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精髓 《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

道家哲学精髓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

在上一期,居士我分析了《道德经》的核心概念——道。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就是围绕着道而展开的。那么《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呢?

其实《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已经是老子哲学、道家哲学的精髓了。如果非要从《道德经》中再提炼出精髓,我认为是两个字:“无”和“反”。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在《道德经》中,无是道的别称。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老子在此处又说万物生于无,可见无=道。这个“无”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说道无形无相,没有具体的属性。《道德经》中说: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道家哲学精髓,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

也就是是,道这种东西视之不见道家哲学精髓 《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没有形状,好像是没有东西一样。

道没有形状,因为有形状的东西都是在特定时空中的具体之物,有生灭变化。而道是恒常存在的,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所以没有形状。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道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本原与本体,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创生的,所以道不能有任何具体的性质。因为具体的性质总是相对的,冷暖、明暗、大小、长短……如果道有具体的属性,就不能生成与之相反的属性了。如果道是冷的,就生不出暖,道是明的,就生不出暗……因此道没有具体的形状与性质,被老子称为“无”。

万物以道为本,也就是以无为本。以无为本的意思是:万物的生长、发育没有特定的目的,也不凭借外在的力量,而是顺应着各自的本性,自然而然。而人也要顺应万物的自然属性去做事,不妄为,不强求,这就是“无为”。可见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道德经》说:“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老子是个阴谋家,要人表面上无为,背地里无所不为,其实并非如此。这句话的真意是:不妄为道家哲学精髓,顺应自然规律去做事,所有的事情都会自然成就。“无为”是因,“无不为”是果。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老子哲学还特别重视“反”。世界上每一种性质都有其对立面,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等。这些性质相互对立,却都是从道中产生的,因此它们相互成就,不可分离道家哲学精髓 《道德经》五千余言,言简意赅,无一废字,如果离开其中一方,就不会有另一方了。

比如我们说某物高,是因为有矮的东西和它相对,所以没有矮就没有高。因此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二章)同时每一种性质又会向其对立面转化,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祸与福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

所以《道德经》特别重视对立面的作用,认为如果能从反面考虑问题,产生的作用会胜过仅仅从正面考虑问题。

具体而言,世上每个人都争强好胜,想向上爬道家哲学精髓,所谓“人往高处走”,这就是只看到正面。老子认为,具有最高道德的人会像水一样,因为“水往低处流”。世人争强好胜,学道的人就要柔弱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精髓是什么?可以浓缩成两个字:无和反

上期回顾:老子说的“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即是实存之物,又是万物的规律

下期预告:《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