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

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

道德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道德社会要求我们要好好传承传统道德,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论文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

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篇一:《道德文化生态及中华道德之传承和教育》

摘 要:道德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特定的社会环境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生态背景。新世纪社会经济大潮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对于青年一代的道德教育影响深远。本文以当代中学生为重点,讨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中华道德;教育;传承

一、文化及文化生态概说

文化,主要是指某个特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等。此外,广义的文化也可以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其精神产品。从高级一点的层次来讲,文化首先是指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比如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其中尤以价值观念为精神文化的核心。因为它是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当然,文化也包括语言和文字,因为它是文化积淀和传承的途径。文化有其特定的规范体系,诸如法律条文、规章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并且自然地从前辈那里继承了某种传统文化;同时,新一代又根据自己的见解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此外,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必然导致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产物,因而也就产生了文化生态学这样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一词,十九世纪后期,德国生物学家E.H.海克尔首先提出,用以研究文化与整个环境生物集的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并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文化生态理论虽然在概念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的侧重,但它在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产生、发展以及不同行为模式方面仍有积极意义。

二、中华道德及当代社会背景

中华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所凝聚成哲学思想和精神,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不能不说,邪恶与正义总是相伴而行,古今亦然。历史已经证明,几千年传承发展下来的优秀文化还不至于那么不堪一击,就像无法彻底割断文化之脉一样,任何狂妄与野心到头来只不过自取其辱而已。也必须注意到,历史造就了中华道德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华道德的宏大庞杂。比如任何一种正确的说法往往就有相对的另一种说法,有时候也容易产生误导。其实这很正常,社会就是曲折前进的,就如修道过程中的“魔境”一样。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经济大潮无情地荡涤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加之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更让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事件显露无遗,造成的多种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网络大V可能会搅浑了原本清澈的池水,然而,高效的现代传媒也会使一些可耻的行为暴露无遗。而且科技的发展势必会有力地助推社会的前进。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也就更有必要对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及时教育引导,这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点所系,也是家长与社会共同合力的目标所向。

三、学校道德教育的职责和意义

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是中华道德的根本追求。中华道德历来重视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作为自身的根本追求。首先它充分肯定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任何人只要立志向善,就一定能够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其次它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正因为这样,讲道德就渗透于传统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甚至做文章也有“文以载道”之说,政治则有“为政以德”的说法,教育更要“德育为先”的说法。修养是一个不断接近道德理想人格的过程。作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我们要结合课本内容,适时贯穿中华道德的教育,要大力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业。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必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社会道德风气,尤其是当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时候,人们正在频频使用“滑坡”甚至“沦丧”等词汇来表达对道德现状的感叹。确实,现实生活中存在形形色色的不道德行为。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把现实的道德问题放到更大的时空背景下考察,如果能够以辩证的眼光审视中华道德的发展脉络,可能会更多的化忧思为启示,变焦虑为探索。而弘扬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必将有助于振奋民族的精神,进而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必须要让我们的青年一代明白,中华道德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思想精神财富,其优秀传统至今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更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应当从现实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对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进行富有时代特色的诠释和阐发,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之发扬光大。

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

中华道德的传承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思想的薪火是中华民族道德智慧的结晶,从古代圣贤到志士仁人,无数道德箴言积淀成了泱泱的大国风范和民族的浩然正气。古圣先贤著书立说,议事明理,传承卓越的心灵之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积极写诗作文,析事明理,激浊扬清,启智开慧,而这一切,都与民族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应结合课本教学,引导他们从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思考道理,明辨是非,培养他们光明磊落的浩然正气。与此同时,也允许他们积极讨论,畅所欲言,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生活,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社会的呼唤,更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善恶,用自己的智慧去明辨是非。相信他们能够区分善恶,明辨事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王丹彦,夏伟东主编.传统与选择[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篇二:《弘扬传统文化,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之路》

摘 要:弘扬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及传承态度;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丰富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文化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三个方面来阐述在新时期对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伦理;中华文化;批判继承;中国特色

党的报告鲜明地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认为“在新历史时期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部署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文化成为炙手可热的关注点,“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投入比例”“设立全民阅读节”“保护文化遗产地”……这些提案议案代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对文化强国的殷切期盼。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是历史先贤留给我们的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作为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全中华民族共同的骄傲和财富。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想这“特色”要从弘扬传统文化来体现。因此,我们在今天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孔子创建的儒家文化,并不像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只是一种道德形而上,而是集哲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于一身的、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是整个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所形成的最为发达的学说体系,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曾经为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儒家文化受到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儒家文化的先进性渐弱,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下,以官僚资本主义的形式存活下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因此,在以“五四”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和李大钊领导了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运动,然因历史原因不了了之。直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后,官僚资本文化(儒家文化的新形式)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依然在阻碍社会的进步。到了近阶段随着“和谐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等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随着“百家讲坛”的火爆,儒家思想方有了复兴之势。

今天,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谈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呢?

