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光明|儒家哲学的精神是“精微的内在动力”
聆听光明|儒家哲学的精神是“精微的内在动力”
聆听光 | 理论探索·学术前沿·人文关怀
儒家哲学的精神是儒家哲学的“内功”。这种微妙的内在力量往往表现在一些驱动和引导的概念中。这些观念包括和合、健康和行动、天人合一一、内圣外王、开明温和、仁义中立、以人为本、以生命为中心等。儒家哲学中有没有更基本的概念可以支配和指导上述概念?答案是肯定的,而作者认为这个更基本的概念是“万物共生,互不伤害”。
“万物共生,互不伤害”儒家的生命哲学,是儒家哲学根本精神的概念表达,是儒家哲学最高范畴的要求。儒家强调“仁”,但仁只是儒家伦理的最高范畴,不是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儒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从孔子“立道、靠德、靠仁、游艺”的命题来看,道在孔子思想中居于最高地位;宋明理学强调“理”,万历的“宗记”为“道”,在这方面,理学的最高范畴也是道;现代理学虽然强调心性和自然的研究,但也承认自然是天命(道)的产物。儒家所谓的道与道家不同。道家之道是“有”与“无”之间的纽带——老子之道是连接有无的“道”,庄子之道是连接有无的“枢纽”。儒家所谓的道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在一定的境界上“不下不下”的道路,也就是《中庸》所说的“万物共生,互不伤害”。中庸之道是一条不亚于“终极境界”的道路
以“万物共生,互不伤害”为指导的伦理道德
“万物共生,互不相损”的指导思想贯彻到伦理学领域,形成了以“万物仁为一体”为基本原则、超越人伦的伦理学。
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孔子从多个角度阐述仁,但孔子仁的核心含义是“爱他人”。孔子之后,孟子的四孟学派开辟了向儒家“仁”的过渡。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将仁慈置于天命的视野之下。天命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万物共生,互不伤害”。在“万物同生而不相损”的指导下,儒家仁的范围和内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思蒙学派中已经初具规模,在宋明理学中,仁所指向的对象不仅从亲情、人扩展到万物,仁的内容也在多维度展开。宋明儒家中,有以“情”、“义”谈仁,有以“商”、“生生不息”来谈仁,也有以“生生不息”来谈仁的。关于仁与“公”。这些关于仁的内容的新论断,看似松散无章,实则统一于“万物同生而不相害”。以“万物同生而不损”为主的“仁”,宋儒称之为“万物仁于一体”。万物合一的仁,要求“仁”要以“万物共生”为基础。以万物共生为心,仁的对象应从人扩展到万物;以万物共生为心,仁要注意知觉的扩展;共生是思想,仁者要克服私利和欲望的晦涩,重公而不重私。以“万物仁”来弘扬孔子的仁义,使儒家伦理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与当代责任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是建立在精神基础之上的。, 是 ”
以“万物同生而不相害”为指导的认识论
“万物共生,互不相害”的指导思想已经落实到认知领域,形成了一种强调“价值”和“行动”的认识论。广义的认识论。
对儒家而言,认识的最高目标是求“知”,而所谓“知”儒家的生命哲学,实质上是知“万物同生而不相害”的中道。这种“知”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知”包含了对“万物同生不相损”价值原则的肯定。在儒家看来,不接受“万物同生而不损”的原则,就不是“知”。儒家对“良心”和“知德”的强调,以及以诚敬礼为学问的重要性,都与对价值观的认同有关,而一切价值观的最终基础是“ 万物共同成长,互不伤害”。第二儒家的生命哲学,“知”包括了知“万物共生而不损”的具体路径。这意味着“知道”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只有基于对万物本性的具体认知聆听光明|儒家哲学的精神是“精微的内在动力” ,才能在不互相伤害的情况下确定一物与他物的界限,才能确定哪条道路可以真正赞美天地修为,而不是拔苗助长。或伤害一切。儒家重群体、重历史经验,重“学”、“行”,重思、明、尽,不仅指向价值,而且指向事实。第三,“ 知己知彼,不等于知孝;认识孝道,懂得孝道,但不去实践,也不能算知道孝道。
儒家的“知”是包含价值、知识、行动在内的知识,是包含知与行动的“大知识”,包含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以“大知识”为基础的认识论是一种“真善同义”(张岱年)的认识论,一种“与伦理、美学相连”的认识论(用冯奇的话说),是一种认识论“符合价值论的理论”。“统一”认识论(赵富杰的话)是强调“知行合一”,兼顾能力知识和命题知识的认识论。
以“万物共生,互不相残”为指导的政治
“万物共生,互不相损”的指导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形成了以“大同”为理想,以“道”为道路的政治学。
儒家所期待的社会是一个体现“万物同生而不相害”理想的大同社会。君临天下,万国和谐,乃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不体现“万物共生,互不相害”的要求。儒家所向往的大同是有自然基础的,但并不是自然运行的必然结果。实现世界为公、老去能用、强能有用、年轻能成长、寡妇、孤独、病者都能供养不能完全交接的理想社会对大自然来说,更不用说丛林法则了,它需要人类的健康。有前途,需要人的大德。
远大理想在现实中的实现,离不开特定的路径。对于这条道路,老子的描述是“失道而从德聆听光明|儒家哲学的精神是“精微的内在动力” ,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批判了道的“下落”,但中国历史的实际进程表明,这是“道”向下实施的具体路径。儒家所倡导的政治秩序,直接受礼法支配,间接受仁义支配,根本上受道——“万物共生,互不伤害”之道。儒家强调道、德、仁、义、礼、与法,但当这些规范发生冲突时,道、德、仁、义、礼、法的降序也适用于儒家。如果礼法与仁义与“道”相悖,则必须以“道”为最高标准加以调整。在这方面,儒家乃至中国政治的最高原则是“道”而不是“法”,最理想的社会治理方式是“道”而不是其他“规则”。即使在强调“法”的法家中也是如此。要让“法”跟随“道”,就需要保留一个相对灵活的机制。在中国社会治理史上,对于“正法”到“道”的正法机制,人们有不同的设计和选择。尽管这些设计和选择在后人甚至在当时都受到了批评,但当“法”与“道”发生冲突时,它们能够回归“道”(无论其方法和效果如何)本身的机制一直是客观存在的。 .
“万物同生而不相损”虽然不是孔子提出的第一个命题,但应该是孔子“中庸”的最终方向。对“万物相生不相损”的理想宇宙秩序的向往,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基础,是儒家无情的根源,是儒家治国理政的基础。世界。源于儒家的“道”,“万物同生而不相损”是儒家哲学的价值、动力、方式和根本精神。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助理研究员刘景芳、刘曦)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