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对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社会一国家的纷争和道术的分裂

道家对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社会一国家的纷争和道术的分裂

JO U R N A LO FE A S TC H IN AN O R M A LU N lV E R S IT YP Ilil∞叩h ya Ild S o cia l S cien cesN o . 3, 20 ll老庄道家的批判精神冯达文( 中山大学哲学系, 广州, 51027 5)摘要: 老庄道家对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 社会一国家的纷争和道术的分裂, 怀有一大悲情。 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 源于“人耳入耳” 的一种力图挣脱自然本根的“主体性” 追求。 随着这种追求的越加强烈, 人背离天地宇宙越远, 人越加丧失自己生存的依据。 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 又从心智的开启、 工具的发明开始。 心智的开启、 工具的发明, 出自功利的追求并强化着这种追求。 由之, 人不仅与天地宇宙分隔与对立, 个人与他人和社会也陷于分隔与对立。 人被迫陷入双重的对立与冲突之中, 再也无法摆脱。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带来的是悲剧性的运命! 老子从宇宙论支撑了他对进步与文明的批判:道家对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社会一国家的纷争和道术的分裂, 建构起“回归自然” 的社会理想; 庄子则从对人类认知可靠性的深刻反思, 引出了“荒诞意识” 与“艺术人生” 。关键词: 老庄道家; 文明批判; 宇宙论; 荒诞意识; 艺术人生研究老庄道家的著作与文章, 即便近几十年来, 也可以说硕果累累。

许多大家,内地如冯友兰、 任继愈老庄道家哲学思想,海外如唐君毅、 牟宗三、 劳思光等这些老一辈学者, 他们无论在文献的梳理、 理论的分析与价值的判释上, 各自都有十分精湛的成果, 我从他们那里获益甚多。 下~代的学者, 倾注于老庄研究的, 尤以陈鼓应、 刘笑敢教授用力最多, 贡献也最多。 我个人在文献的考订匕, 无话可说。 只是, 前辈学者对老庄道家的中心话题与核心价值的揭示与判释, 我觉得仍有讨论的余地。 所以, 还是选取了这—个题目, 来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为什么我觉得前辈学者在对道家的中心话题与核心价值的判释上, 尚有讨论的余地呢?内地学者于上个世纪五、 六十年代, 以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来框架老庄思想, 其不恰当已尽人皆知。 海外学者中, 牟宗三先生认为老庄道家出自于“周文疲弊” 的特殊机缘, 开出的纯为一“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 ,由于它缺失“创生” 性, 因而无法获得实有的意义④; 唐君毅先生在道家思想生发的机缘上亦与牟先生持相同看法, 他把庄子之“心” 归为“虚静之观照心” 、 “纯粹之虚灵明觉心” , 且认老子之学实为一“冷静无情味之宇宙观与人生观” ∞; 劳思光先生则以“情意我” 论老庄道家的价值取向, 并以为道家之说,只显示为一“观赏之自由” ④, 等等。

老一辈学者的这些判释显然都在认定, 老庄道家的思想及其开出①牟先生于《中国哲学十九讲》 第五讲《道家玄理之性格》 中判释称道: “道家的兴起及系统的性格决定于以前所讲的诸子起源问题, 即针对周文疲弊而发。 ” 又称: “中国的形而上学一道家、 佛教、 儒家一都有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的意味。 但儒家不只是个境界, 它也有实有的意义; 道家就只是境界形态, 这就规定它系统性格的不问; ~儒家就是创生, 中庸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 则其生物不测。 ’ 那个道就是创生万物, 有积极的创牛作用。 道家的道严格讲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结果是不生之生, 就成了境界形态, 境界形态的关键就寄托于此。 ” ( 见该书第8 7 、 10 3一10 4 页, 台北: 学生书局,19 8 6年)牟先隹显然对道家的评价并不高。②唐君毅先生于《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 中论及庄子思想时称道: “庄子所谓道老庄道家哲学思想, 初皆不外一套负面的,减担法的老庄道家哲学思想, 虚心、 静心、 解心、 释心、 洒心、 刳心之工夫。 此近老子所谓为道H 损之工夫。 ……然此後得之常心, 或灵台心, 初仍当只是一虚静之观照心. 亦可名为一纯粹之虚灵明觉心。

……如此譬喻明之. 则庄子之由虚心释心以修养此心之功夫, 要为一心门以内洒扫庭除之工夫, 而盂子在感物而动之仁心上, 所下尽心功夫, 则如出门前道上迎客, 而致蔼然之礼敬之工夫也; ’ ’ “至于循庄子言心言知言道之思想之发展. 其必归于政治上之尚放任无为, 亦势所必至。 ” ( 见该书第126一130 页, 台北: 学生书局。 19 9 3年)其释老子之道有六义, 之后, 亦归要【f Ii称: “吾人今若依吾人性情上之要求或心灵上之价值感,以观老子. 则无论其思想如何能自己一致:道家对人与天地宇宙的分隔、社会一国家的纷争和道术的分裂, 而处处皆可说通; 吾人终将觉其所陈者, 为一冷静无情味之: # 宙观l孑人生观。 ……此中之故, 一在老子不重人之性情与心灵方面之事, 一在老子未能如易传之以生生之易之一阴一阳说天道, 而兼以乾坤健顺, 一开~辟, 论天之生物之富有日新之大业盛事. 更统摄之于太极; 复未能如中庸之兼以天之生物而发育万物以成物,说天道; 故亦未能如汉宋以降儒者以生生之气、 生生之理、 生生之机等说天道。 ” ( 见该书第4 16—14 17 页)唐先生这里对道家显然也多所贬斥。③劳思光先牛于所撰《新编中国哲学史》 ( 一)中写道: “道家思想至庄子而定型, ‘情意我’ 之透显, 在《庄子》 书中远较《老子》 书中为圆熟明彻; ’ ’ “庄子之自我, 驻于‘情意’ 一层。 此种‘情意我’ 就发用而言, 为观赏之我, 故可说为‘A esth etic S elf ’ ; 就其体性而言, 则为纯粹之生命境趣。 ” ( 见该书第18 8 一19 0 页,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 0 5年)劳先生对道家似亦并末看好。万方数据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