一、“尚礼”“明德”“仁爱”“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评价古代圣贤的标准

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

儒家思想还倡导“人以群分”,其中的“群”字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阶级性,也就是说“尚礼”“明德”“仁爱”“至善”的对象是在社会中拥有相同利益的阶级群体。这是儒家思想的鲜明特征之一,它将人群划分成一个个圈子,在这样的圈子里,不知不觉中就积淀了过多的、历史的腐朽。这些毫无疑问将要制约国家的创新与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我们从批判的角度来继承,

从发展的角度来创新。就说这个“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平等,那么,“群”应该泛指广大人民群众,“尚礼”“明德”“仁爱”“至善”的对象应该是全体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繁荣的传统文化,我们更加迫切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让传统文化、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焕发新的生机。

二、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丰富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兴盛,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与和谐文化资源。

儒家思想指导公民的道德教化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互动”。儒家伦理以人为本,认为道德是人与人互动的产物。孟子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德”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论文,这就为每个人的道德成长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搭建起心灵的桥梁,使道德教化成为可能,也为中华后世道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国际儒联顾问徐惟诚教授强调研究道德环境,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受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所制约,在没有“熟人”的环境里,不道德行为更容易发生。

孔子还认为,“吾道一以贯之”,什么是孔子的“道”呢,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陈瑛教授就此给出了新的解读,他认为孔子主要用“仁义”之道或“忠恕”之道来成己、成人、成物,这“仁义”“忠恕”就是孔子的“道”。今天,我们仍可以借鉴“一以贯之”之道,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把握和发展“一”,用“一以贯之”的思想来落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在内容上当前讲“仁”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而“成己”,益于社会而“成人”,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而“成物”。

以上仅是儒家伦理道德智慧中的“冰山一角”,充分挖掘伦理道德智慧,对丰富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弘扬中华文化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论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近代以来,囿于现代与传统对立的思维偏见,国人对传统文化否定多于肯定,很多人将近代中国的落后全部归因于祖先,把责任推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身上。岂不知,中华文化曾支撑中华民族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直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张弘扬传统文化,这才给了传统文化复兴以政治保障。

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认同传统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领悟儒家核心价值追求。国际儒联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的钱逊教授曾经就“儒家价值追求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这一问题提出看法,他认为无论是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还是核心价值体系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每一样都要扎根于儒家伦理的沃土,都需要研究儒家核心价值――仁、义。

我们具体来看:1.儒家主张“仁以为己任”“居仁由义”,以仁和义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2.儒家主张“志于道”,将精神生活放在首位;3.儒家主张“修己以安百姓”,将个体放在群体之中;④儒家主张“养浩然之气”,具备“大丈夫”精神,由此构成民族精神的基础。不仅如此,若能将儒家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见义勇为”,它的最高境界毫无疑问是“舍己救人”“成仁取义”。这些在利益至上,仿佛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的今天,无疑是我们最缺乏也最需要的。认同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最重要途径。

另外,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的人文科学学者李汉秋教授认为应当重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传统节日,他主张要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如:李教授建议以七夕节作为中国的情侣节、以孟母生孟子之日即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以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加上已确定的重阳节为中国老人节,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完善的中华节日体系,以利于弘扬儒家伦理道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四个字,早就被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不能丢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面对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我们一定要站稳脚跟,秉承传统文化,坚持对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之路。

参考文献:

[1]张伟.儒家道德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山东大学,2008.

[2]张治敏.近代儒家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D].新疆师范大学,2011.

[3]非云华.儒家之道的传承与发展变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12).

