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

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

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约公元前604年生,姓李名耳,字聃。他曾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学多才,晚年骑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也称为《老子》),然后不知所踪。

自老子创始之后,道家学派又分化出不同派别。其中,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成为道家仅次于老子的第二号人物,与“孔孟”相类似,“老庄”成了道家的代称。

庄子又叫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出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身世不详,据说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庄周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他写作的《庄子》一书,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学史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思想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道家及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儒家,影响深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成为非主流思想,但对统治者、知识分子和下层社会的影响却经久不衰。到了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事连连,政治分裂,儒家趋于衰落。魏晋时代,知识分子喜欢谈玄论道,探求人生意义,一时蔚为风气,道家思想的衍变迈入新的阶段。由于当时的人主要研究《老子》《庄子》《周易》这三本书,故称“三玄”,又因为谈论的内容大多涉及远离具体事务的“玄远之学”老庄道家哲学与孔孟儒家思想的异同,所以后世将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称为“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家王弼认为,玄学的玄字是远的意思,那么,玄学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成“高远之学”,远离现实之学,也就是形而上学。现在很多人把玄学理解成“鬼怪学”、“灵异学”,这是一种本意上的曲解。但是,玄学自魏晋时代后基本没人再研究了,差不多等于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玄学也慢慢变味变质了。流传到了今天,玄学这个词真的就成了鬼怪灵异和各类迷信的代名词,实质就是一种巫术的变种。

清谈是玄学的表现形式。魏晋时期,玄学家们之间盛行清谈之风,不谈国事、民生等俗事,专谈老庄、周易。清谈被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乃是当时的时尚。山水也是玄学家最常接近和赞咏的对象,他们从自然山水中去领悟“道”的具象。

由于人们关注的主题由世俗政治转向个体生命,魏晋玄学培养了一大批潇洒飘逸、放浪形骸和愤世嫉俗、喜欢浪漫的骚人墨客,形成了一种追求个性自由的风气,这种情况十分类似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运动。

儒学的思想和主张,在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太平、中央集权强大的时期是比较管用的,是统治者很好用的一个社会政治管理工具。但是,在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民不聊生的时代,儒学就很难奏效了,因此就逐渐衰落,这一衰落就是几百年之久。

在乱世中,人们严重缺乏安全感,在政治上也看不到希望,那在心理上自然就会转向避世,倾向于逃避现实,关注于个人和精神生活,关注宇宙规律、人生意义等形而上学的问题,不愿意去谈论国家大事。因此,在魏晋时期人们就倾向于道家玄学,还有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道家和佛家,可以给乱世中的人们以心理安慰,影响力在中国社会逐渐扩大开来。儒家代表入世,道家和佛家代表出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是特定时期中国社会心理的反映。

出世的心态很容易造就一种宗教。道家学派产生后,在乱世中逐渐形成了道教。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形成。以后,道教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和发展,到隋唐时期受到王权的推崇和扶持,发展到了鼎盛阶段。金元时期又产生了较大的教派“全真教”。此后,各派之间逐渐融合,明清之后,道教逐渐走向了衰落。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一种多神论宗教,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历史渊源较早,内容页很庞杂。简而言之,包括了先秦时期的古代巫术、鬼神崇拜、道家思想,秦汉时期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谶纬思想,还有部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等。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无所不在,无所不包。道教奉老子、元始天尊为教主,尊崇《道德经》《南华经》《抱朴子》等众多道家经典,主张清静无为,清心寡欲,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提倡修炼丹药,实施祈祷等宗教仪式。

道教重生恶死,认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无需听命于天,因而主张修道养生。道教成仙的修炼方法有很多,如炼丹、服食、吐纳、胎息、按摩、导引、房中术、辟谷、服符、诵经等。

道教的派系众多,因分派标准不同而名称各异。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医学、化学、建筑、养生、民俗等方方面面,影响延续至今。

道家和道教这两个词,经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其实,道家与道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一个学术流派,以其思想演变和代表人物为研究内容;后者是宗教,有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和活动。然而,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两者又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不能截然分开。道家与道教纠缠成了一团,血脉相通,颇难分开。道教是脱胎于道家,道家哲学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和宗教理论的主干。

“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提出这一概念,是源于对世界万物最初从何而来的追问和思考。这是彻底的形而上学路子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道”的概念中就包括了本体论和宇宙论,还具有生成论的意义,是老子抽象出来的一个形而上学假设。

