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文 / 郭朝刚

高手者,离不开持续学习提升自我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水平,通过修炼来提高自我的修为,提高能力晋级进入更高维度能量圈层。

自古至今,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是经历格物致知的术,修炼到内圣外王之道的境界。

郭朝刚指出: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者,皆是成人达己,从向外求索而转变为自省改过,在事上磨与心上炼中领悟人生智慧。

了解出处与解读:什么是格物致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格物致知,作为一个读书人众周知的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犹如一道光,由外而内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启迪与鼓舞着人们从无到有,由迷到悟。

出处:格物致知,最早出现于儒家经典之作《礼记·大学》。

原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解读:后人借由如上经典语句,概括归纳为格物致知。格:研究、探索。致:获得。其本意为: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引申为,我们专心研究事物的外在结构特性从而领悟其内在本质的规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格物致知:增加你的认知能力,反观内心更好修身。

格物,这是人们对于世间事物的一种由外而内探索本质的研究精神。基于格物的手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从而可以去迷得悟,获得新的认知,提升对于世界事物的规律的探寻,满足的是我们好奇的求知欲,所遵循的正是为学日益的积极上进加法原理。

致知,作为一种结果;必然经历格物的一番功夫不可。事非经过不知难儒家的核心智慧,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作风。由外探索而后进入内心领悟的总结与升华。

格物致知,所体现的正是一种积极向上,为寻求真理而百折不挠的奋斗者,为实现理想而孜孜不倦。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探索客观事物是实现真理的唯一途径,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富有计划性地实现预定目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内圣外王:道儒相通,从迷惑到觉知,实现人格完善与政治理想的统一。

“内圣外王”最早起源于道家,被儒家作为修身治国的哲学,广泛传播于读书入仕的征途。

本意:内圣外王本意是指勤于学习善于修身者,一方面应当具有圣人的才德,另一方面又能够施行王道。内圣外王,这是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所在。

起源:“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道家经典著作《庄子·天下篇》。有言:“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此即“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是作者的完美人格理想体现, “外王”则是作者的政治理想,两者又合二为一。实现从迷到悟,逐渐升级修为至到觉知精察之时,实现人生理想的智慧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内圣外王的真正意义:德才兼备、德能配位,先修身而后立功。

儒家解读:“内圣外王”,这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来说,"内圣外王"可以说是儒家学者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社会化深度思考。

内圣者,必然是由于格物致知而生发出知识的力量,内心具有强大的正能量。真正的富贵者,必是内圣为先,富贵在心,而不在于钱财等外在事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外王者,先是改变自己做出成就儒家的核心智慧儒家的核心智慧,而后可以适应环境,凡事求法得人而能够成事立功。可以说是集合天、地、人,三者皆备,而成就一番功业。

内圣外王,何以立?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德能匹配,行稳致远。真正能够成就一番功业者,财由德聚、德以配位。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