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篇三:《试谈佤族伦理道德传承的重要途径》

佤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由于佤族发展的相对滞后,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字,主要依靠口耳相传,而家庭是个人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为此,家庭教育成为佤族伦理道德世代相传、延续至今的重要途径。

一、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主体

佤族社会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型家庭,其家庭成员一般包括夫妇和子女,或者包括夫妇、父母和子女。根据佤族的传统习惯,如果只有一个儿子,便和父母同住,即使结婚也不再分家,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儿子,结婚后便分居,只选择一个长子或幼子同父母同住。从这样相对简单的家庭结构便可以看出,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便是父母、祖父母。父母、祖父母具有对儿孙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佤族有句谚语:“老人不讲古,娃娃不识普”便是充分的证明。

二、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核心观念

佤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对道德各个方面的看法和认知,成为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在众多的道德观念中,总会有主与次、高与低、核心与边缘之分,而处于主导、位高和统帅的观念就成为核心观念,它们集中地折射了佤族伦理的道德心理、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风貌,并体现出佤族的独特民族风格。那么所形成的佤族伦理道德观念怎样传递?那就是家庭教育。因为佤族本身的特殊性,没有文字,依靠耳口相传本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教育的随时随地性,家庭自然成为传承伦理道德知识和理念的重要场所。

(一)尊老爱幼观念的形成

1.尊老敬老的观念。佤族家庭的尊老敬老习俗让世人称道,我们于2014年7月去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岳宋乡班帅村调研,也深有体会。在佤族家庭中的尊老敬老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个层次。第一,物质方面就是尽力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论文,让其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只要有好吃的,就要把最好的单独拿出来敬给老人,老人尝了以后,家人和客人才能动手吃。第二,精神方面就是要尊重老人的地位,注重心灵的安慰,遵循敬老的禁忌,有什么事情都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建议。

2.爱幼的观念。佤族家庭对儿孙子女的爱主要体现在“启灵教育”方面。“启灵教育”即对出生的婴儿进行加倍的呵护和正确的启迪。婴儿满月要举行正式仪式。选好日子,家人为婴儿杀一只未下蛋的小母鸡,等暖和的时候,婴儿母亲用箩筐背着婴儿,挎上鸡肉和米饭上自家的山地,让婴儿首次认识世界,认识自家的土地,以后成人了明白土地是人生存的根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劳动,勤劳致富,拥有美好的生活。

(二)团结互助的观念

佤族生产力低下,个人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为此,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融为一体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团结互助、依靠群众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样,佤族很看重团结互助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团结互助成为佤族社会的核心观念。

佤族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比如盖房、婚丧嫁娶、砍柴、驮柴等都是家家互助、人人帮忙。特别是村民盖房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西盟班帅村调研时,访谈对象也提到了盖房时的壮观场面,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寨子里,无论哪家盖房,整个寨子都来帮忙,每家都出人力、物力,带来茅草、木料、竹子、酒、菜、肉,在全村人的齐心协力下,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建成房子,而主人家招待帮助者一顿饭。佤族的这种团结互助精神已经深入佤族家庭的每个成员的心田,并成为道德行为的自觉、自愿。

(三)善恶观念

善恶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准绳,扬善抑恶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主旨。佤族同样具有本民族特有的善恶观念。

在佤族的思想意识中,鬼与神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是混同的,但二者是有好、坏、善、恶之分的。这在我们对西盟班帅村的调研中得以证实。佤族在生活中往往用一些直观的形式来表达善恶理念,比如用“好”“坏”“有利”“有害”这样直观的语词来表达。我们在访谈中问道:“你们怎样界定‘好鬼’与‘坏鬼’?”

访谈对象答:“比如人死后,家庭经济条件好了,表示会观照家里,是‘好鬼’,反之是‘坏鬼’。”

三、佤族伦理道德家庭传承的方法

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世代代都由长辈向晚辈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生产劳动、生活知识、伦理道德的教育,让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所以,佤族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来承载,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口头教育和行动教育。

(一)口头教育

口头教育就是用口传、口授的教育。口头教育可以灵活多样,新颖丰富、效果显著。佤族没有文字,其自身丰富、独有的文化保存在了民间口头文学和话语之中。为此,佤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是相当丰富的,有佤族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舞蹈、祝辞、颂辞、谜语、格言等。长辈就是利用如此丰富的资源对晚辈苦口婆心地教育,启发心智,延续文化。