根据老子的描述,“道”是非常玄妙的,既具有物质的某些属性,又不是某种具体的物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化生万物、生生不息、又非他物所生。它无处不在,又视而不见。“道法自然”,它大公无私,任物自然,无所为又无所不为。它是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规律”、“势”或“必然性”的东西,也类似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总之,“道”的概念十分丰富、深奥、复杂,用语言文字很难加以准确的表述。

《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意是:道是抽象的、超验的、不可言说、不可名状的,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恒久的道,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久的名,除了“可以命名”的形而下的事物之外,还有“无法命名的”形而上的事物。老子还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他认为,语言并不能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这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语言不能代表真理,反而是对真理的一种歪曲,真正的“道”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也就是说语言描述不出真理。这个观点本身是出色的,西方哲学也有类似的主张,看到了语言本身的局限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洞察。但是,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不用语言,我们该怎么讨论和传播道家思想和玄学呢?

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

要传播思想就要写书,即使不写书也得演讲和口授吧?那就离不开语言文字。就算再拒斥语言,老庄要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主张,就必须用文字写下来,于是就有了《老子》《庄子》这些书。既然真理不能用语言来表达,那么《老子》《庄子》中的文字,就只能尽量接近真理,而不是真正的真理。后来的学者只能根据老庄的著作尽量去领悟,悟到多少是多少,没有更好的办法。

老庄鄙视逻辑语言,又因为认为真理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就导致了老庄的著作都是一些让人难以看懂的怪话。庄子的著作相对来说还好点,有散文和诗的气质,也有许多比喻,可老子的著作就真的是“有话不好好说”了,完全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脑袋。

不用逻辑语言,那就难以辩论,如此一来,讨论就变成了越说越错,说多错多。老子主张人应该抛弃掉理性思维,才能更好地效仿自然。既然不用理性也不讲逻辑,那就只有靠“悟”了。

如果严格按照原著的字面意思,老庄其实是没法学的。要想按照老庄的主张来生活,就必须给老庄的字面意思打折扣,强行加入自己的理解,其中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每个人的领悟和理解都不同,所以每个人眼里的道家思想都不太一样,这就好比一副艺术品,没有严格的、唯一的答案,而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老庄”。

道家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要求君主舍弃自己的意志欲望,听任百姓自己想做的事情,使百姓处于自然状态。

老子认为,世事纷繁,种种烦恼,不是因为事情做得太少,而是因为事情做得过多了。国君应该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大众各尽其能。庄子强烈反对政府运用其机构实行统治,因为一切体制、政府、法律,要求达到的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要让大众享受自由,率性自然。

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完全相同。老子着眼在“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庄子则强调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可见,道家的政治主张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自由主义、小政府大社会体制。

老子还有一个极端的想法,就是希望回到原始社会去。他觉得,世间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强盛的国家的终点必然天下大乱,早晚要回到原始社会,所以还不如一直就待在原始社会的好。不过话又说回来道家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是个很神秘的人物,原始社会真的不如后来的社会好么?狩猎采集时代的人们,每天工作时间很短,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也不愁吃,生活还是蛮富足的。他们的幸福感难道比农业社会的人差么?对远古时代怀有玫瑰色幻想和好感不止是老子一人,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是这么觉得的。在卢梭看来,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就是因为人心和社会被农业文明给污染了。

道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生在世,怎样才能全生?怎样才能避祸?老子认为,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做事为人,要顺乎自然,不要强求,矫揉造作和轻率放肆都是顺其自然的对立面。人顺德,就是顺着事物的本性行事,这时人的生活就超越了世俗的是非善恶。人失去了原有的德,是因为欲望太多,知识太多。

人们竭力满足欲望,以求快乐,却因欲壑难填,效果适得其反,所以老子强调要清心寡欲。人还要绝圣弃智,知识本身就是欲望的一个对象,人的知识越多,就越不知足。

在人类的生存方式上,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生活方式来面对世界,主张“齐物”、“逍遥”,对万物的态度是“无所待”。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待”的,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活动,而人生乃至万物的最高境界是“无所待”,这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逍遥游》文字简单,却充满了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的思想主要是说,人们所说的快乐,其实有不同的层次,自由发展人的本性,可以带来相对的快乐,但要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本性有更高的了解。

庄子描述了他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这是完美的人、心灵自由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他”能够纯然快乐老庄道家哲学与孔孟儒家思想的异同,因为他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超越了主观和客观的界限,也就是说,他超越了“我”,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

庄子追求清静无为,返璞归真,追求遗世独立,超然物外老庄道家哲学与孔孟儒家思想的异同,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斗争,不为世俗所累,从而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庄子十分重视自由和快乐的问题,如果要做一个类比的话,庄子就是东方的伊壁鸠鲁或第欧根尼。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