烦。既然不能依赖文字传播,那么老子认为该如何去传“道”呢?他认为应当“行不言之教”,即理解了“道”的人言行举止中会流露着“道”的内涵,从而影响周围的人也依照“道”来行事。
知道“道”的存在已不容易,想要真正领悟“道”更难。因为它要求人放下一切虚妄,回归到最初的质朴。但人本就处在花花世界之中,如何能看破一切、回归大道呢?或许这对于每一个追寻大道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难题。
随便看看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7-25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
- 2024-07-24老子其书:传统文化专题讲解教学培训课件,丰富汉语内涵的经典之作
- 2024-07-24道家学派思想:老子与庄子的自然无为之道
- 2024-07-12道家圣人与儒家君子的本质区别:智慧与德行的不同追求
- 2024-07-11学习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领悟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
- 2024-07-10老子的道:自然规律,不可改变,只能认识和利用
- 2024-07-01老子管理思想:道法自然,遵循客观规律
- 2024-06-22道家思想:老子与庄子的哲学思考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 2024-06-01老子与孔子:道家与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 2024-05-31老子:蕴含哲理与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 2024-05-21道生一,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 2024-05-15老子雕像道家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哪几点?(值得一看)
- 2024-05-15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你知道吗?
- 2024-05-142500年前,老子所撰述的《道德经》先河
- 2024-05-13南怀瑾老师:《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
- 2024-05-12不二和尚: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本化进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2024-05-11礼教与儒家传统的认知及想象主导着这场批判
- 2024-05-06(培训讲师)李清泉:如何应用道家思想修炼企业家商道智慧?
- 2024-05-04儒释道三教论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