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观念,父母最喜欢采用的就是寓意性的说教。比如通过讲故事――《孝敬父母的传说》、祝词――敬老宴、饮食禁忌:“不要抢吃鸡头,鸡头是老人和长辈享用的,若你硬抢来吃,以后你就容易受伤、生病或者遇难”[1]。这种方式具有启发性,感染性,容易习得。

培养爱幼观念主要是规劝式地说教。教育子女一定要悉心呵护孩子,不能打孩子,因为打孩子会使孩子身心受到伤害,更关键的是会使孩子的魂吓跑,这事关一个人的生死存亡,绝对不能这样做。 培养子女团结互助的观念,父母用得最多的方式是唱歌。如:深入佤族人们心间的歌曲《拉木鼓歌》,唱道:“只要多系几股绳,木鼓再大也牢靠,只要万众一心,团结起来力量大。……众人拾柴火才旺,万众一心力量强,团结友爱阿瓦理,一代一代永相传。”[2]这样的方式振奋人心,易于吸收。

如何写有关道德传承的思修论文?

培养子女的善恶观,父母用得最多的方式是讲故事,佤族流传了许多关于善恶斗争的故事,比如后母虐待子女的《两姊妹》《两兄弟的遭遇》;哥哥苛待弟弟的《两兄弟》《黑心肠的老大》;姐姐谋害妹妹的《七妹与蛇狼》等,这些故事现在都还在佤族地区流传。这种方式能触动人心,警示后人。

(二)行动教育

行动教育就是长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让子女在长辈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效仿和习得本民族的“阿瓦理”。在家庭中,子女无时无刻不在受父母为人处事方式的影响,如佤族老人说:“我们民族说话要少,做事要多。做某件事就是在执行某个道理,如果某事丢了,就是丢了某个道理。子孙不绝,道理莫丢,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仅给他们讲什么,更主要的是给他们做什么。”[3]

行动教育最主要的做法是,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这成了大家共同遵循的规则,只要有活动,必然带孩子,理由就是两方面:第一,就是让孩子在爱和融洽的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参加社交活动的孩子都会分到好吃的,比如鸡大腿、鸡胸、鸡肝、糖果等;第二,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在具体的交往情境中学会人际礼节,传统习俗,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长大后能把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比如带孩子参加婚礼,就可以看到尊敬老人的“洗脚礼仪”这样感人的一幕:“新郎、新娘结婚之日,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感情的时候,新郎、新娘便会烧一大锅温度适合的洗脚水,开始给老人们挨个洗脚。给老人洗脚时,新郎、新娘都恭敬地跪在老人面前,各扶住老人的一只脚,两手在老人的脚背、脚干上轻柔地搓洗。洗完之后,用毛巾将脚擦干,再为老人穿上干净的鞋袜。洗脚水倒了一盆又一盆,老人们轮流洗了一个又一个。”[4]想必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容,在以后的生活中发自内心地去敬爱自己的长辈,这比空口说几百遍如何敬老爱老来得更有实效。

四、佤族伦理道德家庭教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佤族伦理道德很凸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并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没有详尽的理论阐释和严密的逻辑论证,相应的也没有形成该民族的伦理道德教育经典,那么佤族的伦理道德藏在哪里?它就夹杂在佤族民间口头文学中,蕴含在佤族的风俗习惯中,表现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道德实践性。在佤族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他们更关心怎样才能让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在道德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实现道德价值。

为此,佤族采用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淳朴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子女,延续本民族丰富、独特的道德资源,增强德育的实效。反观我国当前的德育现状,我们可以说德育的实效是不尽如人意的,德育的理念与时代要求是错位的。比如时代呼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而有的德育者却有意无意地压制个性发展;时代倡导德育要贴近生活,走近生活,而有的德育者却热衷于道德知识的刻板灌输;时代要求要给予人应享有的人权、尊严、自由,而有的德育者却在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者限制学生的自由;时代价值的多元化,要求发挥人的自主性、积极性,而有的德育者却大包大揽,强制要求学生接受所规定的规范。比照两者的德育状态,至少有两点启示:第一,吸收佤族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让德育走进生活,在德育实践中体现德育的价值。第二,充分挖掘佤族伦理道德资源,丰富德育的本土资源,增强德育的新活性、新颖性、时效性,让佤族伦理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开出绚烂之花。

猜你感兴趣:

1.关于道德的思修论文范文

2.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3.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3000字

4.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范文1000字

5.关于道德的思修论文

6.关于道德规范的思修论文2000字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